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奉杏林 [董奉生平及杏林遗址考证]

【www.zhangdahai.com--承诺书】

  “杏林”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代名词,杏林文化的产生与形成,是通过董奉这一标志性人物及其在庐山所创建的“杏林园”而衍生的。由于有关董奉和庐山杏林园的记载文献有限,很多的问题只能通过间接的史料,有必要进行考证加以确定。
  一 董奉生平考
  杏林文化的产生与形成,是通过董奉这一标志性人物在庐山所创建的“和谐杏林园”而衍生的。但对董奉的生平,史料记载不详,目前仅能从东晋葛洪《神仙传》和晋代陈寿《三国志・吴志》卷49《士燮传》等文献以寻觅董奉踪迹。
  1、董奉生卒考
  据东晋葛洪《神仙传・董奉》记载:“又士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时在彼。乃往与药三丸,内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举其头,摇而消之。须臾,手足似动,颜色渐还,半日乃能起坐,后四日乃能语”。东晋裴松之(372――451)在晋代陈寿(233-297)所著《三国志・士燮传》后引载之作为一段补注,为董奉生卒考提供了依据。
  《三国志・士燮传》曰:“士燮,字威彦,苍梧广顺人也。其先本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六世至燮……父名赐,桓帝时为日南太守,士燮初任尚书郎,继官交�太守……燮在郡四十余岁,黄武五年(孙权纪年)年九十卒”。黄武五年当公元226年,由此上推90年为东汉顺帝阳嘉4年(公元136年),则士燮生卒之年,当作如下表述:生于136年,卒于226年,享年90岁。《士燮传》称,建安15年(210年)孙权加士燮为左将军,时燮已老迈,年73矣。建安25年(220年)士燮劝导益州豪门雍�声明郡民归附孙权,权嘉燮功,晋升为卫将军兼龙编侯,时年八十有三,垂垂老矣。可见董奉为士燮治病当为建安15年(210年)孙权加士燮为左将军之前。而且此时董奉应是一代名医,否则他也不可能有机会去治好一个交�太守的重病。也就是说,董奉在建安15年(210年)时一般应有40岁,据此推测董奉生年当为公元170年前后。至于卒年,据《神仙传・董奉》:“奉在人间百余年乃去,颜状如三十时人也。”推测,当为公元280年前后。这与钱超尘先生的《董奉考》基本吻合。
  2、董奉里籍考
  据东晋葛洪《神仙传・董奉》记载:“董奉,字君异,候官人也”。候官地名据《福建省志・地理志》引厦门大学林汀水先生的“建置沿革”考证说明:“候官,治府西偏。汉武帝平闽越,在今福州设置东部候官,驻兵看守,俗称冶县。东汉末,改置为候官县。隋平陈,合并候官、原丰为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复移治于今闽候县东南上街镇候官,八年省;长安二年(702年)又置;贞元五年(789年),受洪水湮没,迁入州郭内,始与闽县同为附郭县。五代唐长兴四年(933年),改名闽兴,清泰二年(935年)复旧。民国二年(1913年),与闽县合并,改称闽侯,治所仍在福州市内。”这样的记述,比较完整、明确。如果加上“闽县”条的说明,则更为完善,让人明白:“闽县,附郭,治府东偏。汉初为闽越王都,后置东部候官(俗称冶县或东冶县)于此,属会稽郡东部都尉。东汉建安年间,改置为候官县,改隶会稽郡南部都尉。三国吴属建安郡。晋为晋安郡治。宋、齐、梁、陈因之。隋合并候官、原丰二县,改置闽县,为建安郡治。唐为福州治。五代初,改名长乐,旋为闽县。宋、元、明、清仍为福州之乡、路、府治。民国二年(1913年),与侯官合并,改称闽侯。”可见董奉出生之地应为福州一带。
  据说福州地名的来历亦与董奉有关,南宋梁克家编的《三山志》应是福州具有权威的地方志,其中记载:“开元十三年,改为福州都督府。或曰:以董奉福山名”。
  二 董奉杏林遗址考
  董奉隐居庐山,施医济世,开创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荣和药食同源的杏林园,可惜的是,昔日方圆百里、硕果累累的杏林消失了,董奉隐居匡庐修道行医的遗址淡然无存,誉满神州的庐山杏林故址何处寻?
  晋・葛洪(283-363)所著《神仙传・卷十》记载:董奉离开交州“后还豫章庐山下居”。
  慧远法师(334-416)所作《庐山记》记载:“众岭中,第三岭极高峻……其岭下半里许有重岩……其后有岩,汉董奉馆于岩下。”
  南宋王象之编纂《舆地纪胜》载:“太乙祥符观在德化县南二十五里,即董奉植杏之处,董奉上升之所……唐天宝初为置太乙宫。祥符中改今名。沼中有游鱼,尤为蕃狎。”
  南宋周必大《游庐山后录》记载:“予欲趋太乙观……现在莲花峰下,不经兵火……宣和二年,封奉为升元真人,观中犹种杏,前殿一株甚大,其后又有种杏轩,春时不妨宴游也。”
  明《永乐大典》载:“太乙祥符观去城南二十五里,昔董奉植杏之处。”
  清乾隆所编《四库全书・卷四・骑省集》之《洪州道正倪君碣》记载:“君讳少通,字子明……得董奉之故址,种杏之地,榛莽森如。慨然永怀,誓复灵构……癸丑岁,赐钱三百万,即所居建太一观……牧守嘉尚,道俗依归,为本州道正,乃知太乙观事……初,自择葬地于莲花峰下……太乙董君,上帝之宾。遣方渺邈,奋迹荆榛。倪师慷慨,复来清庆。种杏之地,林光再新……”
  清嘉庆所编修《全唐文・第九部・卷八百七十》记载:“庐山董真君庙者,即晋永嘉元年真君种杏之坛,上升之地是也……爰考图经,得杏坛旧址,靠莲花峰,镇咏真洞。榛芜虽没,林泉可嘉。”
  民国吴宗慈所撰《庐山志》记载:“双剑峰西北有太乙宫,即祥符观董奉仙人之道场也。”
  《庐山东・西林寺通志》记载:竺昙法师圆寂后,“其徒慧永自太行来居。晋光禄卿陶范为其立寺,名曰:西林。是岁太和一年(377年)。北山建寺始于西林,故曰:"第一寺"。……寺后山上原有伏虎庵。”
  《南康新志》曰:“香泉在五老峰下,下流径过杏林。”
  1991年,一支考察组在庐山山南考察,于一墓穴中发现明代和尚、归宗寺主持果清禅师的《重兴归宗田地界址碑记》和有关图刻。碑记和图刻详细记载了董奉杏林、杏坛庵和庵产的情况,指出杏坛庵在陶渊明醉石以东的般若峰下,庵产方圆百里。又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又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君异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消二万余斛,尚余甚多”,可以推算,董奉每年收获的杏果在3万担以上,古时杏果产量至多10担/亩,那么,杏林的面积在3000亩以上。董奉在庐山隐居数十年,每年经其治愈的患者,以其施医的居所为中心向周边延展种植杏树回报救治之恩,因此,庐山脚下皆是杏林范围。
  董奉在庐山遗迹颇多,根据以上资料和史实可以确定:①山南般若峰下今归宗、渊明醉石间有他居住过的杏林草堂,称为董奉馆,又称董真人升坛,后在此处又曾建杏坛庵,清代名为香泉寺。②山北莲花峰下(现称龙门沟),董奉去世后,当地人怀念他,在其升仙处建太乙宫祀之,晋永嘉元年(307)诰封董奉为 “太乙真人”,号“碧虚上监”,建真君庙,唐天宝年(742-755)初建太乙观,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在原址建太一观,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7)又建太乙祥符观,赐额“大中祥符观”,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诰封董奉为升元真人,重修观宇,观内有丹井,观后有种杏轩等。③西林寺后山的伏虎庵是董奉“虎口取�”和“虎守杏林”遗址。④距董奉馆3华里即今东林寺西北1华里处有董奉的炼丹台等。

推荐访问:遗址 生平 考证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chengnuoshu/2019/0417/8131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