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45例疗效观察 围绝经期综合征 症状

【www.zhangdahai.com--表态发言】

  关键词:围绝经期失眠;针刺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1―0048―02   
  女性围绝经期是妇女卵巢功能衰退直至消失所经过的一个生理阶段,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加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除躯体症状外,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其中失眠较常见,表现入睡困难,睡中易醒、早醒或醒后不能入睡,甚至彻夜难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西医镇静类药物因其副作用明显,长期服用可产生药物依赖,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妇女围绝经期失眠症45例经临床疗效观察,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为42岁,最大为61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为1a,最长达8a。
  1.2 诊断标准
  ①发病时间在围绝经期阶段。②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③临床表现以失眠为主,伴烘热出汗、头昏、头痛、胸闷、心悸、易激动或抑郁、血压波动、皮肤蚁行感等。④第二性征有不同程度退化、生殖器官有不同程度萎缩。⑤血尿FSH及LH明显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
  
  1.3 中医证候分型
  (1)阴虚火旺型8例:绝经前后,虚烦不寐,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口干咽燥,颧红潮热,腰痰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2)胆郁痰扰型9例:绝经前后,心烦不寐,胸闷脘痞,头晕目眩,口苦痰多,舌苔黄腻,脉滑数。(3)肝郁化火型10例:绝经前后,少寐多梦,心烦易怒,胸闷胁痛,头痛面红,目赤口苦,烘热汗出,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4)气滞血瘀型11例:绝经前后,心悸少寐,郁闷易怒,胸胁胀痛,头目刺痛,潮热出汗,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脉细涩。(5)心胆气虚型7例:绝经前后,夜寐多梦易惊,心悸胆怯,气短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弦。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主穴:关元(平补平泻法)、三阴交(补法)、照海(补法)、申脉(泻法)、神门(平补平泻法)、百会(平补平泻法)。配穴:阴虚火旺加太溪(补法)、肾俞(补法)、心俞(泻法)。胆郁痰扰加侠溪(泻法)、足三里(泻法)、丰隆(泻法)。肝郁化火加肝俞(泻法)、行间(泻法)、太冲(泻法)。气滞血瘀加太冲(泻法)、血海(泻法)、膈俞(泻法)。心胆气虚加心俞(补法)、胆俞(补法)、内关(补法)。
  2.2 方法根据穴区所在部位选取(0.30~0.40)min(25~40)mm毫针,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后行捻转补泻手法,留针20~30min,期间每隔5~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治愈19例,好转2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8%,分型治疗结果见表1。
  
  4 体会
  
  妇女一般在45~55岁之间处于围绝经期阶段,也就是绝经前后期,但在临床上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多数发展中国家规定围绝经期终止为60岁,发达国家规定为65岁,此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增多,造成神经内分泌一时性失调,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反馈系统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相符合,在此基础上约1/3妇女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能顺利渡过此期,不出现症状,约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失眠较常见,这与其体质、心理及社会等因素有关,随着当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患病率日渐增加,西药治疗价格较昂贵,且副作用多,患者往往难以接受,而该疗法经临床观察疗效较好,且无副作用,除使患病妇女的睡眠得到改善,其它伴随症状亦明显减轻或消失,极大提高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简便廉易行,值得临床应用。
  围绝经期失眠在祖国医学中属“绝经前后诸证”、“不寐”范畴,究其根本,则为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亏虚,精血不足,脏腑功能衰退,阴阳失衡,而气滞、瘀血、痰火则为其标。肾精、阴血不足,不能上奉于心,痰火瘀血上扰心神,阳不入阴而发生不寐,与心脾肝肾密切相关,为本虚标实之证。
  经过临床观察,该病常见阴虚火旺、胆郁痰扰、肝郁化火、气滞血瘀、心胆气虚五型,根据该病的特点及临床分型,从中筛选出以上穴位针刺,结合捻转补泻手法,标本兼治,取得较好疗效。主穴中关元为肝脾肾足三阴与任脉交会穴,三阴交为肝脾肾足三阴交会穴,二穴相配调三阴理冲任,益精和血,为调理冲任之要穴。照海、申脉为八脉交会穴,照海通阴跷,申脉通阳跷,卫气行于阳则阳跷盛,主目张不欲睡,卫气行于阴则阴跷盛,主目闭而欲睡,泻申脉、补照海则调整阴阳跷脉之偏,照海又为足少阴经穴,具有滋阴补肾之功。神门为手少阴心经输、原穴,为养心安神定志之要穴,百会为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内络于脑,针之健脑清神定志。配穴中太溪为肾经之输、原穴、肾俞为本脏背俞,补之滋阴补肾,壮水以制火,泻心俞则清心降火,交通心肾,安神定志。侠溪为胆经荥穴,泻之清泻胆腑郁火,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丰隆为胃经络穴,又为化痍要穴,泻之化痰和胃。肝之背腧肝俞、荥穴行间、输穴太冲,泻之则疏肝解郁,清肝泻火。血会膈俞配血海、太冲,泻之可调气行滞、活血化瘀,心俞、胆俞为心、胆本脏背腧、内关为心包经络穴,通阴维脉,补之以壮胆气、益心气,调血益营,宽胸宁神。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能良性调节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E2、FSH、LH)及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围绝经期失眠证属于身心疾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该期的妇女应加强生理卫生宣传,使其具备必要的生理、心理保健知识,给予心理疏导,调整其心态,处理好人际关系,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家属及社会应予理解、安慰和支持,这对疾病的康复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汪惠丽,胡玲,高忻洙.电针“关元”、“三阴交”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的调整作用[J].针刺研究,2003,28(2):124~127

推荐访问:绝经期 失眠症 针刺 疗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biaotaifayan/2019/0424/9311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