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分析 出生缺陷监测围产儿定义

【www.zhangdahai.com--素材及写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R1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4-8824(2007)-9-0086-03   摘要:本文对2002~2006年间重庆部分地区监测的围产儿192136例,其中出生缺陷儿2122例,平均年度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5.31/万。年度最高发生率为129.66/万,年度最低发生率为103.02/万,浅析了出生缺陷发生与母亲年龄之间、性别之间城乡之间及其它因素等之间的关系,探讨出生缺陷的可疑危险因素。对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做好婚前、孕产期优生保健,防止和控制缺陷人口的出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围产儿 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所造成的人口素质问题以及所带来的损失和疾病负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感染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率都有明显下降,因而,出生缺陷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现将我市2002~2006五年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监测结果浅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重庆市区及近郊部分地区二十八个监测点监测的围产儿65770,其中出生缺陷儿811例。
  2005年1月~2006年12月重庆市八十八个监测点的围产儿126366例,其中出生缺陷儿1311例。
  五年共监测192136例中,经临床医生检查和X线、B超、染色体检测及部分尸解确诊为出生缺陷者,共2122例。
  
  2 结果
  
  2.1 重庆市部分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概况
  2.1.1 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及分布状况 五年间八十八个监测点监测的192136例围产儿中,确定为出生缺陷2122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10.44/万(见表1)。
  2.1.2 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变化趋势 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2002~2004年总体是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度为近年来最高(129.66/万),2005年有所下降(103.02/万)。2006年度又有所上升(104.38/万),五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一些波动,但在总体上是下降趋势(见图1)。
  2.1.3 城乡之间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情况 城乡之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乡村,经χ� 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图2)城镇和乡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波动都较大。
  2.1.4 不同性别出生缺陷发生率 不同性别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经χ� 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图3),出生缺陷男性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而女性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2.1.5 孕母年龄、差别出生缺陷发生率(见表4)。
  2.1.6 各类出生缺陷发生率 全市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前五位是总唇裂、外耳其它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神经管缺陷(见表5)。
  2.1.7 单发性和多发性出生缺陷发生率 在2122例出生缺陷儿中,单发性畸形1891例,多发性畸形231例,单发性畸形发生率远远高于多发性畸形(见表6)。
  
  
  3 讨论
  
  3.1 2002~2006年,五年期间共监测的围产儿192136例,其中出生缺陷儿2122例,平均年度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10.44/万。均在一般文献记载的100~200/万范围内,低于全国1996~2004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128.38/万。
  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2002~2004年总体是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度为近年来最高(129.66/万),2005年有所下降(103.02/万)。2006年度又有所上升(104.38/万)。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波动状态。这可能是与2003年实行自愿婚检后,婚检率大幅下降,2004年刚好迎来一个生产高峰等原因有关,导致2004年度出生缺陷发生率为近年来最高(129.66/万),以后2005年新增加了60个监测点,部分新监测点其上报的信息不准确,新监测点明显低于老点,200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零的都是新点,使其2005年生缺陷发生率有所下降,说明监测质量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孕妇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营养改善有关。更是加强了围产保健,开展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医疗设备和诊断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所下降的原因。因此出现了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波动状态。
  3.2 城乡之间及不同性别之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乡村,男性高于女性,经χ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出生缺陷发生率波动较大,在乡村一方面是实行自愿婚检后,婚检率的下降,仍还有一些乡村地区优生优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较为薄弱,又受诊断及诊疗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所以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另一方面是以后2005年新增加了60个监测点,新增加的监测点主要分布于乡村,部分新监测点其上报的信息不准确,出生缺陷发生率为零的都是新点,可能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波动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出生缺陷城镇及男性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在实行自愿婚检后,城市婚检率大幅下降,到2004年,刚好迎来一个生产高峰,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较快,超过乡村。另外是城市高龄生产妇女增多,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在30岁以后生小孩,但年龄偏大可能引起染色体畸变,增加出生缺陷风险。还有城市环境污染比乡村严重,城市人接触的化学品等有害物质更多,由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物,可在自然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类激素污染物。如洗涤剂中的烷基化苯酚类、制造塑料制品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增塑剂等。此外,过去广泛使用的有机氯农药至今在土壤、水及植物中的残留量仍然较高。这些污染物在自然界中降解到一定程度后均被发现具有雌激素样的活性[2-3]如果在胚胎早期受到此类物质的作用则可导致性别分化的障碍。
  目前我国产量最大的通用型增塑剂品种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广泛应用于树脂、塑料制品,如白色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农用地膜等。人们在使用这些物品时,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向空气中释放雌激素,造成对人体和动物内分泌系统的干扰,引起在胚胎发育中出现尿道下裂[1]。这些都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超过乡村及男性发生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是提高环保意识,做好婚前、孕产期优生保健,对防止和控制缺陷人口的出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孕母年龄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系 产母年龄   3.5 各类出生缺陷发生率(各病种)在各年度稍微有所不同,但差异不大。前五位是总唇裂、外耳其它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神经管缺陷。总唇裂出生缺陷率居各病种发生率的首位,平均年发生率为14.14/万,而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分别为9.31/万和 7.24/万,一直在前五位之间波动。
  总唇裂出生缺陷率在全国平均发生率13.46/万~14.5/万之间,总唇裂是一种多因素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均起着一定的作用。
  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有上升趋势2002年为8.34/万,2006年为9.05/万,推测可能与产前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新生儿早期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有密切的关系,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不明也是多基因易感性疾病,部分研究认为妇女妊娠期补充叶酸和多种维生素可降低胎儿患总唇裂和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4-6]。
  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2年为8.81/万,2006年为7.57/万这可能得利于产前超声诊断技术以及育龄妇女增补叶酸的措施[7-8]但下降变缓、其下降趋势主要由无脑畸形所致,脑膨出和脊柱裂发生率无明显波动[12]。说明对无脑畸形的产前诊断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提醒还应加强对脑膨出和脊柱裂的产前诊断,结合妊娠期保健开展一些干预项目,进一步降低其发生率。出生缺陷各病种发生率随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如神经管缺陷存在明显的南北地域差异、北方省份发生率明显高于南方省份[9-10]。原因可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主要是地质条件有关。如高山区地质性原因形成的缺碘区;高氟地区以及高放射本底地区等有害于健康的环境。并且与人口密集、工业发展、能源利用、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排放、人为造成的污染环境有关。
  
  参考文献:
  [1] 周进.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8(2):8.
  [2] 姜安玺,李文兰,等.当前环境激素的研究状况.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杂志,2002,15(5):29-31.
  [3] 张东,周吉海,译.由环境激素引起生殖障碍.日本医学介绍杂志,2001,22(1):30-31.
  [4] Loffredo LC,Souza JM,Freitas JA,et al. Oral clefts and vitamin suppleme ntation.Clefe Palate Craniofac J. 2001,38(1):76-78.
  [5] Wilson RD,Davies G,Desilets V.et al.The ues of folic acid for the preventiom of neural tube defects and other congenital anomalies J Obstet Gynaecol Can.2003,25(11):959-937.
  [6] 岳亚飞,邹余粮,张树林 母亲多种维生素增补与先天心脏缺陷.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1,12(4):145-146.
  [7] Chan A,Robeytson EF,Haan EA,et al.Prevlencne of neural tube defects in South Australia.1966-91:effrctiveness and impact ofprenatal diagnosis BNJ,1993:307-706.
  [8] 李竹,等.中国妇女妊娠前后单纯服用叶酸对神经管畸形的预防效果.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80(7):493-498.
  [9] 王艳萍,朱军,等.1988-1992年中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的动态变化.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36(6):369-371.
  [10] 代礼,朱军,等.综合性神经管缺陷3798例分析.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17-19.

推荐访问:产儿 缺陷 出生 因素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sucaijixiezuozhidao/2019/0312/1186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