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

【www.zhangdahai.com--企业管理范文】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异常的疾病,按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I型和II型,糖尿病不能治愈,但通过合理的用药,降低诱导糖尿病的不良因素,可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胰岛素;饮食;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99-1
  
  1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症状
  新陈代谢是机体的最基本特征,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结构、功能复杂而协调。机体通过体内的调节机制来保持新陈代谢的动态稳定。新陈代谢的稳定是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必备的重要条件。机体通过血糖的氧化分解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动态的稳定,但当这种动态稳定被破坏后,机体的血糖代谢就会出现异常,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如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血糖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高于正常值,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各种不同的糖尿病病因共同通过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周围组织胰岛素作用不足而致血糖增高。确诊为糖尿病后对患者进行病因分型是充分防治各种类型糖尿病的前提。通常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即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研究至今,一致认为糖尿病是一个多病因的综合病征。下面对发病机制做以下总结:I型糖尿病是有针对胰岛细胞的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糖尿病,在病人血清中可发现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是可能由于病人体质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如化学药物,病毒,压力等)免疫系统的白细胞错杀胰岛β细胞,使机体分泌的胰岛素量低与正常值,导致机体高血糖,最终导致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我们称之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导致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II型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胰岛素抵抗的产生有着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尚未确定的遗传因子,二是获得的因素 ,如缺少运动、肥胖、高血糖等),这些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胰岛素抵抗综合症,胰岛素抵抗综合症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等。
  糖尿病的表现特征:I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0%,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I型糖尿病患者多起病急,“三多一少”症状比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这一类型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或对外源性胰岛素绝对依赖,必须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否则将会反复出现酮症酸中毒,甚至导致死亡。
  II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多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II型糖尿病患者多数起病比较缓慢,体型较肥胖,病情较轻,有口干、口渴等症状,也有不少人甚至无症状,较少出现酮症。在临床上,“三多”症状可以不明显,往往在体检时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被发现。多数患者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可稳定控制血糖。
  2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进展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概括为两大类: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包括胰岛促泌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胰高糖拮抗剂等。
  2.1胰岛促泌剂是应用品种最多的一大类口服降糖药,磺脲类现已发展到第三代,仍是临床上Ⅱ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主要用于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对胰岛素产生耐受的患者,可刺激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2.2双胍类双胍类降糖药主要是通过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组织无糖酵解,抑制葡萄糖在肠道吸收抑制肝糖元异生,以及拮抗胰高血糖素等,提高胰岛素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轻症Ⅱ型糖尿病或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对胰岛素抵抗,磺酰脲类治疗失败者也可使用。
  2.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剂被称为第三代口服降血糖药,其降血糖的机制是在小肠上皮刷状缘竞争性抑制α一葡萄糖苷酶,减少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糊精等的水解,延缓配额额度吸收,降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餐后的血糖值,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
  2.4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激活相应的受体来调节胰岛素反应基因的转录,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主要用于治疗其他降糖药疗效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2.5胰高糖拮抗剂可明显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刺激胰岛素分泌;此作用为葡萄糖依赖性,不易导致低血糖。
  2.6胰岛素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主要是通过产生降血糖的作用,促进脂肪的生成,抑制其分解的作用,使酮体的生成减少,纠正酮症酸中毒的症状,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氨基酸的转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其分解。用于各种类型糖尿病,糖尿病酸中毒症和糖尿病高血糖昏迷等疾病。同葡萄糖合用,可防治严重消耗性疾病,重度感染等疾病。对糖尿病人一般用于皮下注射,剂量应个体化。胰岛素不能口服,注射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现在的药物制剂新技术正在研究别的给药途径(如滴鼻,舌下含服或体内包埋缓释法等),如果变为现实,这将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大福音。
  通过以上的药物的治疗,糖尿病人能够控制血糖浓度,但是不能根,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彻底治愈糖尿病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现在研究的热点包括:(1)基因治疗研究:从生物分子水品研究糖尿病因,采用基因的手段从根本上至于糖尿病。(2)胰岛的移植,使病人自身恢复正常粉笔胰岛素的功能。
  糖尿病虽然不能治愈,但是能够预防。我们可以通过注意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来使诱导糖尿病的因素降低到最小。糖尿病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运动锻炼对于降低血糖浓度,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尤巧英,等.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参数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5(7):3.
  [2] 项坤三.糖尿病的病因异质性及分型[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8(21):4.

推荐访问:发病 糖尿病 机制 治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yeguanlifanwen/2019/0331/4737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