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仿龙泉青瓷漫谈]仿龙泉青瓷

【www.zhangdahai.com--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龙泉窑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青瓷窑场之一,分布在浙江龙泉境内,烧瓷时间从宋至清。龙泉窑产品不仅内销,自元代开始,还大量销往海外,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都出土有龙泉窑瓷器。受其影响,浙江、福建、广东、江西一批瓷窑先后仿烧龙泉窑产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日本、韩国、泰国都曾仿烧龙泉窑产品。
  广东本地生产的龙泉系青瓷,目前出土的地点有惠州、珠海、河源、潮州、揭西等地。
  惠州窑生产仿龙泉青瓷的窑址主要有白马山窑和新庵镇窑,于1955-1960年间进行了调查和发掘。
  白马山窑址于1955年和1960年两次进行调查,目前正在发掘。白马山窑位于今天惠东县的东部,在白马山低矮、平缓的支脉山坡上。经调查和采集标本的主要有窑下、上塘、匣斗墩三处。遗址中出土物相当丰富,有匣钵、圆柱形垫烧座、青釉瓷和白瓷等。其中青釉瓷占了70%以上,釉色大多润泽青亮,有少部分泛灰、泛黄,有的有开片。器形有碗、盘、高足碗、杯等,以青釉碗最多,占80%以上,白釉碗较少。无论是碗、盘、高足碗、杯等器物,还是匣钵,胎体都很规整,厚薄均匀,说明拉坯的技术较好,但器物的胎质较粗松,多为灰白色,胎体厚重。青釉碗均敞口圈足,高4.7厘米左右,口径在9-14.5厘米不等;碗外壁口沿下刻弦纹一圈,再往下刻有细密的莲瓣纹,莲瓣的顶部是圆润的弧线,也有个别制作粗糙的莲瓣纹只刻直线,而省略了瓣尖的弧形线条;碗内心一般印有阳纹的“福”字,或“寿”、“宁”、“仰”、“青”、“�”等字。青釉盘釉色有青润、泛灰两种,均敞口,圈足,板沿,高3.2厘米左右,口径在15-17厘米不等,有的在盘内壁刻有简略的莲瓣纹,有的盘内心也同样印有“福”字。高足碗仅见青釉,数量少,深腹、小撇口,高8厘米、口径10厘米左右,碗的外壁同样刻弦纹加莲瓣纹。杯亦仅见青釉,数量最少,高4厘米、口径7厘米左右,光素无纹,斜直腹,圈足。此外还发现捏塑牧童瓷牛一件,牧童盘腿坐于牛背上,胎色较白,青釉泛黄,长约7厘米,高约5.5厘米。综观这些器物,胎体厚重,圈足高深,底足均不施釉,结合其纹饰和釉色,是明代广东本地生产的龙泉窑系产品。从窑址地表暴露的大量遗物来看,其产量还不算低。加上在海南岛通什和文昌一带的古代墓葬和遗址中,都出土有同样的青瓷碗,应该也是惠州白马山窑的产品[1]。由此也证明了该窑的生产应是有一定规模的。
  新庵镇窑址发掘于1960年,也是位于今惠东县东部,东距白马山5公里。窑址四周的小山谷土层里蕴含着丰富的白瓷土和石英砂。已发掘的四个地点分别是虾公塘山、烂麻坑山、埔顶山、三官肚山(又称三官坑)。
  虾公塘山山坡地表皆是窑具和瓷片。经发掘,此处未见窑室,但在第一至第三地层均出土匣钵、垫环、渣饼、青釉瓷碗、盘的碎片,以及数片火照等遗物,共计28件。
  烂麻坑山发掘出完整的龙窑一座。窑长约5.23米,分火膛、窑床、烟道三部分。窑床长3.2米,宽1.9-4米。窑室的右边有一块约20平方米的平台,上面堆满了大量白色瓷土、石英砂粒,以及残窑砖、匣钵、垫环、渣饼、青釉刻花瓷片等。分布范围不广。
  埔顶山发掘出残破的龙窑一座,仅剩下残窑室和窑室后壁,残长0.5、宽4米,堆积层厚0.7米。出土遗物有完整的匣钵、渣饼、垫环以及青釉瓷碗、盘(有的残破)等,共计62件。周围散落有大量窑具和青釉瓷片,分布较广。
  三官坑发掘出完整的龙窑一座。其东面有大量窑具和青釉刻花瓷片。窑内由火膛、窑床、烟道三个部分组成。窑床长2.6米,宽3.02米,内有大量匣钵、渣饼、垫环、瓷片、炭末等。窑址之东有大量窑具与青釉刻花瓷片,堆积层厚达3.3米。
  上述四处发掘点出土的窑具和瓷器完全相同。该窑址出土的青釉瓷器与白马山窑址的一样,釉色青翠的占了70%,其余的泛灰、泛黄,或有开片。器形有碗、盘、盆、杯等。碗的数量最多,完整的有41件,可复原的500余件,还有大量碎片。青釉碗高4.5-6.8厘米,口径10-15厘米之间,圈足。有的碗外壁刻有莲瓣纹,有的碗内心也印有阳纹的“福”、“溪”、“晴”、“�”等字。青釉盘共58件,可复原的23件,为敞口、浅腹、圈足,底足露胎,口径16-17厘米之间,个别盘内心印有“福”字,有的盘内壁刻莲瓣纹。杯共3件,全部为青釉,深腹、撇口,素面无纹,高3.5厘米,口径16.8厘米。盆1件,残破,青釉泛灰严重,胎质粗松,内壁施釉,外壁素胎,平底。高5.4厘米,口径18厘米。所有器物胎体很都厚重[2]。
  新庵镇窑与白马山窑出土的青釉瓷器无论釉色、胎质、形制以及所使用的匣钵,都基本一致,只是碗、盘内心印的文字略有差异。(图1-图2)两处窑址周边山坡上都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原料可就地解决。两处窑址都在西枝江沿岸,交通十分便利。两处窑址在古代文献中均不见记载。
  其他出土仿龙泉青瓷的地点,有珠海市、河源市、揭西县等地。
  1969年4月在珠海市蚊洲岛北面的沙滩上出土了212件瓷器。其中碗85件(4件残破),盘127件(2件残破)。全部为青釉,其中各有约40%分别为釉色青绿和泛灰,约20%釉色泛黄,部分有开片。碗均为敞口,分瓣口和圆口两种,以瓣口的居多;圈足;高6-7.3厘米、口径15-17厘米、底径6-6.5厘米之间;少数为素面,多数有刻花,外壁刻莲瓣纹,内壁刻花卉纹,有菊花、莲花等;底足无釉。盘为敞口、浅腹、矮圈足,底足露胎;少数素面,多数外壁刻莲瓣纹;高3.5-3.9厘米,口径15.6-16.3厘米、底径5.8-6.2厘米。[3](图3-图5)
  综观这些器物,胎体粗松、厚重,釉质并不莹润,从器形和纹饰看与韩国新安元代沉船出水的器物基本一样,应是元代器物。从胎、釉、纹饰等因素来看,并非浙江、福建等地的产品,应是产自广东本土。蚊洲岛是珠海市的一个离岛,出土的这批瓷器是埋藏在海滩40厘米以下的淡黄色细砂层中。这一砂层在海水退潮时高出海面约1米,涨潮时则在海面50厘米以下的水中。埋藏瓷器的地点未发现其他遗存,因此这里既不是古代墓葬或文化遗址,也不是古代烧制瓷器的窑址。而蚊洲岛地处珠江口入海的位置,正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从广州港出发前往印度洋海域的商船,必经这里入海。由此可见,这批瓷器应是当时外销的商船遗留之物。
  河源市在一个基建工地曾出土了若干仿龙泉青瓷碗,青釉粗涩,胎体厚重;碗外壁刻莲瓣纹,内心印“福”字。这些青釉瓷碗与上述惠州窑的相近,略有小差异。其中差异较明显的是碗心所印“福”字的花瓣形装饰,字为阴纹,碗外壁所刻莲瓣更为简陋、潦草,有的为“介”字形,有的甚至简化为“7”字形线条。(图6-图9)从这些碗的形制、胎体、釉质、纹饰来看,也是广东本地烧制的产品,但产地未能确定。出土这些瓷器的地方,同样也不是古代的墓葬、文化遗址或烧制瓷器的窑址。河源市有新丰江贯穿而过。新丰江是东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新丰县的小正镇七星岭,于河源市源城区汇入东江。因此,这批瓷器也很难说清楚是商船遗留之物,还是附近窑场生产的产品。同样,在河源地区的古代文献中也没有见到有关生产此类青瓷的记载。
  揭西明代墓葬里出土了少量的仿龙泉青瓷,有碗、高足杯等。制作较粗糙,胎色灰白,釉色也有泛黄、泛灰的现象;碗、高足杯内心印的“福”字为阴纹;底足不上釉。(图10)
  此外,潮州窑的出土和传世品中也见有仿龙泉窑青瓷,主要有瓶、罐、碗等,釉色青翠莹润,较惠州、河源、珠海等地出土的质量好,胎体厚重,以小件器为主。(图11-图14)查阅相关的古代文献资料,也没有明确提到仿龙泉青瓷的记载。从窑址的现状也无法推测当时的生产情况。潮州窑是广东古代著名窑口,自北宋起即大量生产外销瓷,远销东南亚地区。
  广东古代文献中有关的记载,见于《广东通志》《肇庆府志》等:“陶器出阳春、新兴,皆闽人效龙泉为之,然不能精也。”[4] 郝玉�版和阮元版的《广东通志》、陆鳌版和吴绳年版的《肇庆府志》都有相同的记载。阳春市地处漠阳江中上游,是珠三角与粤西的交通中枢,北部与新兴县接壤,南距阳江港口60公里,交通方便。新兴县处在西江流域,从南向北贯穿全境的新兴江是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西南部与阳春接壤。但阳春和新兴均只见记载,未发现窑址和遗物。
  综观广东有关仿龙泉青瓷的出土和文献记载情况,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小件器为主,不见大件器,器形较少,以碗、盘居多;二是工艺水平相对来说较低,与文献中记载的“然不能精也”相吻合,普遍存在胎体粗松的现象,大多釉汁稀薄、粗涩,青釉泛灰和泛黄的情况严重,釉色真正青翠莹润的只占少数,器物底足均不施釉。器形规整,但纹饰大多潦草、粗糙;三是分布主要集中在东、西江流域、潮汕平原和珠江出海口等交通便利的区域,说明这些产品很可能大部分是外销的;四是生产的数量相对于浙江、福建等地而言并不大,年代为元至明代。
  注释:
  [1]曾广亿.广东惠阳白马山古瓷窑调查记[J].考古,1962,8.
  [2]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东惠阳新庵三村古瓷窑发掘简报[J].考古,1964,4期.
  [3]曾广亿.广东珠海、汕头出土的元明瓷器[J].文物,1974,10期.
  [4][明]郝玉�修、鲁曾煜等纂.广东通志:卷五十二[O].清雍正九年刻本;
  [清]阮元修、陈昌斋等纂.广东通志・舆地略・物产:卷九十六[O].清道光二年刻本;
  [明] 陆鳌修、陈�奎纂.肇庆府志・地理・土产・货品:卷十[O].明崇祯六年至十三年刻本;
  [清]吴绳年修、何萝瑶纂.肇庆府志・物产・货类:卷二十二[O].清乾隆二十五年刻本。

推荐访问:龙泉 青瓷 漫谈 广东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ianjinshijixindetihui/2019/0319/2246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