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荃教授辨治产后身痛经验]出师未捷身先死出自哪里

【www.zhangdahai.com--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临床表现为妇女在足月产、引产或流产后,因调护不慎,感受外邪而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等症状,可延至数月,甚或经年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引发心理障碍,影响家庭和睦。
  1 气血虚弱是本,邪气留滞是标,经脉阻滞是主要病机
   《傅青主女科》云:“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散,气弱则经络间血多阻滞,累日不散,则筋牵脉引,骨节不利,故腰背不能转侧,手足不能动履,或身热头痛。”胡教授认为,产后气亏血少,四肢百骸空虚,宛若大门洞开,若摄生稍有不慎,风、寒、湿等邪气最易乘虚入侵,留滞经络、关节,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筋骨关节,不通而痛;或使气血不达,筋脉失养,不荣而痛。胡教授还指出:产后身痛与痹症不能混为一谈,它具备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气血虚弱是病之“本”,风、寒、湿、瘀等邪气留滞经络、关节是病之“标”,经脉阻滞,使气血不能上通下达,濡养四肢百骸是其主要病机。
  2 治疗重在补气养血,疏通经脉,切记勿过发散
   胡教授认为,本病乃本虚标实,虚瘀并存,风寒湿夹杂之证,临床表现虽似痹症但绝不可简单以痹论治。治疗时要充分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和邪阻经脉的病机特点,抓住主要矛盾,以益气养血为主,气足则经脉得通,邪气得散;血旺则筋骨得养,荣而不痛。不能用大队的祛风湿药,如独活、羌活、秦艽等。切记不可过用辛散发表之药,因“血汗同源”,过汗则阴血伤,不但正气更虚,也会使邪入更深,犯“虚虚之戒”。正如《丹溪心法・产后九十二》云:“产后无得令虚,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证,以末治之。一切病多是血虚,皆不可发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里也说:“此症多血虚,宜滋养,或有风寒湿三气杂至之痹,则养血为主,稍掺宣络,不可峻投风药。”邪气盘踞筋脉肌肉之间,单靠补益气血难以尽除,反易壅滞留寇。
  3 “产后身痛方”
   组成:党参、黄芪、熟地、当归、川芎、阿胶珠、杜仲、寄生、丹参、鸡血藤、丝瓜络、忍冬藤、络石藤、防己、甘草
   加减: 若汗出多,伍用玉屏风散,或加煅龙牡、浮小麦等;头痛者加白芷、藁本;项背强急加伸筋草、葛根;腰痛加川断、狗脊;上肢痛加桂枝;下肢痛加怀牛膝、木瓜;足跟痛加盐黑豆、补骨脂;风胜加透骨草;湿盛加炒苡仁;寒盛加艾叶、巴戟天;恶露不畅者加益母草;乳汁不足可酌加穿山甲、王不留行等;大便干结者加炒草决明。
   方义分析:方中党参、黄芪大补元气,气足则血旺,气旺则能行血;熟地、当归、阿胶珠、川芎养血又活血,共使血脉畅通,筋脉得养而止痛,为君;杜仲、寄生补肾填精、强壮筋骨,为臣;丹参、鸡血藤活血通经,忍冬藤、防己、络石藤、丝瓜络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共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扶正祛邪兼顾,补通并行,温凉相佐,补而不燥不滞,通而不伤气血,共成益气养血、补肾填精、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之良剂。
  4 预防调护
   胡教授认为产后身痛的发生常因产妇起居不慎所致,因而可以通过科学的调护措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防重于治。具体来讲,主要概括为:①产后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和环境,穿着合适的衣着,既要慎避风寒,勿过贪凉,也不能过分捂衣,造成汗出过多而更易感受外邪。②产后应加强饮食营养,提高免疫力,以增强抗御外邪能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③注意休息,勿过早劳作,以免使正气屡损,无力祛邪,病情迁延难愈。④摒弃传统的汗蒸疗法,避免汗出过多使病情不轻反重,甚有亡阴亡阳之虞。⑤引产、流产后同样要重视调护。
  5 典型病案
   赵某,33岁,于2007年8月31日初诊。以“产后背冷、关节冷痛两月余”就诊。患者于2007年6月11日足月顺产一活女婴,产后汗出较多,恶风,即使门窗紧闭仍感肩背及颈项等暴露部位发冷,肩、肘、腕、膝等关节及手指、足跟部冷痛、麻木,伴皮肤麻痒走窜。关节部位形态正常,无红肿及发热,曾贴止痛膏治疗效果不佳。现恶露已尽,乳量不多,常感疲乏,动辄汗出,偶感眩晕,时有盗汗,心烦,手心热,睡眠不佳,二便调。舌黯红,舌苔薄白,脉沉细略数。辨证为气阴两亏、风寒阻络,治以益气滋阴,养血祛风,通络止痛。处方:党参10g,黄芪15g,生熟地各20g,阿胶珠12g,丹参15g,鸡血藤30g,防己6g, 忍冬藤30g,丝瓜络12g,络石藤12g,徐长卿20g,石决明12g,煅龙牡各30g,珍珠母30g, 甘草6g。8剂。日1剂,水煎服。2007年9月8日复诊,服药后身痛及自汗、盗汗症状明显减轻,其它诸症有所好转,再服16剂而病情基本痊愈。
  6 分析和体会
   产后本就亡血伤津,元气大亏,本例患者又因产后汗出多而加重了阴血不足的状态,使筋脉失养,“不荣而痛”;气随津伤,腠理疏松,风寒之邪客至,阻滞筋肉关节,血运不畅, “不通则痛”,故肢体关节疼痛明显。元气不足则常感疲乏,气虚卫外不固而动辄汗出,不能温煦肌肤、筋脉则肢体冷痛。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爪甲、肌肤,则肢体麻木、皮肤麻痒走窜;阴虚生内热,热迫汗出,而为盗汗;阴虚相火妄动则眩晕、心烦、手心热、睡眠不佳。本例患者有明显气血阴液的损伤过程,其肢体冷痛,并非以寒邪阻滞为主,而根本在于气血阴液的亏虚,使筋脉失于温养。故治疗重在以参、芪益气,生熟地、阿胶珠补阴血,使气阴得复,脉道充而筋脉得养;丹参、鸡血藤养血活血,徐长卿祛风活血止痛,忍冬藤、丝瓜络、络石藤、防己通络止痛,使血脉通畅,“通而不痛”。石决明、珍珠母、煅龙牡滋阴潜阳兼以敛汗。全方紧扣气阴亏虚,邪阻经络的病机,从本而治,故能药到病除。我在临证实践中,对于这类病人,还常嘱咐其每付中药前两煎口服,第三煎煎汤泡洗手足,药渣热敷痛处,物尽其用,既增强了疗效,又节省了药物花费,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简介:翟凤霞,女,(1969-),副主任医师,中医硕士,在读中医师承博士,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

推荐访问:后身 痛经 教授 胡玉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qunzhongluxianxindetihui/2019/0417/8086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