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激光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

【www.zhangdahai.com--会议主持词】

  【摘要】 目的 统一和规范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 以大量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为依据,较为系统地阐述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作用、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致癌作用、致畸作用等有关内容。结果 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常见的,有时是严重的,切不可掉以轻心。结论 中药不良反应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 中药; 不良反应; 分析; 对策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近年来人们对药源性疾病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中药不良反应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所产生的于防治疾病无益而对身体有害的反应,是中药对人体不利影响的总称。本文试就中药不良反应作一分析阐述。
  
  1 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临床症状
  
  1.1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包括免疫学上所有四种速发和迟发变态反应。中药引起的变态反应不仅常见,而且类型多样,尤以过敏性皮肤反应和过敏性休克为常见。具有致敏原性,可引起变态反应的中药达150余种,过敏反应在所有中药药源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究其原因可能与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多为大分子物质,而且中药大多为复方制剂等因素有关。
  1.1.1 过敏性皮肤反应 发生过敏性皮肤反应的中药品种很多,有单味的中草药、中成药及复方制剂。临床症状表现为多种皮肤病变。轻者瘙痒,粟粒样疹,荨麻疹,紫癜型药疹,湿疹皮炎样药疹,重者为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以及重症多形红斑等。有的中药还可致光敏性药疹。
  1.1.2 过敏性休克 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中药多为中成药及复方制剂,尤以中药注射剂为多见。其症状为头晕恶心,胸闷气喘,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血压下降或测不到等,如抢救不及时,则可致死亡。有报道,外用中药偶可致过敏性休克。如2006年6月药监局暂停使用的鱼腥草注射液。
  1.1.3 其他 其他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性发热、过敏性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迟发性复视、药物性肝炎等。
  1.2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药物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某些患者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相对剂量过大)所产生的严重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后果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中药发生毒性反应往往是由于误服或超剂量服用所致,轻者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重者为中毒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1.3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属于药物的固有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可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由于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作用,因此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一般危害不大,多为可恢复性的功能失调。中药发生副作用都较轻微,常为头昏、嗜睡、口干、乏力、食欲减退、胃肠道不适等。①胃肠道副反应 恶心呕吐,突发上消化道出血;②心脏不良反应 心动过速,心房纤颤;③其他 面部色素沉着,性功能障碍。
  1.4 后遗作用 后遗作用是指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有效水平以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后遗作用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如应用镇静安神催眠药物后第2天仍感觉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而有些后遗作用则比较持久且不易恢复,如长期大量服用甘草在停药后可发生低血钾、高血压、浮肿、乏力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1.5 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 ①有些中药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在精神上即对该药产生依赖,希望能继续给药,如果中断给药会出现一些主观不适感,这种反应称为习惯性;
  ②长期连续用药还会产生耐受性,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对药物的需要量增加,必须加大剂量才能达到原有疗效;有些药物连续应用后还会产生成瘾性,患者强迫性地要求继续全用该药,停药后会出现所谓的戒断症状,成瘾性又可称作身体依赖性。
  1.6 致癌作用 长期接触或应用某药物可导致癌肿的发生称为致癌作用。有些中药长期应用或长期接触亦有致癌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中药本身可能没有直接的致癌作用,但当它与其他有致癌作用的药物合用时,则可使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大大增强,使癌肿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1.7 致畸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称为致畸作用 。
  
  2 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2.1 不合理用药 ①超剂量滥服 由于人们习惯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反应,因此在服用时不讲究剂量,往往超剂量或长时间滥服而导致中毒;②误服中药品种的历史演变,导致中药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地区习惯用药不同等混乱现象,加上不少中药因外观形状相似而不易区别,致使人们误服。
  2.2 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变 随着中药药理和有效成份研究的深入,传统的中药剂型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中药发挥了更快、更好的疗效,携带使用更方便了。但是,中药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了。从临床应用情况来看,一些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较其口服剂型多而且严重。如银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
  2.3 中西药合方、合用 ①中西药合方 中药和西药所组成的复方制剂,往往由于其名称为中药,西药的不良反应常被忽视,由此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冠以中药名的“消渴丸”,内含西药优降糖,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低血糖性昏迷;②中西药合用 目前,中西药配伍很普遍,但联合用药后所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尚不为人们熟悉或很少研究。合用不当,可使药效降低,毒性增强,因此要注意配伍禁忌。
  2.4 药物固有成分 ①中药固有毒性成分毒性中药品种,具有强烈毒性,若炮制、用法、用量不当均会产生中毒现象,甚至死亡。许多中成药都含有毒性中药成分,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②固有抗原性 一些中药含有多种蛋白质成份,具有产生过敏反应的基础。如清开灵注射液中含有水牛角提取物,内含蛋白质。当异体蛋白进入体内后,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当抗原物与之再接触时,即发生过敏反应。
  2.5 个体差异和特殊人群 ①个体差异 少数具过敏性体质及特异性遗传性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与众不同,这些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往往与药品质量和用药剂量无关,完全由个体差异所致;②特殊人群 小儿、老人、孕妇、乳母这一特殊人群,较成人易致不良反应发生。这是因为小儿(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各脏器功能还不完全;老人因各系统生理机能的衰退,且往往不同程度地伴有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合并症,因此小儿、老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都与青壮年人不同。孕妇、乳母服用中药应注意药物影响胎儿和婴儿问题。一些中药对妊娠子宫特别敏感,易致流产;一些中药有胚胎毒性,会通过胎盘危及胎儿。
  2.6 其他 其他原因有中药炮制不规范,患者相信游医药贩,轻信民间单方、偏方、秘方,擅自服用中药等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常见的,有时是严重的,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确保用药安全。
  
  3 应对中药发生不良反应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我国医药行业面临着挑战,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已成为必然趋势。
  3.1 加强监管 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随着中药现代化以及与国际接轨,新的中药制剂不断开发,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不良反应的发生亦随之增多,以往被认为低毒的中药受到质疑,因而密切关注中药的ADR、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3.2 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基理研究 重视中药ADR理论上讲,任何中药都可能发生ADR,中药导致ADR的物质基础是:单味中药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中药以复方为主,成分更复杂,多活性成分、多靶点作用是中药ADR发生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
  3.3 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中药ADR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得益于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征候禁忌、辨证使用。有报道称中药造成的ADR 是西药的1/ 6 ,但中药ADR 不易监测须引起关注;单味中药临床使用较少更难以监测到;中药临床广泛应用后ADR 才被监测出来。引进中药ADR监测报告制度。
  3.4 强化产品质量和管理意识 区分伪劣中药与ADR 的概念伪劣中药是质量不合格药品,而中药ADR是合格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另外,即使质量合格的中药,如改变用药途径或超量应用,也会导致机体的损害或出现不良反应,这不属于中药ADR。

推荐访问:不良反应 对策 中药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huiyizhuchici/2019/0405/5795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