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猪链球菌病小型爆发的病原学调查:流脑爆发型的病原学治疗首选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2005年9月,我市某养猪场在1周内先后有10头猪出现高温体征后死亡,同时有2名养猪人员在参与宰杀处理病死猪后出现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症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某养猪场所有接触病死猪人员及所有猪。对发病人员采集血液标本与脑脊液标本,并采集病死猪心腔内血标本和1头濒死猪耳背静脉血标本。
  
  1.2 材料
  双相培养基、血琼脂基础、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条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MH培养基为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微生物试剂厂产品;无菌羊血由苏州天能生物有限公司提供;触酶试剂自配。
  
  1.3 方法
  1.3.1 采样 9月20日采集病例1血液标本与脑脊液标本(考虑到病人入院后已采集脑脊液标本,不宜再采,即转种新区医院检验科采集的脑脊液标本);9月22日采集病例2血液标本与脑脊液标本(同为转种标本);9月22日到养猪场解剖采集1头病死猪心腔内血标本和1头濒死猪耳背静脉血标本。另新区医院检验科对2病例各采集血液标本行病原学检验。
  1.3.2 检测 按照“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样品的采集运送与实验室检测方案”(下称“方案”)采集标本接种双相培养基进行37℃增菌培养,每天观察增菌培养情况,若有菌生长,取双相培养基固相上单个菌落行革兰氏染色(G�+球菌,呈链状排列),立即转种血平板(37℃24 h长有针尖状α溶血菌落,革兰氏染色为短链状排列球菌,结晶紫着色不良)、MH平板(生长缓慢,37℃48 h才有针尖状菌落生长)进行分离纯培养;触酶试验阴性、氧化酶试验阴性,同时取单个菌落在血平板三区密集划线获得大量纯培养菌落后,应用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条进行生化鉴定(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规定进行);若连续37℃增菌培养7 d仍无菌生长,则转种血平板确认无菌生长,报告无菌生长。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
  该养猪场共养母猪15头,苗壮猪111头,9月16日出售壮猪12头。9月16~22日共有10头猪病死,分别为16日1头、17日3头、20日2头、21日1头及22日3头(22日以后未再有猪病死现象),猪罹患率8.77%(10/114),发病猪全部死亡。 其中9月16、17日病死的4头猪自行宰杀。参与宰杀处理人员共有6人,另有其家人3人食用过煮熟的死猪肉,有2人分别于9月17、18日发病,罹患率22.22%(2/9),无死亡病例。
  
  2.2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2.2.1 病死猪体征及剖检病变 病猪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39.5℃),精神状态很差,濒临死亡,四肢跛行,有神经症状,病情变化急剧,几小时后出现口吐白沫,四肢呈游泳状后死亡。对病、死猪剖检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化脓,肝门淋巴结出血,脾脏边缘有出血点,呈锯齿状,有1头猪眼结膜充血,其余实质性器官及外表无明显的病理变化,高度疑似猪链球菌病。
  2.2.2 病人临床表现 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先发热(体温�>39℃),咽痛,约2~3 d后,病情急剧变化,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迅速出现头痛、神志不清。查体:皮肤未见明显伤口,无皮下出血、瘀点、瘀斑,颈项强直,脑膜刺激症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27×10�9/L),中性比例>90%;脑脊液为淡黄色、浑浊,有大量有核细胞,潘氏试验阳性,葡萄糖浓度明显降低,氯化物略偏高;肝、肾功能均正常。临床考虑为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给予较大剂量青霉素、罗氏芬等抗菌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神志逐渐清楚,后病痊愈,整个病程时间超过1个月。
  
  2.3 病原学检验
  2.3.1 病例标本结果
  ① 脑脊液标本: 2份病例的标本增菌后转种血平板37℃ 24 h长有针尖状α溶血菌落,G�+链状排列球菌(结晶紫着色不良),触酶、氧化酶试验阴性,其中1份标本API 20 Strep 链球菌鉴定条24 h生化反应结果:V-P、马尿酸盐水解、七叶苷、β-半乳糖甙酶、碱性磷酸酶、核糖、L-阿拉伯糖、甘露醇、山犁醇、菊根粉、淀粉试验阴性,吡咯酮基芳胺酶、α-半乳糖甙酶、β-葡萄糖醛酸酶、亮氨酸芳胺酶、精氨酸双水解酶、乳糖、海藻糖、棉子糖、糖原试验阳性,鉴定为猪链球菌(Ⅱ型),生化编码0741452(%id=98.3,T=0.59);另1份标本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条24 h生化反应结果除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阴性外其余同前一标本,鉴定为猪链球菌(Ⅱ型),生化编码0740453�(%id=97.9,T=0.67)。
  ② 血液标本:均无菌生长(新区医院检验科对2份病例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均无菌生长)。
  2.3.2 病、濒死猪标本结果
  ① 病死猪心腔内血标本:标本增菌后转种血平板,37℃ �24 h长有针尖状α溶血菌落,G�+链状排列球菌(结晶紫着色不良),触酶、氧化酶试验阴性, 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条24 h生化反应结果:V-P、马尿酸盐水解、碱性磷酸酶、核糖、L-阿拉伯糖、甘露醇、山犁醇、菊根粉试验阴性,七叶苷、吡咯酮基芳胺酶、α-半乳糖甙酶、β-葡萄糖醛酸酶、β-半乳糖甙酶、亮氨酸芳胺酶、精氨酸双水解酶、乳糖、海藻糖、棉子糖、淀粉、糖原试验阳性,鉴定为猪链球菌(Ⅱ型),生化编码4751453�(%id=99.5,T=0.94)。
  ② 濒死猪耳背静脉血标本:无菌生长。
  上述分离鉴定到3株菌株经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全部符合。
  
  3 讨论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分析和实验室病原学检验,基本可以认定这是一起由Ⅱ型猪链球菌(脑脊髓膜炎型)引起的较小规模的人畜共患疫情。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床类型传染病的总称,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国家乙类传染病[1]。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差异,可将猪链球菌分为很多血清型,其中Ⅱ型是最有致病力、最常从病猪体分离出的血清型[2]。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平均潜伏期2~3 d,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的脑脊髓膜炎型,皮肤出现出血点、瘀点、瘀斑的败血症型及两者混合症状,重者可出现昏迷、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这起疫情病原学检验中,应用双相培养基前增菌,结合API 20 strep生化鉴定,结果满意,但需注意以下问题:① 该菌二代转种后,革兰氏染色结晶紫着色不良,易误判为G�-球菌;② 该菌MH平板上生长缓慢,按常规双歧索引需时较长,在实际鉴定中,先用API 20 strep进行生化鉴定,后补充触酶、氧化酶试验加以证实,缩短了检测时间;③ 此次检出病原菌的均是病例脑脊液,而多次病例血培养均未检出,这同临床专家组会诊确认为脑脊髓膜炎型猪链球菌病,无败血症是相符的。此外,我们在野外深埋处进行组织标本采集时,为了避免环境杂菌污染,我们没有按“方案”的规定无菌采集淋巴结、肝脾等脏器,仅用腰穿针无菌穿刺采集了污染可能很小的心腔内瘀血,获得病原菌纯培养。
  据江苏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调查,发现正常猪群中链球菌Ⅱ型的带菌率非疫区平均为42.6%,疫区平均为39.0%[3]。猪链球菌Ⅱ型不一定都有致病性,其毒力也有差异。致病因子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细胞外蛋白因子(EF)是Ⅱ型猪链球菌的2种最重要的毒力因子,并可作为判定菌株毒力的指标。根据MRP和EF的有无,Ⅱ型猪链球菌存在3种表型,即MRP�+、EF�+(致病性强),MRP�+、EF�-(致病性较弱),MRP�-、EF�-(不致病)[2]。而MRP和EF的有无,能否为临床采取合理治疗、判断预后及预测疫情是爆发流行或是散发流行提供依据,目前无更多资料证实。在本起疫情中,2病例在整个病程中均未出现DIC、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愈后良好,整个疫情呈局部散发流行,是否与菌株毒力有关,有待省疾控中心进一步检验确认后探讨。
  
  4 参考文献
  
  [1]Higgins R,Gottschalk M,Boudreau M,et al.Description of six new capsular type of Streptococcus suis[J].J Vet Diag Invest,1995,7:405-406.
  [2]刘华雷,赵永刚,王君玮,等.四川资阳猪源猪链球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25(12):1006~1010.
  [3]何孔旺,倪艳秀,王继春,等.猪链球菌Ⅱ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人畜共患病杂志,2002,18(5) :45~47.
  (收稿日期:2006-03-1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病原学 爆发 调查 猪链球菌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19/0329/4242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