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瘘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内瘘术后护理

【www.zhangdahai.com--承诺书】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8-2815-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血液透析是一种替代疗法,而动-静脉内瘘则是专为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而建立的血管通路,它具有使用寿命长、保证透析血流量、便于穿刺等优点,已被广泛运用。我科2000~2003年用套管法为24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局麻下实施了动-静脉内瘘术,现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0~2003年实施动-静脉内瘘术24例,均为鼻咽窝内瘘即在腕关节远端将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形成的内瘘[1],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28~73岁,术后动脉化的浅静脉震颤和血管杂音明显,透析血流量达150~250 ml/min为造瘘成功(20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不可逆的血管杂音减弱或消失,透析血流量小于150 ml/min为造瘘失败(4例)。
  
  2 方法
  
  套管法:用钛合金套管进行血管吻合代替缝合法,本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缝合,血管内膜面接触良好,但此法只能端端吻合。当血管较细,内径小于轮钉内径时血管壁因牵拉而易造成撕裂或损伤,但不易发生偷窃综合征及手背静脉怒张[1]。
  
  3 术前护理
  
  3.1 术前1周内停止使用或尽量避免在实施手术的部位及其周围行动、静脉穿刺,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2 术前5~7天停止使用抗凝剂,术前透析可用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透析,以免术中或术后出血。
  3.3 备皮,视手术范围定,腕部备皮范围在肘关节以下包括全手,常规做局麻药皮试并做好护理记录。
  3.4 做好患者、家属的解释工作,并交待术后注意事项,自我观察的要点,加强自我护理意识。
  
  4观察与护理
  
  4.1营养指导: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因此术后宜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必要时输白蛋白或浓缩红细胞。
  4.2 观察术后并发症和不适症状
  4.2.1 通过观察患侧肢体腕部,手指有无进行性肿胀及疼痛,以了解是否存在血液回流受阻,导致静脉压高;患者有无胸闷、气紧、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的征象,及时发现并对症处理。本组有1例因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而结扎了动-静脉内瘘。
  4.2.2观察动脉化的浅静脉是否存在震颤、血管杂音,如术后震颤和血管杂音明显减弱或突然消失,立即检查是否绷带包扎过紧致患肢受压,应立即解除压迫;如解除压迫后仍不能恢复说明有血栓形成,可在动-静脉内瘘的近端穿刺桡动脉缓慢注射尿激酶5000 UI稀释液,保留20 min[1],早期发现的效果更好。本组病例中有2例因发现较晚效果不佳,最终重新实施动-静脉内瘘术。
  4.3 术后患侧肢体的体位护理:术后早期应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的下垂,活动时可用绷带固定于功能位,经常做腕部关节活动和握拳活动,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患肢肿胀,取仰卧位或健侧卧位休息。本组病例中有2例因长时间患侧卧位压迫患肢血栓形成,导致造瘘挫败。强调造瘘侧肢体禁测血压、提重物、穿刺(抽血、输液等)。
  4.4 穿刺技巧
  4.4.1 内瘘成熟即静脉明显扩张动脉化,一般需20天~1个月,使用新瘘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请资深、经验丰富的透析室护士及手术医生参与首次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长期在同一个部位反复穿刺,以利于穿刺部位愈合,预防动脉瘤形成。
  4.4.2 在内瘘静脉细长时,宜先采用“区域穿刺法”待整条静脉均匀扩张后,再采用“绳梯式穿刺法”。这样可有效避免产生血管狭窄,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本组病例均根据此原则进行穿刺。
  4.4.3 穿刺成功后,用两条胶布交叉固定针柄,一条胶布固定针管,防止穿刺针滑动刺破血管。前三次使用新瘘,透析结束,护士用纱布卷拔出针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同时按压皮肤和血管穿刺点30 min左右,然后用绷带捆绑纱布卷,力度均匀以不出血,能触及血管震颤和搏动为宜。交待患者20 min~1 h后松绑,凝血功能差者除外。
  4.5 预防:护士应注意观察,定期检查扩张静脉搏动的情况,及时发现准确处理,因患者多为门诊透析,所以应教会患者如何自我观察内瘘功能状态,检查波动情况并学会自我保护,避免造瘘侧肢体受压、负重。本组有10例患者在家中早期发现及时到医院采取有效措施,未造成不良后果。
  
  5 护理体会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主要是防止患侧肢体受压、负重、穿刺(抽血、输液),透析室护士应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长期反复穿刺同一部位,拔针后注意压迫,防止血肿。最终达到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沈清瑞,叶任高,余学清.血液净化和肾移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8.
  收稿日期:2008-05-05

推荐访问:临床 护理 观察 内瘘术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chengnuoshu/2019/0302/83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