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急诊科危重症护理查房

【www.zhangdahai.com--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本院自2008年10月~2010年6月1 526例危重患者的急诊转诊情况。结果:院内转运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38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77例,24例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2例在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3例在手术台上呼吸心搏骤停,5例在入院后1 h内死亡。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程序管理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关键词]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急诊科;院内转运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4(b)-127-02
  
  急危重症患者是大型医院救治的主要对象,也是影响医疗工作安全的重要因素。急诊科作为危重患者的入口,将危重患者快速而有效地运送至相应的科室,对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为此,本院急诊科从2008年10月起采取一系列对策,改进转运方式和条件,并制订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0年6月本院由急诊科接诊的的危重症患者共1 526例,其中,内科963例,外科421例,儿科142例。
  1.2 方法
  1 526例患者均做到了安全转运。危重患者的确认均采用急诊患者分类系统的四分类法,保证评估正确。
  2 结果
  本研究中危重症患者共1 526例,其中,院内转运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38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77例,24例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2例在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3例在手术台上呼吸心搏骤停,5例在入院后1 h内死亡,其余患者未进行特殊处理。
  3 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原因分析
  3.1 业务技能不熟练,经验不足
  执行转运任务的相关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熟练,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经验不充足。转运时未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及充分的评估,当出现意外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2 准备不充分
  患者自急诊科转出前医务人员未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的接收准备,未与接收部门联系、面对面的交接班,均导致接收部门不能获知患者详细病情及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3 各种管道护理不到位
  由于搬运不当、体位不适、患者躁动、管道固定不牢固等原因造成输液管道及其他导管(如胃管、尿管、气管插管等)脱落或异位。
  3.4 氧气供应不恰当
  目前需携带氧气转运的患者绝大多数都使用氧气枕供氧,但氧气枕的氧流量很难调节,以致氧流量不够准确;部分躁动的患者氧气管脱落不能及时发现,导致个别患者氧气供应中断;尤其在行放射检查过程中,因氧气供应工具、放射检查时无专业人员陪伴身边等原因致氧气供给量不准确。
  3.5 运送、搬运方式或选择的搬运工具不当
  有部分医院配备了搬运工人,还有很多医院的搬运工作是由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来承担的,由于人力不足或搬运工具选择不当导致搬移风险相应增加。
  4 防范对策
  4.1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加强培训,提高急诊科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将这种风险意识始终贯穿在转运患者工作的全过程中[2]。
  4.2 制订和完善转运流程
  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与相关科室建立良好的沟通,于转运患者前提前通知科室准备好床位、仪器设备;对转运的患者转运前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从而降低转运风险度;转运途中加强护理、认真观察病情变化,确保平稳转运;严格履行科室间交接管理手续,规范书写交接记录单;科室负责人员要定期检查转运工作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缺陷及隐患,不断完善质量,持续改进措施[3]。
  4.3 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
  4.3.1 转送前评估。转送前是否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是转运患者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应邀请专科医生一起进行评估,然后再决定是否转运。作为急诊护士也必须掌握评估的相关内容,预测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一些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转运。
  4.3.2 根据需要配备相关的仪器设备、药品等,如呼吸机、氧气袋或氧气瓶、气管插管用物、心电监护仪、便携式吸痰机、抢救药品,保证一路以上的静脉通路畅通。
  4.3.3 急诊科在转运危重患者前与接收科室及部门联系好,向接收科室及部门认真交代患者的病情,确保接收科室及部门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预测可能发生的意外,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避免因工作不协调导致患者等待的时间延长、风险加大;护士必须熟知转运路途的路程、所需时间,同时联系好运送电梯,使电梯处于等候状态,确保运送通路的畅通。
  4.3.4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前进行预处理是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程序。转运前医护人员要认真检查并彻底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及误吸物,对于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的患者应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出血部位给予有效的包扎止血,必要时输血,失血性休克患者充分扩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整,颅内高压患者足量使用脱水剂,血气胸时行胸腔闭式引流,骨折部位妥善固定等。通过以上预处理措施,通过临床监测明显地提高了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系数。
  4.3.5 备好相应的急救药品。为预防转运途中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如心律、血压、呼吸等出现异常情况,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备好各种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可拉明、洛贝林等,确保转运工作的顺利实施完成。
  4.4 转运途中的护理
  4.4.1 保证氧气供应,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均需要有持续的氧气供应,因此对于一般缺氧患者转运中可用氧气袋,使用时轻轻挤压氧气袋,以保证供应一定的氧气流量;如患者系严重缺氧、病情危重,特别是合并有呼吸功能不全、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为了克服转运途中由于空间的限制给转运工作带来的不便,可携带氧气袋及简易呼吸气囊,通过气管插管或面罩提供氧气,从而保障有效通气的进行,必要时可以在电梯内放置氧气筒供氧。
  4.4.2 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快,因此,转运途中护士应处于患者头部一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捕捉病情变化的信号,并作好记录。
  4.4.3 确保各种管道通畅,尤其是输液管路、气管插管。转运途中护士要严密观察,防止导管堵塞、脱落、扭曲打结等情况的发生。
  4.4.4 定期检查落实,不断完善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急诊科护士长每月随机抽取转运记录单进行检查,并对接收科室、转送的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护士长及时将调查结果在科务会上进行反馈,定期召开质量小组会议进行专题讨论,不断完善转运工作流程,从而达到逐渐改进工作的目的。
  5 体会
  急诊科身处医院医疗工作的最前沿,危重症患者的接诊率逐年递增,此部分患者的转运工作因此显得格外重要与突出[4]。鉴于此,笔者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转运措施与办法,使各种转运危险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顺利完成了患者的安全转运工作,各临床科室、急诊就诊患者对急诊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
  [2]俞宁平.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护送[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4):1991.
  [3]金润女,陈建霞,赵国平.急重症患者搬移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7,25(2):89-90.
  [4]曹军晔,李天雅.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7,7(6):66-68.
  (收稿日期:2011-01-20)

推荐访问:转运 院内 对策 患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lunwen/2019/0418/8382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