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中医学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www.zhangdahai.com--教育公文写作】

  作者简介:骆建平,女,1966年11月生,河南省确山县人,确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摘要】本文从正气不足、邪气距之、阴阳失调、情治内伤、癌基因等方面阐释了癌症发生的病因病机,进而提出了扶正祛邪和对症治疗的标本兼治的中医学治疗方法,同时强调了情志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为中医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癌症;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41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637-02
  
  中医对癌症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殷墟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癌”这一病名的记载。现存最早的医书《皇帝内经》,按照癌瘤发生的不同部位将其分为“筋癌、肠癌、骨癌”等。《周礼》一书记载了“疡知”专科,“掌管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等病,根据资料分析:其中的“肿疡”主要包括皮肤癌、口腔癌、乳腺癌、阴茎癌、甲状腺癌和淋巴肉瘤等体表性实体癌瘤。直到今天,文化上受中国影响较大的日本、朝鲜、越南等,还称癌瘤为“肿疡”。元代的朱震亨在他的《丹溪心法》一书中首次对癌症的病因及症候进行详细描述。到了明朝,医学界已经开始用“癌”字统称恶性肿瘤。�
  1.癌症发生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对于癌症的发生机理,《皇帝内经》认为:肿瘤的发生与阴阳失调、正气不足、饮食因素及情志不畅等多因素密切相关。�
  1.1正气不足是癌症发生的前提条件。中医所讲的“正气”是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抵抗能力。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上,正气具有抗癌、固癌的双重功效,一旦癌毒产生,正气即表现出其抗癌的本能,发挥抗癌能力,正气还能固摄癌毒、抑制癌毒扩散。正气不足可引起血行不畅而成瘀,津液不布而成痰,瘀痰互相作用易成癌。正气不足,还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丧失识别杀伤癌细胞的能力,癌细胞逃逸被杀伤从而形成癌瘤。癌瘤形成后,不可避免地会大量消耗人体的正气,使机体正气不足加剧,癌症的恶性进展更进一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1.2邪气距之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这里所说的邪气是指中医所讲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相当于西医所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病因素。现代中医学将各种有毒的能促进人体正常组织恶性增生的特殊致癌因子称为癌毒,癌毒既可以通过口鼻、皮毛由外而入,也可以由人的脏腑组织代谢异常生成。外感风热、暑热之邪气,可致肺胃津气耗伤,感寒凉之邪气易致肝肾真阴亏耗等。外感因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烧废气、化学毒气、致病菌、粉尘及电离辐射等致癌因子造成的环境污染均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癌毒进入机体,长期积聚体内,可导致癌症的发生。过量食用油炸、烧烤、腌制及霉变食物,损伤脾胃气阴,造成气血亏虚,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的癌症。另外暴食暴饮、饮食不规律容易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过量食用辛辣味重之物,误食不卫生或腐败变质的食物,容易导致湿毒蓄积于体内,从而形成癌毒,诱发癌瘤的形成��[1-2]�。�
  1.3阴阳失衡是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医认为:阴代表物质的储藏,藏精而不泻,是阳气能量的来源;阳代表机能的活动,起防御作用,若精气不足,则阳气防御功能不固,导致阴阳失衡。《内经》中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本者,阴阳也。人体阴阳以平为期,以和为贵,一旦阴阳失调则百病生。《医宗必读.积聚篇》有:“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距之”的记载,认为肿瘤的形成主要因为人体正气不足,导致气血、脏腑功能失调,从而使病邪滞留,五脏六腑蓄毒不流,气滞血瘀,痰凝湿聚,邪毒内结形成肿瘤。从根本上讲,癌瘤形成的原因是:内外致病因素致使机体阴阳失衡,导致某些细胞生长过剩。�
  1.4情志内伤是癌症发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医所讲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如果人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时间过于持久,超出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可能会引起脏腑功能紊乱,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足,然而脏腑的功能又需要气的推动和血的滋养,二者互为因果,最终导致正气耗损和脏腑发病。情志可以通过损伤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这一网络来影响癌瘤的形成。情志内伤能够使机体的内分泌受到影响,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系统不能很好地识别杀伤癌细胞,从而导致癌瘤的形成。强烈的情志内伤,会使人体内外环境失去稳定状态,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细胞成长失控;内分泌功能紊乱,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进一步破坏内环境的平衡,更多的细胞生长失控,突变形成癌瘤。情志内伤还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使机体不能及时识别并消灭突变的癌细胞。另外,持续强烈的精神刺激,还可以促使癌基因的表达,抑制抑癌基因的功能,从而促进癌瘤的形成。�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社会心理紧张刺激在癌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任何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引起的坏情绪,都可作为一种信息输入机体,引起心理和生理发生不良反应,进而造成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地识别并消灭癌变的细胞,纵容癌瘤的形成。人如果长期处于情绪压抑或精神创伤的状态下,其机体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从而聚集大量的病理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的聚集,可以损伤免疫防御系统的机能,给细胞癌变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情志不畅而郁,忧郁日久,情志失调,必然会消耗机体的气血阴精。另外,怒会伤肝,引起五脏六腑机能失调,气血不能给细胞提供营养,引起细胞生长、增殖功能失调,导致肿瘤细胞形成。医生将性格内向孤僻,不喜欢与人沟通、爱生闷气、抑郁、多疑等特征的性格称为“癌症性格”,这类人患癌症的几率比一般人高。�
  1.5癌基因理论对癌症发生的影响。现代分子生物学所阐释的癌基因理论认为:在人体内,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情况下,癌基因不但不会引起癌症,还参与胚胎发育、组织细胞再生和细胞分化增殖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抑癌基因则能够抑制癌基因的活性,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发生改变,引起原癌基因突变扩增而被活化,抑癌基因突变而失活,则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单个癌基因的活化、扩增往往不会使细胞同时具备癌变所必须的全部性状,只有多个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同时失活,才能导致细胞癌变,形成癌瘤。中医学认为:六淫能够造成DNA的损伤,正气不足,则降低了DNA的损伤修复能力,突变的DNA不能被及时修复,内外因交互作用,最终导致原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形成癌瘤。另外,情志可以改变蛋白质、生物膜和miRNA等的结构和表达,从而诱导原癌基因的异常表达��[3]�。�
  2.癌症的中医学辨证论治�
  2.1扶正祛邪是癌症治疗的根本。中医学认为癌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的正气不足,以致邪毒留聚,因此,扶正祛邪是癌症治疗的根本法则,应贯穿癌症治疗的始终,并且扶正与祛邪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扶正可以平衡阴阳、调和五脏、补益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提高祛邪能力,祛邪又可以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有利于机体正气的恢复。临床用药上,一方面,可以选用能够扶助正气、培植本元、治疗虚损不足的中药,用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失衡、气血不足和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等,通过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干扰素的产生等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并及时有效识别并杀伤突变形成的癌细胞,抑制癌瘤的生长。另一方面,还可以选取一些对癌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能够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淋巴转化的中药来祛邪。�
  肾脏为先天元气之本,脾脏为后天元气之本,先天的元气需要后天元气的滋养和充实。保存元气和防止元气受损,可以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及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器官的抗病能力。加强日常锻炼也有助于保护正气,平时多参加体育运动、练气功、打太极、跳舞等运动,并注意劳逸结合。祛邪不仅要体现在利用中医中药将体内的癌毒祛除,还应该避免这些风邪进入人体,形成癌毒。保护脾胃功能,饮食要规律,不暴食暴饮,不食辛辣甜腻、生冷烧烫食物,戒烟限酒。从广义上说,免疫疗法、针灸疗法和康复锻炼疗法也可以归属于扶正治疗,而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清除肿块、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则属于祛邪治疗。�
  2.2对症治疗是癌症治疗的关键。血淤、痰滞、毒距等是癌症的常见症状,针对不同的症状选取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理气化痰、软坚散结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也很重要。癌症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癌症转移、恶化的先决条件,同时放疗又造成正常组织纤维化,血管闭锁等,活血化瘀药大多具有促流、抗凝,抗栓、溶栓,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不仅可以使瘀阻的脉络再通,缓解疼痛,还可以通过化瘀消除癌瘤产生的病理因素,达到抑制癌瘤生长的目的。清热解毒药具有杀菌消炎、退烧的作用,能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感染、水肿等症状,且没有骨髓抑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有的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中医认为:气机不畅,则津、液、血运行不畅,积而成块形成肿瘤。理气化痰药能够止痛消肿、止咳化痰,并保持机体气机通畅,有利于津、液、血的运行和脏腑组织正常功能的发挥。肿瘤多为有形之肿块,因此中医又称之为“肿疡”,有的坚硬如石,固称之为“岩”。软坚散结、消除肿块的治疗方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4]�。�
  2.3调七情对癌症的治疗也很重要。要想防治癌症,调和七情很重要,不要“喜怒不节”,应避免长期或剧烈的情志恶性刺激。要达到调和七情,首先需要通过音乐、书籍等提高自身修养,淡泊名利,心胸豁达;其次还应该掌握排除不良情绪的方式方法,学会自我调节,改变癌症性格,多与人沟通交流,不要对人对己过于苛刻,能够通过旅游、运动等来缓解缓解压力、调整心情。另外,临床上医生还用情志治疗来配合其它治疗方法增强疗效,所谓情志治疗是指医生运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等多种非药物性的方法进行治疗,来改变患者的心境、意识、态度等精神心理活动,调整紊乱失常的精神心理状态,从而达到预防、治疗癌症或控制癌症转移的目的。�
  总之,在癌症的形成过程中,正气不足是前提条件,邪气距之是重要因素,由这两者引起的阴阳失调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另外,情治内伤、癌基因的表达及抑癌基因的失活都在癌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标本兼治是中医治疗癌症的特点和优势,既要扶正祛邪治其本,又要对症治疗血淤、痰滞、湿凝等常见症状。调七情作为癌症的中医标本兼治治疗方法中的辅助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章永红,叶丽红,彭海燕,等.论癌症从虚毒治疗[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408-411.�
  [2]潘建科.中医扶正祛邪思想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486-1487.�
  [3]周小军,田道法.癌基因理论与中医对癌变机理认识新探[J].中医药学刊,2001,19(5):444-445.�
  [4]王晓玲,李江涛,徐瑞荣.肿瘤的中医治疗对策[J].癌症进展杂志,2008,6(6):638-640.�

推荐访问:辨证论治 中医学 癌症 因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jiaoyugongwenxiezuo/2019/0316/1699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