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的血是果冻状_大椎穴刺络拔罐法治疗血管性头痛15例

【www.zhangdahai.com--辞职报告】

   摘 要:目的:观察大椎穴刺络拔罐法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采用大椎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为93.33%,痊愈率为65%。结论:大椎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显著,其机制可经神经体液的调节,使患者的脑脊液生成减少和回流增多,稳定了受损伤的脑细胞膜,舒缓脑血管的压力,从而达到缓解头痛的效果。
  关键词:大椎穴;血管性头痛;刺络拔罐法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51-02
  
  血管性头痛属祖国医学 “偏头痛”范畴。其头痛剧烈,常放射至眼眶、牙齿等处,呈周期性发作,多见于女性,笔者在跟师应诊中采用大椎穴刺络拔罐法治疗该病1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血管性头痛患者15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诊疗观察。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4岁,病程最长21 a,最短3月,前额头痛2例,两侧头痛10例,头顶疼痛1例,后头痛2例。呈发作性持续性胀痛,钝痛,刀割样痛。脑血流图检查有11例为脑血管痉挛,供血不足。其中肝阳上亢型10例,邪扰清空之风热型3例,气血不足型2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83年11月第6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或亚急性起病,起止无常;(2)病发可有诱因,未发前常有先兆症状;(3)情绪波动、劳累、气候变化、强光刺激、饮酒等可诱发;(4)多在青春期前后发病,呈周期性发作的单侧或双侧头痛,每次发作头痛性质相似,发作间歇期间正常,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5)头痛发作时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6)发作时应用麦角胺类药物可有明显效果;(7)可有家族史。
  1.3 辨证分型 肝阳上亢型:头胀痛而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或兼耳鸣、胁痛,夜眠不宁、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痰浊蒙蔽型: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或舌胖大有齿痕,脉滑或弦滑;邪扰清空之风热型:起病急,头呈胀痛,或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面红目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浮数;邪扰清空风寒型:头痛起病较急,其痛如破,痛连项背,恶风畏寒,口不渴,苔薄白,脉多浮紧;瘀血阻络型:头痛经久不愈,其痛如刺,入夜尤甚,固定不移,或头部有外伤史,舌紫或有淤斑,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气血不足型:头痛而晕,遇劳加重,面色少华,心悸不宁,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2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大椎穴刺络拔罐法;配穴:风池、完骨、天柱、列缺,面部取印堂、头维、太阳、鱼腰、百会、阳白等穴及前额部穴位。若偏头痛者加率谷、外关,前额眉棱骨痛加印堂、四白,头顶痛加四神聪,后头痛加后溪、昆仑,以患侧穴为主;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大椎穴,立即在该穴上用大号玻璃罐以闪火法迅速拔在穴位上,医者轻拍罐顶1~2 min,令其出血2~5 mL。留10~15 min起罐,用棉球擦去血液。风池、完骨、天柱、列缺以毫针直刺1寸左右,禁大幅度捻转,手下稍有针感即可。印堂、太阳、鱼腰向下15度斜刺,头维向上15度斜刺,阳白为4针沿皮肤平行围刺,进针0.5寸,稍加捻转。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未愈者间隔1周后行第2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标准》疗效标准。经治疗1个疗程后,头痛完全消失,脑血流图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者为痊愈;头痛基本消失,脑血流图恢复趋于正常,半年内头痛有复发,但经治疗又能迅速控制者,为显效;头痛较以前明显好转,疼痛次数减少,脑血流图较治疗前有改善者为好转;经治疗1个疗程,头痛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痊愈8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5例患者3月随访未复发。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24岁,大学生。反复发作性头痛3年,加重1周。患者3年前因失恋导致情绪不宁,忧郁恼怒、纳寐不佳,逐渐消瘦而出现头痛,呈发作性掣样痛,以双颞、前额为甚,痛甚则恶心思睡,每当月经前后头痛发作加剧,兼有头晕、目干涩、口干口苦、多梦、心烦易怒、纳呆,在当地久服益气益阴药未见疗效。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性情喜静,多愁善感,月经色暗,量少,有血块。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查:颈椎X线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双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血流增快,血管痉挛。西医诊断:血管性头痛;中医诊断:头痛。采用上述疗法治疗1疗程后症状消失,无复诊。
  5 体会
  血管性头痛是指由于脑血管疾患而引起的一种周期性发作的头痛,多为单侧,也可有双侧性的,属于中医学的“偏头风”“头痛”范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半侧头部疼痛,作前往往有眼及躯体先兆,如视物不清等,发作时疼痛剧烈,具有搏动性,在发作的间歇期,没有任何症状,一般相隔数日或数月发作一次,也有频繁发作的,每次持续数小时或数日[1]。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髓海所居之处,既有经络与脏腑相连,又有诸窍与内外沟通,《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头部与人体内的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密切相关,手足三阳经均上行于头,若因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或因情志所伤致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气滞血瘀,脉络痹阻,不通则痛[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偏头痛的发生可能是因为颈外动脉分支中的中小动脉异常扩张,而毛细血管却未能同时扩张,造成动脉壁过度膨胀,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液灌注障碍所致,并且血管性头痛患者的血小板凝集性升高,刺激5-HT释放,从而引起血管张力性收缩,脑血流量减少[3],亦支持了血瘀之论,故脑络瘀滞是其局部病机。
  中医治疗本病宜疏风通络,行气活血。刺血疗法是以三棱针为点刺放血的针具,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提出了“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而王冰在《素问•藏气法时论》注说:“脉中血满,独异于常,乃气逆之诊,随其左右,有则刺之。”大椎培补真阳,醒脑开窍,疏通气血,为治疗头脑诸疾之要穴。位于督脉之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浅层解剖步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棘突间皮下静脉丛,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静脉丛和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分支。主治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肩颈疼痛、头痛、癫痫等[4]。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上,“腹为阴,背为阳”手足三阳经均行于人体背部,交会于大椎穴处,所以又有“大椎为诸阳之会”。
  大椎针后加拔罐,可以使督脉乃至六阳所辖脑部区域的功能得到调整,能缓解头疼,项强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和拔罐疗法都是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发挥对全身各器官的调节作用。拔罐疗法通过机械刺激,使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并调节其兴奋和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该疗法通过对大椎穴点刺拔罐,经神经体液的调节,使患者的脑脊液生成减少和回流增多,稳定了受损伤的脑细胞膜,舒缓脑血管的压力,从而达到缓解头疼的效果。应用本法治疗血管性头痛,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而且简便可行,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苏华.刺络放血法治疗头痛48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5):37.
  [2]张明.活血通络法治疗血管性头痛止痛即时效应及疾病复发率作用评估[J].中医中药,2005,23(2):121.
  [3]罗燕等.刺血疗法治疗血管性头痛67例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4):35.
  [4]李万瑶.大椎穴功用[J].蜜蜂杂志,2002,(12):19.
  (收稿日期:2011-03-28)

推荐访问:血管性 法治 头痛 拔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cizhibaogao/2019/0424/9273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