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生命周期异常消耗假说创新肿瘤干预模式的思考]生命周期假说

【www.zhangdahai.com--民主生活会发言】

  【摘要】目前,关于肿瘤发生机制的学说已经积累了不下百种,学说众多各有千秋,但都不能全面完整地阐释肿瘤这一生命现象。应用肿瘤的生命周期异常消耗假说来解释,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多阶段,综合性,渐进性,具有积累性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依据生命周期异常消耗假说,可提醒人们在生命行为行动决策时,必须思考着是现在满足,还是推迟到以后持续性满足这样的选择。要为未来满足就不得不牺牲眼前满足,从而通过理性选择生命行为方式,克服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终身干预使机体潜在生命期达到最大化,实现延缓肿瘤发生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关键词】肿瘤;生命周期异常消耗假说;终身干预模式;医学哲学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15-02
  
  生命周期假说又称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F 莫迪利安尼和 R 布伦贝格(R. Brumberg)、A 安东共同提出来的[1]。据 F 莫迪利安尼和 R布伦贝格在《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对横断面资料的一个解释》一文中的论述,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会在相当长时期的跨度内计划自己的消费开支,以便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生命周期假说把消费与一生收入和财产联系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生命周期假说从个人消费行为的研究出发,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理性的消费者将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使一生的总效用达到最大。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假设�一个人出生时皆获得一定的健康存量,而此健康存量会随着生活消耗而减少,但可通过摄取环境中的生命物质来增加(或补充)健康存量,因此最终的健康存量是现有健康存量、健康消耗率及健康摄入的函数,如果健康存量低于某一特定水平即是肿瘤发生或死亡到临之时。应用行为生命周期消耗假说,使人们在生命行为选择行动决策时,总是思考着是现在满足还是推迟到以后这样的选择,要为未来满足就不得不牺牲眼前满足,从而通过理性选择生命行为方式,使机体潜在生命期达到最大化,实现延缓肿瘤发生和延长寿命的目的[2]。
  1 肿瘤发生与生命周期消耗假说的一致性
  现代系统理论认为机体是一个由许多体细胞按不同层次,以最优化原则组成的自组织系统,机体细胞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机体在结构上的有序性和功能上的最佳性。体细胞每一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在生长发肓过程中都是有一定量和质的界限的,偏离这一界限就会出现局部的非正常状态,引起整体的非正常运转。自然环境是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机体的生存环境中,各种各样的自然因素每时每刻都对机体的活动起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环境因素是活动的动力,活动最终的结果通过遗传传给后代。因此,我们认为遗传决定了机体每一局部应该生长发育的程度,从整体上控制质和量的范围。同时机体又通过环境的选择来获得新的性状,以适应不断改变的生存环境。良好的结构是机体适应环境的基础,不良结构必然表现出对环境的不适应。不适应就会出现机体局部组织结构的超前消耗,进而促成代偿性增生,生命周期因超前消耗而提前终结(癌变或死亡)。现代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大多数肿瘤发病率有随年令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和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肿瘤发生率达到或接近每4个人中有一个人一生中至少患一种癌。甚至有人预料肿瘤发生率将随衰老而持续上升,到达生命周期�限时发病率将接近100%。现有许多资料证明肿瘤的发生发展遵循"增生-不典型增生-癌变"这样一个转变规律,这说明了代偿性增生与肿瘤(生命周期超前消耗)发生的关联性。肿瘤发生的另一特点是在某疾病基础上发生或与某些疾病伴随,例如先天性异常和肿瘤相关的综合征主要表现在先天性畸形,先天性染包体异常以及合并畸形的先天性免疫缺陷,这些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现象包括组织器官不发生,发生不全,发生过度或发生不足,异位错生或消退不全,不对称、性别模糊等结构紊乱,这些�变必然表现出对环境的不适应。近些年来临床还发现粘膜白斑,经久不愈的溃疡骨髓异常增生等常为肿瘤的基础疾病,这些"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因长期不能治愈,使生命周期消耗持续性进行而发生肿瘤。肿瘤好发部位往往也是接受环境信息量大,受刺激较多的部位,如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和皮肤粘膜等。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生活习掼等决定了该机体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当环境变化超出其适应范围时就会出现生命周期超前性消耗而发生肿瘤[3]。
  2 机体需依赖代偿而生存的�实,为应用生命周期超前性消耗假说解释肿瘤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生命起源于海洋,这就决定了生命活动主要需要类似于海洋的水和营养物质,虽生命步入陆地后经几度繁衍,自然选择,遗传变异,仍保留着海洋中的模式来适应陆地生活,顽强地维持生命过程,即使是世界最强健的个体,由于生活区域的局限,享用食物种类的局限,要达到保持机体中正常营养值仍然是微不足道的。机体之间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这种差异决定机体在生存环境中的生存能力:①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等,例如在相同的环境中,不同年龄的个体在患癌率,临床表现方面有显著差异,部分肿瘤有性别倾向人种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对某些在对肿瘤的易感性罹病率和患癌后的反应等方面。②在心理方面主要是个体个性心理差异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差异。③机体处在瞬夕万变的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可能受到伤害,一旦受到伤害其受损部分功能则往往须由健存部分代偿使生命活动得以继续,维持生命活动的对稳定。④机体的进化从宏观到微观、从结构功能等方面都留下了一些空缺,机体为维持其生命稳态必须不断地从环境中朴充必需的元素、微量元素及有机物,如不能得到及时足量补充将会使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丈大降低,当补充物得不到朴充时代偿就成为维持生命稳态的重要调控机制⑷。最近有学者对20世纪的肿瘤研究进行了回�:20-50年代是化学致癌研究最迅猛的时代,60-70年代掀起寻求癌症病毒狂潮,70-80年代是癌基因疯狂时代,80年代末进入迷恋抑癌基因时代,90年代细胞周期、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理论在癌症研究中的广泛运用,然而浪潮很快过去了,因为这虽被证明与癌症有关,但不是癌症的本质。进入21世纪后,因为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似乎认识到肿瘤干细胞才是癌症的根源。肿瘤干细胞的根本问题是自我更新控制问题,也就是生命本质问题,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干细胞不对称分裂方面,染色体非随机分配方面的进展将会为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注入生命力。不论怎样的致癌剂,不论化学致癌剂还是致癌病毒,还是物理射线,离开细胞的增殖,都不可能导致肿瘤发生,而且这些致癌因素似乎都首先引起细胞的过增殖而促进肿瘤的发生[5]。这些事实证明用生命周期消耗假说解释肿瘤发生是符合逻辑的。
  3 减缓消耗生命潜能延缓肿瘤发生的思考
  3.1 防微杜渐终身防癌新策略。肿瘤的生命周期异常消耗假说提示,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多阶段,综合性,渐进性,具有积累性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研究证实肿瘤必须在细胞增生的基础上发生,慢性刺激时产生的细胞生长因子能使细胞持续增生,在此基础上DNA易发生突变而发生肿瘤。据统计,现在大约80%――90%的肿瘤都是因环境中致癌因素慢性刺激引起的[6]。由于慢性刺激可不同程度消耗生命潜能,具有促进癌肿的作用,因而应建立起全民终身防癌理念并形成相应的实施方略。从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角度来看,母亲孕期管理,防上出生缺陷是笫一步,婴幼儿期进行有效预防接种减少或避免病毒性疾病所致的肿瘤发生,青壮年期是最优良的结构与功能表现时期,但是在健康问题上人们往往只看到活力四射的一面,忽略了此时也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时期。此时重点应避免不良环境和不良嗜好的长期刺激,因为人体此阶段发生的任何问题看来不起眼,都将影响其后半生的健康,导致患癌几率不断增加。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子宫颈要10年以后才可能发生宫颈癌,乙肝病毒在肝脏活动10年后才可能出现肝癌,幽门螺杆菌也要感染10年以后才可能发生胃癌,由此可见,肿瘤虽然在中�年发生,但在生命早期已播下了种子。因此,在生活中应养成不吸烟,少饮酒,合理饮食,经常锻炼的习掼,转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提高自身防癌意识,从思想上树立起必要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才能远离肿瘤的困扰。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肿瘤是可控制的慢性疾病"的概念,进一步为早期预防肿瘤提出了政策和理论的依据。
  3 . 2更新观念规范积极现代姑息治疗。随着人们对肿瘤本质认知的深化,现代姑息治疗不同于既往的概念,即姑息治疗不等于消极等待,也不仅仅是控制症状和镇痛,更不是放弃治疗。而是主动积极全程为肿瘤患者服务,'服务切入点从晚期患者提前到疾病确诊之时,并贯穿于肿瘤治疗始终[6]。姑息治疗方案中所选用的各种治疗手段均要有明确的目的,如是为了提高疗效?有利于其他治疗手段实施?为了保存器官的外形与功能?为了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为了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等等。以往由于人们对肿瘤认识的误区和临床诊断的局限性,导致我国约有80%患者发现肿瘤时已是中�期,一旦确诊或疑似诊断则是想尽各种办法必除之而后快,在这种治疗理念下治疔中难免出现一些偏激的做法,即过度活疗。采用传统方法能迅速减少体内癌细胞数量,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都可以在短期内减少体内癌细胞数量。相对而言,手术切除能最快的减少体内癌细胞数量,而对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影响最小,手术的风险与肿瘤给人体带来的危害相比,手术风险是小的。化疗和放疗也能在短期内杀灭体内大量癌细胞,给患者带来益处,但放化疗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有抑制作用,这不利于患者长期生存。因此,具体到一个患者是否采用放化疗?如果采用,放化疗的强度应该多大为妥?应反复权衡放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大?还是害处大?从患者角度考虑,患者追求的是生存期的延长,生存质量提高。如果放化疗没有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反而使生存质量下降,那么这种放化疗应尽量避免[7]。
  3 . 3 建立健康和谐的生命观,使晚期患者从容面对死亡: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系统,使社会的发展对肿瘤患者更加人道,人性和人情化;②加速发展现代精神,心理疾病控制的医学科学研究,完善社会干预系统;③;推展生命教育,使之成为终身教育,要使生命个体既要认识到生的意义,也要感悟到死的价值④改变现代人的生命观片面个我发展趋势,重建现代人的责任感,树立健康和谐的生命观,人生观[8]。
  
  参考文献
  [1]高其法,赵玉莲,袁国方,等。行为生命周期假说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30(6):4-6,32。
  [2]薛求知。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1-96页。
  [3]吴秋方,李天铎。人类肿瘤本质之思考[J]医学与哲学:1991,12(11):1-4。
  [4]吴秋方。试论开发利用机体代偿潜能是慢性病防治的重要途径[J]医学与社会:2001,14(1):47-48。
  [5]吴秋方。肿瘤病因研究的回�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1999,12(2):32-34。
  [6]李小梅,刘端祺。现代姑息医学内涵在实践中的演化[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2):7-9,80。
  [7]赵卫忠。临床肿瘤治疗决策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30(5):4-6。
  [8]张秀峰。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涵及现代启示[J]医学与社会:2009,22(7):52-35。

推荐访问:假说 干预 肿瘤 生命周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minzhushenghuohuifayan/2019/0418/8207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