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棘上韧带损伤32例 棘上韧带损伤

【www.zhangdahai.com--工作心得体会】

  关键词:针刀;火罐;棘上韧带损伤   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5-0054-02      棘上韧带损伤是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多发生在中年以上患者,以下腰段损伤多见。近2年来,本科对棘上韧带损伤32例患者采用针刀结合拔火罐并手法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4~58岁;病程最长11 a,最短3个月。临床表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弯腰及劳累后症状加重,胸腰段脊柱棘上疼痛及轻重不等的压痛,常固定在1~2个棘突上,痛点浅在皮下,多数病变棘突可触及硬结或索条状肿物,弯腰时疼痛明显,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 治疗方法
  
  2.1 针刀及拔火罐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在棘突顶部找到压痛点或硬结,用龙胆紫做好标记,常规碘伏或安尔碘皮肤消毒,在标记点处进针刀,直达棘突骨面行纵行疏剥,再转动针刀横行铲剥2~3次,刀下如遇有韧性硬结,则切割通透剥离,出针,用消毒棉球按压l~2min,切口未出血,即行拔火罐,留罐3~5 min,吸出瘀血1~3 mL,起罐后重新消毒针口,创可贴覆盖针孔。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2.2 手法针刀和火罐治疗后,休息10~15 min后进行操作。
  2.2.1 放松手法患者俯卧,医者以轻柔缓和的攘法、掌按揉等法作用于针刀施术部周围,充分放松局部肌肉约10~15 min。
  2.2.2 整复手法
  (1)掌按压法患者俯卧,医者双手掌重叠,掌根抵住病变棘突部位(即针刀施术部位),嘱患者呼气放松,在脊柱弹性范围内,瞬间垂直方向发力,有时可听到咔嚓弹响声。(2)斜扳法患者侧卧位,贴床面下肢自然伸直,另一下肢自然屈曲。医者立于患者腹侧,一手扶患者肩部,一手肘部抵于患者臀部,使腰部充分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双手作反方向扳动,常可听到咔嚓弹响声。
  注意:以上二法施术时不强求弹响声。
  
  3 治疗结果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脊柱活动自如)24例,有效(自觉症状和客观体征消失,仅在较强活动后有轻微疼痛)8例;无效(治疗后无好转)0例。总有效率为100%。
  
  4 体会
  
  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顶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为一狭长韧带,起于第七颈椎棘突。据统计,73%止于第四腰椎棘突,22%止于第三腰椎棘突,止于第五腰椎棘突的约占5%,此韧带作用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当人体脊柱前屈时,那么棘上韧带处在凸面,腹部处在凹面。根据力学原理,凸面所受到的拉力最大。在人体充分弯腰搬移重物时,骶棘肌处于松弛状态,臀部肌肉和大腿后部肌肉收缩,以腰椎为杠杆将物提起,此刻,支点位于腰骶部,而韧带无骶棘肌保护,作用力全部落在韧带上,所以棘上韧带在脊柱频繁过度前屈时最易牵拉损伤,尤其在腰段的棘上韧带,劳伤、损伤的机会更多。加之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故一旦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轻重不一的腰痛甚至牵涉性腿痛。针刀对局部进行机械性刺激,能直接分离粘连,松解疤痕,再通过火罐负压吸附,吸出针刀损伤时瘀血,减少瘢痕组织的重新形成。棘上韧带损伤后,可出现椎体失稳,相邻椎体的上下关节突所构成的关节发生紊乱,采用手法可纠正小关节的微小移位,恢复腰部应力的平衡,达到理筋整复,畅通气血的目的。三法结合,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是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的较好办法。

推荐访问:韧带 损伤 疗法治疗 综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gongzuoxindetihui/2019/0423/9044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