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15例临床观察】

【www.zhangdahai.com--述职述廉报告】

  [摘要] 目的:探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科收治15例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6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2例。男9例,女6例;年龄34~71岁,平均52.3岁。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术前Harris评分25~40分,平均36.5分。手术予清创,创口内置载抗生素骨水泥串球。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感染均未复发,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Harris评分为79~92分,平均84.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X线片示假体及内固定物固定可靠,无松动迹象及骨溶解发生。结论:清创后创口内置入载抗生素骨水泥是治疗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较好方法之一。
  [关键词] 载抗生素骨水泥;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髋关节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 R816.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b)-184-02
  
  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是临床骨科外伤及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感染可导致功能丧失及内固定失败,即使全身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在病灶局部组织中亦难以达到有效的抗生素浓度,导致难愈性感染,最终只能取出内固定;其增加患者经济及心理负担、多次清创翻修手术、截肢甚至死亡等[1]多种因素,本科对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经过清创后使用载抗生素串球置入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2008年1月,本科收治15例骨科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4~71岁,平均52.3岁。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6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2例;患者体温均正常,周围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中性多核细胞计数正常,血沉32~65 mm/h,平均52 mm/h,C-反应蛋白6.1~20.5 mg/L,平均12.9 mg/L。术前Harris评分25~40分,平均36.5分。细菌培养示阳性10例,其中,2例为大肠埃希菌,2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术中采集脓液或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中细菌培养结果与术前一致。病理学检查示为炎性肉芽组织生长,并有大量多核细胞浸润。
  1.2 手术方法
  在骨科临床创伤后感染及内固定后感染常规处理包括:清创、创口内置入载万古霉素骨水泥串球。骨水泥串球大小为5 mm×8 mm椭球形,在钢丝上间隔1.0~1.5 cm。术后每日切口换药处置,2~3 d后每1~2天于创口内拔出骨水泥串球一颗。直至完全拔出。
  1.3 随访及评分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Harris评分方法对患者进行评定,≥90分为优;80~89分为较好;70~79分为良;<70分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15~24 d,平均18.5 d。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感染均未复发,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Harris评分为79~92分,平均84.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推荐访问:骨科 抗生素 性疾病 临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shuzhishulianbaogao/2019/0418/8376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