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须太焦虑 看手机等于焦虑人生

【www.zhangdahai.com--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疑病性人格的八大特点    (接上期)    【1】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疑病症呢?    用日本心理学家森田的话讲,自然是有“疑病素质”的人。    用通常心理学的话讲,是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
   疑病性人格具有如下八个特点:
   一、这种人自我要求高,有着求全、求大、求先的强烈倾向。他的人生追求或者说野心,总是和实际处境处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
   这种矛盾经常造成情绪的高度紧张。
   二、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往往自我中心。
   当然,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自私惟我、自我中心倾向,而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这种倾向往往格外强烈。
   三、疑病性人格都明显内向,经常处在自我压抑状态中,易感受自我暗示及他人暗示。
   四、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大多对身体比较注意和敏感。
   换句话说,那些成天考虑自己身体问题的人其实就是疑病性人格。
   五、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常常具有偏执性人格,强迫性人格。
   这些人往往特别爱清洁,讲秩序,处事一丝不苟,说得好听,是刻板固执,在思维上善于高度集中注意力,说得难听,就是爱钻牛角尖。
   另外,还有恋旧、不习惯新变化等特征。
   六、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在情感上往往属于多愁善感型。
   诗人、哲人、艺术家大多容易滑入这一类。
   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疑病性人格。
   七、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往往对生物性的危险特别恐惧,如蛇咬狗咬、火灾车祸、疾病死亡以及种种有关战争杀戮或手术的血淋淋场面。而对社会性的各种灾害危险却能够处之泰然,譬如诽谤攻击、打击报复、相互倾轧、残酷斗争,都难以吓住他。
   八、疑病性人格常常特别关注健康长寿,对医学医药知识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当然,往往又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2】疑病症也是强迫症
   一、疑病症本身就是一种“有关自己身体的强迫症”。
   首先,它有一种“自己身体有毛病”的强迫怀疑观念,就好像我总是怀疑门未关好一样,疑病症总在怀疑身体有毛病。
   其次,它又有强迫检查行为,去医院左一次诊断右一次诊断,自己把住脉左一次号右一次号,这和关上门反复核查异曲同工。
   二、疑病症又是一种“关于自身身体的焦虑症”。
   患有焦虑症的人,会对所处的生存环境有种种无端的焦虑,“杞人忧天”就是一个典型。而疑病症就是对自身身体的一种焦虑症,总会把身体往坏处想,觉得身体充满了危险,为它忧心忡忡。
   疑病症表现出了焦虑症的全部特征。
   三、疑病症又是“关于疾病的一种恐怖症”。
   四、疑病症又是“关于身体的一种抑郁症”。
   人患抑郁症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毫无乐趣,灰心丧气,沮丧低沉,会此起彼伏地有自杀倾向。疑病症有时就表现成这样,只不过对象是“身体”,身体不行了,身体好不起来了,身体没希望了,身体太痛苦了,如此等等,将人生置换成身体。
   【3】人对自己身体的敏感程度是大不一样的。
   有的人性格外向开放粗犷,即使工作压力很大,身体有了不适,也是该休息就休息,该看病就看病,不多在意。
   有些人则完全不一样:一有工作压力,就对身体疑神猜鬼。这种人从心理学上讲属于“疑病性人格”。他们有着本章中所说的人生目标高、内向等诸多特点。
   诗人、哲人、艺术家更多地属于这一类。
   认清自己的心理特征,是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从心理危机中解困的首要凭据。
   【4】一位办公司的朋友得了焦虑症,不仅为公司的事焦虑,更多地为自己的焦虑症焦虑,生怕焦虑症好不了。作者对他讲,你首先不要为焦虑症而又新添焦虑,要相信焦虑症其实并不难治。
   作者给他讲了一个心理学家做的实验。
   将几条狗关在笼子里并装上连电的踏板,狗每踏上踏板就遭电击,反复遭电击的狗自然产生焦虑,然而,它们很快通过学习避开踏板,躲开了电击,这样,它们便能够避免和控制自己的焦虑了。
   这位朋友笑了,问:你莫非想让我向狗学习吗?
   作者说:连动物都懂得如何避免和控制焦虑,具有高智商的人类,想摆脱焦虑症有的是办法。关键是先要搞清,一、什么是焦虑;二、什么是焦虑性人格;三、什么是焦虑症。
   【5】什么是“焦虑”。
   焦虑人人都有,但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
   有一种定义比较恰当,焦虑就是当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危险等问题时,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者是失败感、自疚感增加,从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的带有恐惧的情绪。
   人类社会有一个基本旋律,那就是列维・施特劳斯讲的“解决矛盾、征服世界”。人类全凭这样的实践得以生存发展。
   这个解决矛盾、征服世界的基本旋律,就是要不断达到各种目的,无论是有关“食色性也”这样的基本目的,还是有关“人生成就”这样的高级目的。
   每一次达到目的,都能使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荣誉感得到实现和成长;反之就是受挫。
   而克服危险及障碍是达到目的所必须的,克服不了同样受挫。
   任何受挫都会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的带有恐惧的情绪,我们称之为焦虑。
   【6】焦虑和一般所说的烦恼有什么不同?
   一般的烦恼往往指对过往事物的后悔,或者是对当下事物的不安及不快;而焦虑是指向未来的,我们也可以把它定义为“对未来临的危险和问题的或多或少有意识的等待”。
   焦虑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之一。
   那些对人生设计了高目标的人,焦虑尤其突出。
  焦虑太多,最终就容易走向焦虑症。
   心理医生有时将焦虑称作一种“对象不明的恐惧”。
   【7】什么人焦虑过多。
   谁有更大的野心,谁就有更多的焦虑。
   但是,一只面对成群羚羊的猎豹,和一只面对荒凉戈壁没有羚羊踪影的猎豹,它们想捕食的野心可能一样大,譬如一天一只,但它们的焦虑一样吗?还要看与野心对应的客观条件,当然,荒凉戈壁上的猎豹焦虑更大。
   一只健壮的猎豹与一只伤瘸的猎豹,同样面对羚羊成群的猎食环境,它们捕猎的野心可能不相上下,但它们谁更焦虑呢?当然,伤瘸的猎豹捕食困难会有更多焦虑,这和野心对应的能力有关。
   如果目的、野心一定,那么“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力”就成了达到目的、实现野心的制约条件。
   客观条件、主观能力离目的越远,实现目的的难度越大。焦虑和这种难度往往成正比。
   人的任何一种情绪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为什么达到目的难度越大时焦虑越大,这本身说明焦虑是有用的。一个面对荒滩戈壁的猎豹,如果不为觅食焦虑,很容易饿死。焦虑能够调动人实现目的的主观能力。毫无焦虑的人是不能在这个世界生存的。
   关键在焦虑的适度。如果焦虑过少,像瘸豹不焦虑自己的捕猎,无疑就危险。倘若过多地焦虑,也会使人不堪劳苦。
   【8】如何使自己的焦虑适度呢?
   作为一个普通的“健康人”,要使自己保持适度的焦虑,主要有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在“野心适当”的情况下,使自己“自然适应”。具体讲就是,只要野心不大又不小,那么,要听凭自己在放松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形成一个适度的焦虑。
   因为焦虑是人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必要情绪运动,处在放松状态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焦虑,本身就是适度的。
   这个结论有两个前提:一是正常的健康人,二是野心不大不小。
   第二个原则,就是少则加之,多则减之。
   那些明知道猫守在洞外而不焦虑的老鼠,一定要增加点焦虑,以免它大摇大摆跑到洞外。连猫影也看不见就整日恐猫而不敢找食的老鼠,则要减少其焦虑。
   这个比喻并非玩笑。
   如果一个学生面临升学,对于能不能考上大学没有一丝焦虑,每天懒洋洋地不思进取,显然是不合适的。作为他的父母,大概很有必要提醒孩子面临的问题,增加一点他的焦虑,从而调动孩子奋斗的积极性。
   反之,如果一个学生面临升学,对于前途过度焦虑,整个精神被紧张不安和恐惧控制,乃至不能正常生活和有效地学习,那么,无疑应该减轻压力,减少焦虑。
   第三个原则,一个人如果野心不当,过大或过小,首先要调整其野心。过大的野心必然造成过多的焦虑,摧残身心健康。过小的野心则会使人缺乏必要的焦虑,从而散漫消极。(未完待续)

推荐访问:焦虑 无须 人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ianjinshijixindetihui/2019/0303/400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