李斯文_李斯文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

【www.zhangdahai.com--共青团公文】

  关键词:大肠癌;名医经验;李斯文   中图分类号:R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6-0018-02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内经》所述之“肠中积聚”、“腹痛伏梁”、“肠蕈”、“肠�”、“便血”等疾病与大肠癌的症状体征相类似。现代医学认为,大肠癌的发病与大肠腺瘤和多发性腺瘤、多种肠炎、及家族性多发性息肉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还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饮食中肉类、脂肪摄入比例的增加而粗纤维减少,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大肠癌的起病隐匿,早期无特殊的临床表现,所以当大肠癌患者发现时多为进展期。癌肿虽经外科手术治疗、化疗,得以暂时控制,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严重者后期发生肺转移、肝转移或其他部位转移。坚持中医药治疗,对于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抗复发、防转移均有重要的作用。
  导师李斯文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老师潜心致力于肿瘤的临床研究30余载,临床经验极其丰富,尤其治疗大肠癌有独到之处。现将导师李斯文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导师认为:脾肾亏虚、湿毒瘀阻是大肠癌主要的发病机理。病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恣食辛辣、醇酒厚味及忧思劳累等,导师根据《景岳全书》“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盖脾虚则中焦不运,肾虚则下焦不化,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和《医宗必读》“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的论述,强调脾肾亏虚对于肠癌的发病及治疗至关重要。脾肾亏虚,致脾胃运化失司,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湿热邪毒蕴结,浸渍肠道,气滞血瘀,湿毒瘀互结而成肿瘤。尤其经手术、放化疗后,往往使得患者肝肾阴虚。疾病后期,出现五脏皆虚,唯有邪实的局面。
  2 辨证论治
  
  根据大肠癌的病机导师确立治则为:扶正祛邪,解毒抗癌。对于大肠癌中早期患者,以湿热瘀毒蕴结为主,表现为泄泻频作、泻而不爽、伴有里急后重、腹胀腹痛的患者,因势利导治以通因通用,不可闭门留寇,使邪有出路,以达到不止泻而泻自止的目的。对于大肠癌中晚期或者手术、化疗后患者,当以扶正为主,补益气血、滋阴温阳,兼顾抗癌解毒、软坚散结、散瘀消肿。临床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2.1 湿热蕴结型 主症:腹胀腹痛,大便溏薄,黏液血便,纳少,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湿。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以葛根为君,黄连、黄芩为臣,厚朴、内金、薏苡仁健脾除湿。湿盛加马齿苋、虎杖清热利湿;便脓血者加白头翁、地榆、槐花清热止血;腹泻次数多加芡实、莲子利湿止泻;里急后重加枳实破气除胀,腹胀腹痛加延胡索、瓜蒌、香附行气止痛。
  2.2 瘀毒内结型 主症:腹部满闷,刺痛,口干,发热,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舌质紫黯,苔薄黄,脉细涩或弦数。治法:行气活血、化瘀解毒。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川芎、当归、赤芍养血活血,与逐瘀药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伤阴血,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红花破血逐瘀,乌药、香附、延胡索、枳壳行气止痛,川芎不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破�消结之力。如腹部肿块疼痛加夏枯草、海藻、昆布;便血不止,去桃仁、红花,加地榆炭;里急后重加黄柏、黄连、秦皮、赤芍、木香;腹腔化疗后燥屎内结致腑气不通,必先通利六腑,使邪有出路,常合木香槟榔丸治疗。
  2.3 脾胃虚弱型 主症:大便时溏时泻,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水谷不化兼有黏液,肢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理气。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白术培中宫,茯苓清治节,陈皮以利肺,半夏以疏脾之湿,除痰,木香、砂仁行三焦之滞,补而不腻。如兼血虚者加炒白芍、全当归;畏寒肢冷加补骨脂、杜仲;肛门下坠加葛根、升麻、黄芪,汗出加生晒参、麻黄根、糯稻根、生牡蛎益气健脾止汗。并常辅以穴位注射:选足三里、三阴交穴,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用参麦或黄芪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该法具有明显健脾益肾,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2.4 脾肾阳虚型 主症:晨起腹痛肠鸣、腹泻,泻后则安,腰酸膝软,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肾固肠。方药:四神丸加减。补骨脂为君,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赤石脂、肉蔻、诃子行气暖胃,温肾固肠,干姜、吴茱萸、肉桂除湿燥脾、温肾,五味子补肾涩精。大便频加益智仁、黄芪、升麻、禹余粮。
  2.5 肝肾阴虚型 主症:下痢频数,消瘦,五心烦热,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口干溺赤。舌红少苔,脉弦细。治法:滋阴益肾、降火解毒。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以滋肾阴清相火。放、化疗后,阴虚火旺,加沙参、麦冬、白芍、枸杞、五味子,稍佐陈皮使补而不滞;解毒加栀子、大黄、银花、蒲公英、红花、苦参;还可选用足三里、内关穴注射胃复安,以减轻恶心呕吐等化疗毒副反应。
  以上各型随证可辨证加抗癌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野葡萄藤、红藤、地锦草、败酱草、天葵、土鳌虫、凤尾草、天龙、苦参、八月札;腹胀痛甚者加木香、延胡索、厚朴、赤芍等;呃逆频繁者加丁香、半夏、吴茱萸等;纳差者加神曲、炙内金、焦山楂、炒二芽等;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等;便血者加三七粉、仙鹤草、地榆、茜草、白及等;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等;气虚汗出加浮小麦、黄芪等。还可以辅以中成药如康力欣胶囊、平消胶囊等以扶正祛邪、软坚散结。
  
  3 中药高位结肠灌注治疗
  
  导师认为大肠癌患者,可以增加保留灌肠的治法。局部灌以祛邪解毒中药,药物在病变部位保留时间越长越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3.1 灌肠Ⅰ号 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马齿苋、地榆、败酱草、大黄、血余炭、槐花、八月札。此方临床用于瘀毒盛、湿热轻型。
  3.2 灌肠Ⅱ号 黄连、野葡萄根、黄柏、藤梨根、黄芩、侧柏炭、苦参、天龙、龙葵、槐花、红藤。此方临床用于湿热重、瘀毒轻型。
  将中药浓煎至10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保留灌肠既可以使药物与癌灶直接接触、抑制肿瘤的生长又可以调整患者气血阴阳失衡的状态,有胸腹水者加大天葵子剂量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消胸腹水。
  
  4 病案举例
  
  胡某,男,61岁,于2005年4月诊断为直肠癌术后,化疗中,主诉术后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每日行5~6次,腹胀腹痛,少气乏力,易感冒,自汗,痰多,纳呆、睡眠差,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方药:太子参15 g,苏条参15 g,沙参15 g,茯苓15 g,炒薏苡仁30 g,莲子10 g,白术15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30 g,法夏15 g,陈皮10 g,香附15 g,砂仁10 g,浮小麦15 g,酸枣仁20 g,枳壳10 g,甘草5 g。每日1剂,早晚分服。
  1周后,大便次数每日2次,腹胀痛症状明显好转,饮食及睡眠明显改善,上方加减服用21剂后,患者少气乏力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每日2次,便条略细;自汗、睡眠及饮食等渐好,继续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服用,3个月后复查,患者主诉大便正常,每日1次,无不良反应。
  
  5 小结
  
  导师李斯文教授治疗中早期肠癌主要以祛邪为主,治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理气行气、活血化瘀。中晚期以扶正为主,治以益气健脾,补益肝肾,养阴温阳。提出把中药汤剂、针剂、穴位注射与西药联合运用,如用核糖核酸、胸腺五肽、百士欣等西药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防止癌肿复发转移;适时适量的补充硒酵母片,可以明显改善肠癌患者尤其是实施手术、化疗后患者缺硒的状况,增强体质、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功能。晚期患者往往胃肠功能较差,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服用中药汤剂有一定困难,则将药液尽量浓煎,保留灌肠。总之李斯文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大肠癌注重整体,结合脏腑、八纲、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权衡病情轻重缓急,施以扶正抑癌,祛邪以安正,治法灵活、效果明显。
  (收稿日期:2011-04-28)

推荐访问:文教 李斯 治疗 经验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gongqingtuangongwen/2019/0424/9284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