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严重吗 [丙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www.zhangdahai.com--教学心得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丙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甲胎球蛋白与肝癌的关系。方法 乙肝标志物检测、丙肝抗体、AFP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168例肝癌患者中HB sA g 阳性125 例(74.4%) ,抗-HCV 阳性12例(7.14% ) ;HB sA g 及抗-HCV 均阳性10例。HB sA g 和(或) 抗-HCV 阳性137例。酒精性15例占8.92%;其他原因11例6.54%。抗-HCV 在HB sA g 阳性患者中所占比例8% , 在HB sA g 阴性患者中所占比例7.69%。结论 HBV者发生HCV重叠感染时增加发生HCC的危险性。是由于在发生过程中和具有协同作用, 促进肝细胞转化, 更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变, 从而增加了肝细胞恶变。进一步做好乙肝和丙肝的防治工作, 对控制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肝细胞癌 ; 甲胎球蛋白 ; 临床关系
  
  肝细胞癌(HCC)是许多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几年来, 肝细胞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除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黄曲霉素污染等以外, 肝癌的发生还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有关[1,2],为了探讨肝细胞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和血清甲胎蛋白之间的关系,笔者对168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自安阳市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08年10月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肝细胞癌患者168例。诊断根据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 及或血清AFP>400 ng/ml;B超及/CT示肝脏占位性病灶。168例患者男101例, 女67例。年龄41~78岁, 平均61.4岁。其中120例为病理诊断, 48例为临床确诊。�
  1.2 方法 乙肝标志物检测方法:ELISA,试剂上海科华:丙肝抗体:抗HCV,方法,ELISA,试剂上海科华。HCV-RNA:方法,PCR实时荧光定量。试剂深圳匹基生物公司;AFP检测方法:仪器,罗氏2010型电化学发光。试剂:罗氏原装进口。�
  
  
  2 结果�
  2.1 病因、血清乙肝标志物检测、抗-HCV检测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168例肝癌患者中HB sA g 阳性125 例(74.4%) ,抗-HCV 阳性12例(7.14% ) ;HB sA g 及抗-HCV 均阳性10例。HB sA g 和(或) 抗-HCV 阳性137例。酒精性15例占8.92%;其他原因11例6.54%。抗-HCV 在HB sA g 阳性患者中所占比例8% , 在HB sA g 阴性患者中所占比例7.69%。�
  2.2 原发性肝癌HBsAg表达与AFP关系见表1。�
  
  
  3 讨论�
  
  肝癌的诱发因素很多,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已显示该病毒感染与发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3].168例原发性肝癌(HCC) 患者中HB sA g 阳性125 例(74.4%) ,抗-HCV 阳性12例(7.14% )占所有病例的81.54% , 提示这两种病毒感染与HCC 发生有关系, 急性丙型肝炎约90%进展为慢性感染, 而慢性丙型肝炎从输血导致肝硬变和HCC, 很少自限性。多数患者从输血感染HCV发展成HCC的病程大约在年左右, 老年患者发展更快。Takaski报道[4]严重的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71%在5年后组织进展为肝硬变。而肝硬变是发生HCC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HCV的致癌机制尚不明确,HCV在体内不断变异,其意义不可能在于逃避宿主免疫清除,从而在体内长期贮存和复制,造成长期持续的慢性感染、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再生的反复发生。一些证据提示可能与HCV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和宿主介导的免疫损伤有关,反复再生的肝细胞则可能不断积累细胞基因的突变,最终发生恶性转化。研究表明在HBsAg转基因鼠中,肝癌的发生是在一个长期的细胞慢性损伤之后,这些损伤是由聚集在内质网中并达到毒性水平的HBsAg蛋白所致。细胞炎症和坏死导致广泛的DNA损伤和代偿性细胞增生,诱导静止的G0 期肝细胞激活,并进入G1 期,开始分裂增殖,这一步被称为肝癌发生的“第一步”,所有这些诱发有丝分裂和突变的因素共同作用,强烈刺激了染色体和基因的随机性改变,从而导致肝细胞的恶性转化[5]。在肝癌发生过程中, 发现P53 的变异和含P53 染色体特定区域的缺损等变化,使早期肝癌没有检出P53 变异,最近报告指出,x 蛋白直接与P53 结合,阻碍其功能,对癌变产生影响[6]。�
   HBV者发生HCV重叠感染时增加发生HCC的危险性。是由于在发生过程中和具有协同作用, 促进肝细胞转化, 更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变, 从而增加了肝细胞恶变。进一步做好乙肝和丙肝的防治工作, 对控制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Saito I,Miyamura T,Obbayashi A,et al.Heatitis Cvirus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0,87:6547.�
  [2] ZBruix J,Barrera JM,Calvet X,et al.Prevalence of an-tibodies to hepatitis C wirus in Spanish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hepatic cirrhosis.Lancdet,1989,2:1004.�
  [3] Yuki N,Hayashi N,kasahara A,et al.hepatitis Bvirus markers and antibodies to hepatitis C viru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s.Dig Dis Sci,1992,37:65.�
  [4] 范小玲,等.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3):131.�
  [5] 葛向华.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0,16 (3) : 187-188.�
  [6] 辛永宁,宣世英.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22 (1): 64-65.�

推荐访问:乙型肝炎 肝癌 相关性 病毒感染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tihui/2019/0408/6209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