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40例疗效分析] 脑血管病

【www.zhangdahai.com--叙职履职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40例脑血管后遗症患者用针药结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脑出血后遗症8例,显效6例(75%),有效2例(25%),脑血栓后遗症32例,显效21例(66%),有效10例(31%),无效1例(3%),总有效率97.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血管后遗症;针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147-01
  
  脑血管性疾病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致残率比较高的疾病,致残后给生活及家庭带来很大痛苦,近年来我们采用针药治疗脑血管疾病收到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脑出血致功能障碍8例,脑血栓形致功能障碍32例。女12例,男28例,男女之比2.3:1,年龄40-50岁8例,51~60岁22例,61~80岁10例,平均65岁,病程1年以内的30例,1~3年的8例,3年以上的2例。40例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及语言障碍。其中一侧上下肢瘫的有34例。单侧肢体瘫的有6例,语言障碍的16例,伴面瘫的18例。
  
  1.2治疗方法
  1.2.1头针治疗对下肢瘫痪者取患肢对侧头部的运动刺激区上1/5:上肢瘫痪者取患肢对侧头部的运动刺激区中2/5;面神经瘫痪者及运动性失语者取对侧头部的运动刺激区下2/5:感觉障碍者,根据患部不同,刺激对侧头部的感觉刺激区相应部位。有语言障碍加语言区(双侧);有意识障碍和记忆力减退者加用额五针、颞三针;肌张力高,用额五针加运动前三针:凡有肢体功能障碍均选用运动前区和附加运动区。配合体针及口服中草药治疗共40例,总数效率达97.5%,根据临床经验针药治疗优于单纯头针及中药治疗。
  1.2.2针体治疗上肢偏瘫以大椎、肩髑、曲池、合谷配手三里,外关、阳池;下肢偏瘫以髀关、足三里、环跳、阳陵泉、绝骨、配风市、三阴交、解溪、太冲;口眼歪斜以攒竹、四白、颊车、地仓配迎香、下关;失语或语蹇以廉泉、哑门配通里;嘴不能鼓起加合谷,眼睑闭合不了加阳白、鱼腰等。
  1.2.3药物治疗包括:①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患例手足浮肿,语言蹇涩、口眼歪斜,面色萎黄,苔薄白,舌淡紫,或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等。治宜补气活血,通经活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加全蝎、乌梢蛇,川牛膝,桑枝、地鳖虫等以增强通经活络之力。小便失禁者,可加桑螵蛸、山萸肉、肉桂、益智仁,五味子等补肾收涩之品。如下肢瘫软无力甚者。加桑寄生、杜仲。上肢偏瘫者,加桂枝以通络。如患侧手足肿甚者,可加茯苓、泽泻、薏苡仁、防己等淡渗利湿。如兼见语言不利者,加郁金、菖蒲、远志以祛痰利窍;兼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全蝎、僵蚕等祛风通络。如肢体麻木者,加陈皮、半夏、茯苓、胆南星以理气燥湿而祛风痰,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等润肠通便。②语言不利,加白附子、天麻、石菖蒲、胆南星等。③口眼歪斜。方用牵正散。
  
  2结果
  
  脑出血后遗症8例,显效6例(75%),有效2例(25%),脑血栓后遗症32例,显效21例(66%),有效10例(31%),无效1例(3%),总有效率97.5%。
  
  3讨论
  
  中风之发生,病机虽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火、风、痰、气、血,常涉及心肝、肾、脾以及经络血脉。所以治宜补气活血,通经活络。
  
  3.1体针
  一般情况下,偏瘫患侧属虚,缝侧属实,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采用针健侧为主,以泻实补虚,上下左右交叉取穴,左下肢瘫在右上肢取穴,左上肢瘫在右下肢取穴。
  
  3.2头针
  包含:①头针不单纯治疗脑血栓、脑出血等所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而且对所有的脑瘫均有显著的疗效,从病理上讲,脑瘫都是由于脑组织细胞发生变性所致,而头针治疗对这种病理变化确有很大的作用,②头针能够影响脑血流和改善运动功能已为临床证实。不管机体任何器官发生功能障碍,除选针刺有关选区外,再针刺附加运动区和运动前区,可迅速取得疗效。③头针在行针时,要嘱患者随地运动,不能行走由家属搀扶行走,每次留针1.5 h,10次为1个疗程,每日1次,一般5~10次即有明显疗效。
  
  3.3常见头针选区介绍如下
  3.3.1颞三针第一针:自顶骨结节下缘前方约1cm处向后刺3 cm长。第二针:耳尖上1.5cm处向后刺3 cm长。第三针:耳尖2 cm处向后刺3 cm长。以上三针皆与水平线成15°-20°角。
  3.3.2额五针位于额叶前部的额前区,思维活动能激活,该区血流量增加,它在头皮相应部位是距离实际上2 cm处,左右大脑外侧裂表面标志之间,山前后共扎5针,每针约3 cm长,5针之间距离相等成扇形排列。
  3.3.3运动前区位于运动区前3~4 cm,它的前缘与额前区相接,随意运动能激活该区的血流量,可扎3针,中间1针,系自运动区上点向前4 cm处,向后扎3cm长,左右间距约1.5 cm处,各扎1针。

推荐访问:后遗症 疗效 脑血管病 治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xuzhilvzhibaogao/2019/0415/7719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