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附子汤加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大黄附子汤加减

【www.zhangdahai.com--叙职履职报告】

  【关键词】大黄附子汤;血液透析;应用   【中国分类号】R27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31-01   
  大黄附子汤出于《金匮要略》, 方中附子、细辛温经散寒,大黄泻下通便。三味合用,共成温经散寒,通便止痛之功。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人于内,阳气失于温通,气血被阻,故见腹痛;寒邪阻于肠道,传导失职,故大便不通;寒邪凝聚于厥阴,则胁下偏痛;积滞留阻,气机被郁,故发热;阳气不能布达四肢,则手足厥逆;舌苔白腻,脉弦紧为寒实之征。治当温散寒凝以开闭结,通下大便以除积滞,立温阳通便之法。附子辛热,温里散寒,止腹胁疼痛;大黄苦寒,泻下通便,荡涤积滞,共为君药。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温里散寒,是为臣药。大黄性味虽属苦寒,但配伍附子、细辛之辛散大热之品,则寒性被制而泻下之功犹存,为去性取用之法。三味协力,而成温散寒凝、苦辛通降之剂,合成温下之功。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但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液透析的各种并发症不可避免,虽然西方医学运用各种药物进行治疗,但是,透析患者出现的一些亚临床症状,比如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形寒肢冷、夜寐不安、纳呆食少、腹胀便秘等,西方医学对此尚无有效措施。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上述病症,收到满意疗效,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1.营养不良
   案例:患者,女,46岁,常规血液透析3年余,2011年5月11日转入我院透析。患者每周透析2次,每次4 h。入院前2个月干体重下降5 kg,厌食,纳少,每天进食以半流质以及蔬菜为主,大便2~3 d一行、微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黯,无苔,脉沉。查:血红蛋白6.5 g/L,血清白蛋白22 g/L。大便检查正常。胃、肠镜检查除外器质性疾病。结合SGA综合营养评估为重度营养不良。给予患者口服多潘立酮、乳酶生、复方a-酮酸等药,治疗一个后无明显改善。开始配合口服汤剂,大黄附子汤加减:制大黄10 g,炮附子10g,黄芪20g,枳实10 g,白术20 g,山药15g,砂仁后下10g,紫苏梗6g,甘草6g。每日1剂,浓煎50ml早晚分服。7剂后,患者大便成形、每日一行,食欲改善。守方继服14剂后改为蜜丸,续用3个月,患者食欲增加,干体重增加3 kg,乏力畏寒好转,舌淡红,苔薄,脉和缓有力。查:血红蛋白9.0 g/L,血清白蛋白36 g/L,血清前白蛋白0.36 g/L。SGA综合营养评估为轻度营养不良。
  按: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长期营养不良更是增加了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会,其最主要因素是摄入不足以及其他各种合并症的存在。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在肾中元阳的温煦下,胃才能受纳水谷,脾才能运化精微,输布全身,各个脏腑才能正常发挥作用。本案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湿浊中阻。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湿浊内生,阻于中焦,脾胃受困,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得输布全身,气血生化乏源,肌肉筋骨失于濡养,故见厌食、消瘦、大便失常等表现。舌淡黯无苔,为脾肾阳虚之象。故用大黄附子汤以温补脾肾之阳。方中附子温肾阳;大黄利湿降浊;黄芪、白术、山药益气健脾;枳实、砂仁、紫苏梗行气和胃。全方温阳泄浊、健脾和胃,气血生化有源,则疾病向愈。
  2.便秘
   案例:患者,男,59岁,2010年12月10日初诊。尿毒症6年、常规血液透析5年,有大便秘结史4年余。患者透析半年后完全无尿,大便3――4 日一行,每次排便30 分钟以上,大便干结如羊粪,排便费力,排便时心悸、汗出,便后乏力,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纳呆腹满,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长期服用酚酞片,最大量用至每晚6片,未能明显缓解。大便检查正常。肛门直肠指检除外肛门出口梗阻。诊断为慢性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笔者用大黄附子汤加减:生大黄10g,炮附子6g,当归10g,肉苁蓉30g,厚朴6g,黄芪15g,白术15g,大白芍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7剂后,大便2日一行,每次排便时间缩短,大便微干,排便不费力,胃胀、腹满及排便时心悸、汗出、便后乏力感减轻。守方并改生大黄为15g,附子10g,继服7剂,便秘完全治愈,畏寒肢冷等伴随症状消失,纳谷增加。后将上方改为大黄6g、炮附子3g,颗粒剂每晚冲服,1个月后停药,随访至今,偶有再发,均遵原方继进3――4剂而愈。
   按:本案患者患病多年,脾肾阳虚,因命门火衰,肾阳不足,阴寒内生,留于胃肠,阴气固结,阳气不运,使大肠传运无力而见便秘;肾阳虚致脾土失于温煦,脾不健运,运化失司,脾胃失和出现纳呆、食少、胃满、腹胀。本方以炮附子温补脾肾;大黄通腑泄浊,使浊邪有出路;黄芪、白术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当归、肉苁蓉温肾扶阳通便;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温补脾肾治本,通腑泄浊治标。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
   案例:患者,男,73岁,2009年5月10日入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房颤)、心功能Ⅱ级病史10余年。全胸片示: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全心增大、心胸比约0.68。24 h动态心电图示:心房纤颤,II度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患者证见:面色黧黑,动则气喘,精神倦怠,时欲寐,畏寒肢冷,少气懒言,舌淡,脉结而细。用药:酒制大黄10g,炮附子15g,细辛3g,干姜9g,党参20g,黄芪30g,当归15g,白术15g,地龙10g。每日1剂,水煎服。14剂后,患者食欲渐增,自觉畏寒肢冷减轻。守方继服14剂后,患者精神倦怠、时欲寐基本消失。
   按:本例患者出现的精神倦怠、时欲寐为阳气衰微、精神失养所致,乃少阴阳虚之证。本病虽病位在心,然其本在肾。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患者年老久病,肾阳亏虚,胸阳不展,则见心悸、脉结而细、肢冷、气短等心肾阳虚之证。张景岳说:“脉来迟缓,总因元气不足。肾阳为诸阳之本,心阳根于肾阳,肾阳不足则心阳式微,不能温运血脉,故脉来迟缓,心阳不足,心失所养而作悸,气化不利水停于下而为肿。”故治宜温阳益气养心为法。以大黄、附子温阳泄浊;细辛、干姜温肺化饮;黄芪、白术益气健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的活性成分能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抗心律失常作用;细辛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呈现平喘作用以及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和升高血压的作用。
   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复杂,病情危重;其病位虽主要在脾、肾,但累及心、肺、胃、大肠等多个脏腑;若一一细加辨治,往往如入深山,加之,血液透析患者易于七情所伤,则病机更加纠结难辨,治疗之时,颇为棘手。笔者总以脾肾阳衰为治疗之本,浊毒壅盛为标,临证过程中,运用大黄附子汤,标本同治,患者体实,重用大黄;患者正虚,重用附子,随证加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例举于上,以飨同道。

推荐访问:附子 大黄 透析 临床应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xuzhilvzhibaogao/2019/0418/8191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