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菩提文集_菩提一叶:汉语中的佛教语汇

【www.zhangdahai.com--信访维稳公文】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汉语发展史上,汉语大规模吸收外来语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汇;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其中因佛典的翻译和流传,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我们日常用语中大约有30%的词汇来自佛典,而我们琅琅在口却习焉不察,日用却浑然不觉。“现在”语出《俱舍论》,“方便”语出《法华经》,“烦恼”语出《楞严经》,“胜利”语出《药师经》……赵朴初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会说话,是受佛教的影响。如果没有佛教,中国人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在长期的语言演变中,相当多的佛教语汇在意义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究其语源,仍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留下的印记。“生老病死”最早是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也称四相。《法华经》言:生老病死,四苦也。
  “梦幻泡影”源于《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梦境、幻觉,和水泡、和影子一样空无,转瞬即逝。现用来比喻不实在、不存在的东西和不能实现的妄想。
  “世界”源于《楞严经》卷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世界”即宇宙。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
  “口头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的禅宗,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单位”原指佛教丛林(寺庙)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平等”源自佛教的平等,意谓舍去一切差别,最重要的是破除“我执”和“我见”,转第七识(即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一如的境界。今指权利、性别、利益上的相对公平。
  “皆大欢喜”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如入宝山空手回”语本《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此中“宝山”,比喻佛法宝藏;“信手”,比喻对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宝而回,同样,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佛法的实践以“信”为前提,分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好比入山取宝,必须用手。
  还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词语来源于佛典却鲜为人知,不胜枚举。如流通、真实、赞叹、究竟、绝对、实际、缘分、随缘、妄想、障碍、一针见血、一丝不挂、一念之间、单刀直入、不可思议、相由心生、心心相印、水中捞月等语词均来源于佛典。
  佛法中有许多词汇,虽短短数语,但言简意赅,蕴含机锋,总能给人以启迪。如“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出自《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悔不慎当初。”再如宋代苏轼《问答录》记载的禅宗“求人不如求己”公案: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与佛印禅师同游杭州寺院。东坡见大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持数珠,东坡觉得奇怪,便问道:“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谓?”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本来,观世音菩萨是人们求拜的对象,佛印就“自诵其号”而借题发挥,答了一句颇含机锋的话:“求人不如求己”,谓求别人帮忙还不如靠自己努力。
  责任编辑:陈亦佳

推荐访问:佛教 汉语 语汇 菩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xinfangweiwengongwen/2019/0320/2563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