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20例_呃逆针灸

【www.zhangdahai.com--班子述职报告】

   关键词:针灸;穴位注射;呃逆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53-01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临床所见以偶然发生者居多,这种呃逆为时短暂,多能自愈[1]。笔者自2008年~2010年上半年间,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病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5岁,病程最长10 a,最短3 d。
  1.2 辨证分型 (1)脾胃虚寒型:症见: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适,遇寒加重,得温痛减,恶食生冷,喜饮热汤,口淡不渴,大便稀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迟缓;(2)气机郁滞型:症见:呃逆连声,常因情失不畅而诱发加重,胸胁满闷,肠鸣失气,苔薄白,脉弦;(3)阳虚型:症见: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缓,泛吐清水,喜温喜按,手足不温,食少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 治疗方法
  取穴:中脘、膻中、内关、足三里、丰隆、太冲。操作:嘱患者平卧,常规消毒后,用30号1~1.5寸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点燃艾条,置于双孔艾灸盒内,放于神阙穴处灸,留针30 min。针灸结束后,用2.5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2 mL,注射双侧足三里,每穴1 mL,每日1次,5次1个疗程,轻者1次即可治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呃逆明显减少,偶有发作;有效:呃逆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治疗1个疗程以上,呃逆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痊愈16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以上。
  4 典型病例
  冯某,男,82岁,离休干部。因呃逆3天于2008年12月20日来诊。患者半月前因患胰腺炎,禁食后,出现呃逆,声短而频,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时有恶心呕吐,腹胀,反酸,纳眠差,二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腻,脉细弦。本证属于肝脾不调,气机郁滞。给予针刺双则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灸神阙穴30 min,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于足三里。治疗4次后,呃逆消除,随访半年未复发。
  5 体会
  本病病位在膈,病变脏腑主要在胃,涉及肺,肝,肾。是因气逆动膈,至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的病症,相当于西医学“膈肌痉挛”。在内科病房多见,患者往往在治疗期间而出现呃逆症状,并转到针灸治疗。针刺穴位:直到病所,达到止逆的作用,平时患者轻微的呃逆,不需针刺,双手按压此穴,也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内关穴,通阴维穴,且为手厥阴心包络穴,可宽胸利膈,畅通三焦气机要穴;中脘、足三里,和胃降逆,无论胃腑寒热虚实所致,胃气上逆动膈者,用之均宜,膻中穴位近膈,又为气穴,功擅理气降逆,使气调则呃止,灸神阙起到温中胃腑,调气止呃。穴注复方当归注射液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理气的作用,以上方法综合治疗呃逆,收到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40~241.
  (收稿日期:2011-04-28)

推荐访问:呃逆 穴位 针灸 注射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banzishuzhibaogao/2019/0424/9274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