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祛湿有着数]祛湿

【www.zhangdahai.com--环保公文】

  "阳光消融了雪水,温暖了大地;春雨飘过,霎时间润绿了世界……大地出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春夏之即,空气湿度徒然增高,特别是岭南地区,出现了所谓的“回南天”,温暖的南风带来较重的湿气,仿佛让人置身于水帘洞。传统医学认为,“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重浊、趋下,会阻碍体内气血循环,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浑身酸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等。在中国传统中草药学中,不乏亦食亦药的常见药材。如果能够在这些药食同源的中草药或有一定功效的常见果蔬中,选取具有清热、祛湿、健脾作用的材料,适当加工,无疑是春夏季节摆脱湿气的绝佳方法。
  
  藿香既是一种常见中药,又是一种烹饪的材料。在某些生僻的菜肴和民间小吃中,利用其丰富的口味,可增加营养价值。中医认为,藿香味辛,性微温,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功效。常见的藿香正气液,即是以藿香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当身体出现湿热较重时,可以遵医嘱适当服用。而且,藿香对于胃肠型感冒,尤其是由于夏季暑湿较重而出现的胃胀胃痛、呕吐腹泻,都有显著的疗效。此外,在广东地区亦有新鲜藿香出售,可以用藿香搭配鲫鱼、土鸡、排骨等食材制成老火汤。由于藿香属于芳香化浊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类,所以烹饪时宜后下,以免有效成分挥发。
  
  推荐药膳:藿香粥
  材料:鲜藿香300克(干藿香30~50克),大米100克,白糖或蜂蜜适量。
  做法:取鲜藿香洗净后,在清水中浸泡5~10分钟,如选用干藿香则需浸泡30分钟左右。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白糖或蜂蜜,共同煎煮至水开后关火,待汤汁凉至室温。取汤汁,加入100克大米,按常规方法熬煮至米粒烂糊即可。
  功效:缓解由气温高、空气湿度大引起的头身重痛、胃胀胃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不过,藿香的芳香之气较浓烈,并非人人均可接受,还需结合个人喜好进行选择。而且,过度祛湿也是对机体平衡的一种破坏,故此类药膳服至症状明显改善即可停止,不宜久服。
  与藿香类似,茵陈蒿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做菜时,要采嫩苗,如果作为药用,则更多选择老的茎叶,故其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木草纲目》记载,茵陈蒿性凉,味苦辛,无毒,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当身体湿气较重又伴有肝火旺盛时,可以用茵陈蒿为原料,制成茵陈蒿饼或茵陈蒿茶。
  
  推荐药膳:茵陈蒿饼
  材料:新鲜茵陈蒿300~400克,面粉200克,调味料适量。
  做法:将新鲜的茵陈蒿洗净后,切碎,用手将汁水挤出,然后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味。以茵陈蒿汁添水和入面粉中,制成面团,分成小份,并按一定比例将茵陈蒿馅料夹入面团中,制成菜饼。菜饼通过煎或烙或蒸的方法制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茵陈蒿饼可以搭配其他日常饮食食用,治疗由湿热引起的烦热、头身重痛、疲乏倦懒、小便黄赤等症状。
  
  推荐药茶:茵陈蒿茶
  材料:新鲜茵陈蒿250克。
  做法:新鲜茵陈蒿加水3000~5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可。
  功效:茵陈蒿茶可以作为日常喝水的替代品,饮用1周左右,可以缓解身疲体乏、食欲不振、小便黄赤等湿热症状。
  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故将其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独特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其所含的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在湿气重的春夏季节,适当地吃些茯苓制品,一方面能帮助身体排湿,另一方面能够健脾,促进食欲和人体的消化功能。
  
  推荐药膳:茯苓板栗粥
  材料:茯苓15克,板栗肉30克,大米100克。
  做法:茯苓洗净并以水浸泡后,与板栗肉及大米同煮成粥即可。
  功效:茯苓具有祛除体内湿气及强健脾胃的功效,与米粥的水谷之气相结合,佐以板栗,可以增强健脾除湿的作用,缓解潮湿天气引起的头昏头痛、身疲乏力、烦闷困倦、胃胀胃痛等症状,同时还能调节脾胃功能,增强食欲。
  
  推荐药膳:茯苓草龟汤
  材料:草龟1只,茯苓50克,瘦肉100克,生姜、葱段适量。
  做法:起锅将水烧开,草龟与瘦肉块用中火煮5分钟后捞起沥干水分。把草龟、预先泡好的茯苓、瘦肉、生姜及葱段放入汤煲中,加适量清水,上盖于大火烧开,转中火慢炖大约两个小时后,适当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本品具有清热祛湿、健脾和胃、利水消肿、宁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湿气过重引起的神疲乏力、倦怠及脾胃功能失调,并可以治疗小便短赤、头晕健忘等症。
  
  薏米又称薏苡仁、土玉米,在超市的八宝粥中,经常可以找到它的身影。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薏米性凉,味甘、淡,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的功效。薏米作为一种寻常百姓常用食材,其各种制作方法也是不胜枚举、各有千秋。较为常见的有绿豆薏米粥、排骨薏米汤等。
  
  推荐药膳:绿豆薏米粥
  材料:绿豆150克,薏米50克,大米100克,陈皮1个,冰糖少许。
  做法:绿豆与薏米洗净后,加水煮至绿豆脱皮,熄火,闷约1个小时后,加入陈皮1个、冰糖少许、大米适量,以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煲煮至绿豆变沙、大米变糊,即可食用。
  功效:本品有清热解毒、除湿健脾的功效。适用于夏季湿热引起的心烦热盛、胃胀胃痛、呕吐腹泻、头身重痛、疲乏困倦等症。
  
  推荐药膳:排骨薏米汤
  材料:排骨250克,薏米50克,大枣5枚,姜片少许。
  做法:排骨在沸水中焯净血水,然后加姜片与大枣,中火煮开后,放入预先温水浸泡数小时的薏米。再次开锅后,转为小火慢炖至排骨烂熟,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本品具有利水祛湿、健胃祛斑的功效。可以消除湿气重的症状,使身体倍感轻捷,并对暑湿引起的消化不良有一定作用。
  此外,还可以将薏米打粉,加入煮开的牛奶中同服,除了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还可以保持皮肤光泽细腻,起到美容的作用。不过,由于薏米性微寒,所以孕妇早期应忌食,另外,汗少、便秘者不宜食用。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中药之外,在具有祛湿作用的蔬菜中,冬瓜与玉米无疑是佼佼者。古书记载,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的功效。而玉米味甘,性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的功效。在烦闷的回南天及绵延不绝的梅雨季节中,用冬瓜及玉米煲制成冬瓜老鸭汤或玉米排骨汤,不仅开胃除湿,还能够达到进补的目的。
  
  推荐药膳:冬瓜老鸭汤
  材料:冬瓜300克,老鸭肉300克,料酒10克,葱段10克,高汤1000克,姜丝少许,食用油、盐、味精、胡椒粉、香油适量。
  做法:鸭肉洗净后剁成大小合适的小块,待用。起热锅后,加少量食用油微火煸香姜丝,然后改大火,将鸭块放入锅中,猛炒至锅底收汁,并逼出鸭油,熄火。捞出鸭块沥干多余油分。将炒过的鸭肉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上盖后,开大火煮30~40分钟,放入冬瓜、葱段及调味料,再上盖,大火煮20分钟后,熄火,即可出锅。
  功效:本品适宜在夏天气候炎热、心烦困倦、闷热不舒服时食用。由于冬瓜性寒,故脾胃虚弱,胃寒腹泻疼痛者忌食。此外,女性月经来潮期间及寒性痛经者慎食。
  
  推荐药膳:玉米排骨汤
  材料:猪骨500克,玉米150克,胡萝卜100克,生姜10克,红枣10克,盐、鸡精、清汤适量。
  做法:将猪骨砍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并焯去血水,玉米洗净后切成小段,胡萝卜去皮切块,生姜去皮切片,红枣洗净后去核。锅内加适量清汤,放入猪骨、胡萝卜,用中火煮透后,加入玉米段、生姜片、红枣,用小火煲煮1小时后加适量的盐和鸡精,再煲20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玉米排骨汤适宜缓解湿热引起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疲劳、心悸乏力等症,并且开胃祛湿解暑,是一款适宜在夏天食用的进补药膳。【110546】"
  

推荐访问:着数 春夏 祛湿有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huanbaogongwen/2019/0422/8938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