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27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治疗

【www.zhangdahai.com--开题报告】

  【关键词】高龄;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对1998-2005年内入院的27例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临床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高龄AMI的特点。
  
  1 临床资料�
  
  27例均符合AMI诊断标准,其中男17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1.7:1;年龄70~88岁,平均74.6岁。�
  27例中有吸烟史者10例,占37.0%;糖尿病史者6例,占22.2%;冠心病史者17例,占63.0%;高血压史者14例,占51.1%。AMI常见的心前区疼痛占49.0%,无痛者占37.3%,剧痛者占13.7%。�
  AMI部位分布:广泛前壁4例,占14.8%;前间壁4例,占14.8%;下壁4例,占14.8%;前壁3例,占11.1%;心内膜下3例,占11.1%;高侧壁2例,占7.4%;正后壁2例,占7.4%;多部位(两个壁以上)梗死者占18.5%,多部位梗死中合并下壁者占87.0%。�
  并发症:心衰13例,占48.1%;心律失常12例,占44.4%;休克5例,占18.5%;低血压6例,占22.2%。�
  治疗原则:27例中有26例采用了一般治疗,仅1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获得成功。�
  死亡时间:24 h内有4例,占33.3%;1周内有4例,占33.3%;1个月、6个月、2年以上各有1例,分别占8.3%。�
  生存者:发病后生存2年以上者3例,占23.1%;3~5年者2例,占15.4%;6~8年者8例,占61.5%。�
  截止到2005年,生存者13例,占48.1%;死亡者12例,占44.4%;不明者2例,占7.4%。死于心衰者5例,占41.7%;死于休克者5例,占41.7%;死于心脏破裂者2例,占16.6%。
  
  2 资料分析与讨论�
  
  由本文资料可以看出高龄AMI有以下特点。
  2.1 患病率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 本文男女患者之比为1.7:1,非老年组具文献报道约为5.5:1或6.0:1[1],说明女性AMI年龄较男性为迟。
  2.2 临床表现不典型,无痛者较多本资料统计无痛者高达37.3%,且多以胸闷为主要症状,因此易出现漏诊和延误诊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且以无痛性AMI为主要表现,其原因可能为:①老年人痛觉迟钝,对疼痛敏感性降低,神经传导减退;②老年人AMI常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缓慢,并与侧枝循环有关;③老年人AMI极易合并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导致脑循环障碍、晕厥或意识不清失去痛觉。因此老年人若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衰和休克、脑卒中伴严重心律失常或左心衰、消化道出血伴心律缓慢者应及时检查心电图和心肌酶学,除外AMI可能性。
  2.3 梗塞范围广泛,病情严重 本资料统计多部位AMI者占29.5%,其中尤以合并下壁者为多,占两壁以上心肌梗死者的87%,说明高龄患者冠状动脉累及多支血管病变,一旦发病,较为严重。为了更准确和全面地判定梗塞部位,在心电图导联方面应做到:①至少应做到12导联心电图;②鉴于下壁心肌梗死易并发右心室梗塞及正后壁心肌梗死,应加到18导联心电图即V3R、V4R、V5R、V7、V8、V9导联,并对每个导联电极位置加以标记。
  2.4 并发症多而严重 资料表明合并心力衰竭者居首位(约占48.1%),心律失常者占44.4%,休克者占18.5%,这与随年龄增加心血管系统产生一系列组织学与功能改变有关。高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心肌广泛缺血,逐渐产生纤维化,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室顺应性降低,心脏储备力下降,突然增加的负荷反映差。当AMI发生范围较大时易发生泵衰竭,因此防治泵衰竭是抢救AMI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2.5 治疗难度大 高龄者由于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多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多采用一般保守治疗。但根据近年的研究结果,只要患者无严重糖尿病、高血压及活动性出血等溶栓的绝对禁忌症,溶栓治疗仍是老年AMI的有效疗法[2]。近来有人提出对于高危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如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应进行再血管化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管路移植术),如冠状动脉病变不严重,则根据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决定是否用再血管化治疗[3]。�
  有人认为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24 h~16 d内行延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易致无再流而严重影响预后,也有研究认为PCI的中位数时间为AMI后8 d[4]。
  2.6 死亡率高 由于高龄AMI者表现症状不典型,且病变范围广泛,并发症多,全身器官功能差,因此病死率高。本文高达44.4%,且短期内死亡者较多,起病1周内死亡者占总死亡人数的66.6%。当AMI发生心肌损伤范围较大时,易发生泵衰竭,且心衰和休克是老年人AMI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减少死亡率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首先是预防泵衰竭的发生,包括绝对制动、镇静、止痛等一切减少心肌耗氧量的措施,血管扩张剂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的措施,溶栓疗法、介入治疗等改善心肌供血和措施等以挽救濒死心肌、尽量减少心肌梗死范围、最大限度保护心功能;②积极治疗泵衰竭,一旦患者出现上述泵衰竭的表现,即应采取有效针对措施,当以左心衰竭为主时,主要采取利尿、血管扩张剂、必要时洋地黄制剂等,发生心源性休克时,除上述方法外还必须补足血容量、适当应用升压药、辅助循环、体外反搏等综合措施。�
  DES(药物洗脱支架)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里程碑式的进展,但仍没有证据支持置入DES能够降低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3]。
  2.7 心脏破裂多见 以往文献报道80岁以下AMI患者心脏破裂发生率为2.0%左右,而本文为7.4%,远远高于文献报道,原因可能与高龄患者心肌硬度增加、弹性减退、多合并高血压以及高龄患者精神症状多而烦躁不安有关。因此高龄心肌梗死后早期一定要严格限制活动、避免用力、有效控制血压、并注重改善脑供血,减少躁动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张育君,曾群应.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广东医学,1992,4(13):170.
  [2] 牟善初,李小鹰.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6,1(15):3.
  [3] 郭静莹.再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合理应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9):785-787.
  [4] 韩雅玲.2006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热点评价,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2-294.

推荐访问:心肌梗死 老年人 临床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kaitibaogao/2019/0407/6119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