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区域科技创新工作研究——以淮安市为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杨 华,孙 青,俞剑清

(1.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 南京 210042;
2.盱眙县科学技术局,江苏 盱眙 211700;
3.淮安市科学技术局,江苏 淮安 22300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也正在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关乎国之发展命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繁重任务,发展动力需要转换、发展方式需要转变、发展结构需要调整,急需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抢占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1];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化能力。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江苏历来是我国的经济强省和科创大省,在科技创新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0 年11月12—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提出“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鲜明要求[2]。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与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共同组成苏北五市。苏北五市在经济发展态势上较为平缓,处于长三角边缘位置。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建设现代化,苏南要做“先行军”、苏中是“生力军”、苏北是“接力军”。因此,苏北地区的发展任务重要且艰巨。当前,淮安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奋斗目标,提出了“十四五”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任务,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反映出的创新能力情况来看,苏北五市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培育、科技创新水平尚待提高。截至2021年年底,淮安市的高企数量和质量虽处在苏北五市的中游水平,但与前两名尚有较大差距。

淮安市地处苏北中心地带,是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境内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万余家[3],现有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3所本科院校以及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等5家专科学校。

近年来,淮安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不断发力,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尤其是在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打造、高端人才引进、企业创新服务等方面初显成效,并于2022年1月入选科技部新一批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4]。

1.1 创新载体建设

淮安全市累计引进各类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52家,校企联盟924家,省级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9个;
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
获批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4家,累计建设市级以上企业“两站三中心”1 350家。

1.2 创新平台打造

2021年淮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1%,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581家。累计获批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458项,获得财政科技扶持资金2.68亿元,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21项。获批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6个,国家级孵化器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8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1个,省级科技产业园9个,省级农业科技园5个,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17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4家,省级农村科技服务超市20家。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园区创新创业能力连续3年进入全国前3名。

1.3 高端人才引进

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项目7人、省“双创人才”97人、“双创团队”5个;
引进资助“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43个、领军人才217人。获批外国高端人才项目2项,国家级外国高端人才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1.4 企业服务开展

淮安市规上科技服务业机构总数达199家,从业人员数量突破1.7万人,2021年全市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321亿元。着力打造淮安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2021年技术合同交易额66.63亿元,是2015年的10倍。累计建成8家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服务企业1 000余家,解决和突破企业技术难题100余项。与江苏银行等15家银行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累计发放“苏科贷”约13亿元、“淮科贷”674笔,发放贷款33.17亿元。

2.1 行业基础薄弱、工业基础零散

从产业背景来看,淮安市“433”优势特色产业整体实力弱、集聚度低,缺少“标杆性”的大项目,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整体产业集群处于布局阶段。淮安市委、市政府规划的“三新一特”产业体系总体处于稳步上升的前端,且缺少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未能体现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从企业的产业方向来看,传统产业、加工型小微企业偏多,高新技术企业在规上工业企业中占比不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江苏省的占比下滑严重。综合分析,淮安市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创新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需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2.2 创新驱动不强

投资驱动、外延扩张仍然是淮安市大部分县区市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现有考核机制、考核导向影响下,各县区市过度倚重亿元以上项目招引,对科技型项目尤其是投资规模较小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企业招引重视度不够。在2020年编排的淮安市220个重大产业项目中,工业项目有125个,初步统计有科技含量或自建研发机构的不足工业项目的40%。淮安市有五大特色产业基地,主要包括国家火炬盐化工特色产业基地、盱眙凹土特色产业基地、金湖石油机械特色产业基地、金湖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和淮安施河教育体育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五大产业基地未能转型为五大创新基地,具体表现为创新驱动力不足、科技创新投入力不足、 创新人才储备力不足。从园区看,淮安高新区缺少自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公共研发平台,科技型园区内生动力不强,高新区体现出的传统老工业园区的痕迹严重。从社会资本来看,天使投资、风投、创投等科技金融机构支撑能力较弱,其他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也较为保守,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从科技管理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研发能力弱、创新动力低、研发投入少,创新驱动作用不明显,在此方面连云港优势领先、宿迁增势强劲。

2.3 科技含量不高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相对缺乏,主要体现在县区市层面,主要表现在为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提供公共研发、分析测试、科技服务、创业投资等科技公共服务的机构和服务人员相对缺乏。引进的科技服务机构整体上还处于从输血向造血转化的阶段,科研成果难以及时向企业转移,还没能够打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虽已达90%,仍然存在研发质效不高、研发投入强度不高、知识产权数量不高等诸多问题。从2021年初各地级市取得的专利情况来看,淮安在专利申请授权量上处在苏北五市的末游。

3.1 精准把握科技工作方向,确保“大方向要清,小方向要精”

一个区域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科技创新工作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紧密联系但相对独立。对于科技创新工作来说,要围绕打造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颁布精准的科技创新政策、培育有潜力的科技创新项目来发力。

3.1.1 在创新项目培育上出“实招”

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企业,而要想做大做强企业基础,短期内效果最显著的方式就是项目的培育与招引。淮安市政府明确树立“以项目论能力、以项目论作风、以项目论实绩”的鲜明导向。从科技创新角度出发,一是要坚持以科技来招商。需将“科技创新”的概念嵌入项目招引工作中,科技招商首先招的是“科技”,要瞄准产业布局、放眼产业前景,为未来产业的布局与发展而招商;
要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既要具有支撑性、带动性的领军项目,又要前景好、能够带动有效投资增长的科技型中小项目,这类项目领域契合主导、注重科技创新、成长性能良好,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二是要培育科技项目。通过对科技型项目“项目签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做大做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和“竣工投产—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全流程的培育引导,最大力度地为企业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在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导企业培育有科技含量、产业前景的项目。三是要鼓励企业自主培育、招引项目。以江苏顺海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企业本身专注于移动通信、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企业拟规划20万m2土地,自建鑫盛丰智能产业园,吸引了大批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不但缩短了各环节的生产周期,而且满足市场需求。诸如此类的科技型企业数量众多,科技管理部门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一企一策”或“一企多策”政策为指引,助力企业完成自主集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最终形成特色科技创新产业集群。

3.1.2 在科技支撑政策调整上出“精招”

淮安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深化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3年)》《关于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举措。不含县区、园区配套政策资金,仅市级科技部门每年就要投入8 000多万元用于创新载体打造、研发平台建设以及政产学研合作等。经过前期的调研走访,部分企业在研发投入以及企业研发平台搭建上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性。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企业逐级申报“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过程中,在市一级申报成功后并没有财政补助,仅在获批省级绩效评价优秀后可获20万元左右的奖励,导致轻微重视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与兴趣。研发投入面临同样情况,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可享受200%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但归集过程烦琐,所得税减免涉及税务部门,企业顾虑很多,政策引导效果未体现。为此,建议市级层面应设立专项资金,针对所需培育的科技型企业及项目,制定出台包括研发投入奖补、研发平台打造等市级资金奖补政策并及时兑现,通过和省厅乃至国家层面的“政策叠加”,激发企业积极性。

3.1.3 在科技创新环境打造上出“宽招”

淮安市已形成“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理念,同时也将科技创新环境的打造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列入考核并实时督查通报。定期走访企业,了解发展状况,知悉企业需求,协调解决困难也已成为科技部门的规定动作。部分企业家提到,频繁的调研已经成为企业的负担,因生产需要,企业负责人或研发、技术负责人时间紧、任务重,需经常出差,有时候难免要迁就政府的调研,造成不便。针对以上情况,科技创新工作需以“线上+线下”开展的方式为主,秉持“线上时刻指导、线下有需必到”的科技服务原则,让企业与科技管理部门之间形成高效联动。在助力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针对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围绕各县区特色产业,列出“重点服务企业清单”和“服务重点企业事项清单”,提高精准度,力求见效快。

3.2 强化培养科技创新力量,确保“高层次人才用得好,专业性人才用得实”

人才是实施科技创新的根本。科技创新,不仅要用好高层次人才,也要用实专业型、技能型人才,更要把科技管理人员培养成“专家能手”。

3.2.1 用好高层次人才

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为稀缺、最可贵的战略资源,是发展先进生产力最核心、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科技与人才,互为助力产业飞速发展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200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拉开了海内外引才序幕[5]。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影响,对于当下淮安人才工作来说,比起“为我所有”,更重要的是“为我所用”。一方面,需时刻跟踪掌握淮安市获得省、市级人才项目的进展情况;
另一方面,可参照宿迁高新区的做法,通过分散调研和集中调研的形式,制定企业人才紧缺急需目录和企业技术需求手册。无论是人才项目的申报还是人才的对接抑或是产学研合作,既要“盘存量”,让现有人才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又要“拓增量”,通过政策引导以及多方位服务,久久为功,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淮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是一种合作方式或支持方式,高层次人才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最终要服务于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服务于关键技术等的创新和创业。

3.2.2 留住技能型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通过企业走访,诸多企业都存在用工短缺的现状,年轻的、懂技术的人才招不到、留不住现象日益突出。淮安市目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技师学院,但由于场地所限,招生情况不理想,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配合度也不高。为此,建议部门联动,通过深入了解分析、提高补贴标准、加强考核引导、创新激励方式等多项举措,让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留在淮安、发展淮安。

3.2.3 专业化科技管理人才

科技创新的推动与发展靠的是专业化的科技管理型人才和干部。就淮安来说,根据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常常是“不动则退”。在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全体科技管理工作者须拿出非常举措、体现出非常担当,主动进行业务拓展、政策研习、管理学习等,掌握最准的产业布局、最新的科技势态、最明的工作路径、最佳的政策制定、最全的区域动态,最大限度、力度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淮安市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在经济新常态下,江苏省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淮安市作为苏北中心城市,面临着科技资源少、企业研发能力弱、科技支持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科技管理部门需不断深入研究并解决科技创新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要引进专业的科技服务和管理机构,加大力度进行企业需求深度挖掘,深入对接高校院所,完成资源的精准匹配与导入;
要不断加强技术成果转移落地,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搭平台、建载体、留人才等方面要持续发力,着力于解决淮安市园区、县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要素不足、创新资源不足的尴尬境况。

猜你喜欢 淮安市淮安科技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3期)2022-04-19梨园寻梦淮安缘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凝眸古城淮安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喜看淮安“空中走廊”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科技助我来看云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7年9期)2018-03-15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7年4期)2017-06-30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6年6期)2016-08-19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5年10期)2016-01-20

推荐访问:淮安市 江苏省 为例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03/64881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