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芒硝促进腹部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子宫切口血肿大黄芒硝

【www.zhangdahai.com--会计个人工作总结】

  [摘要]目的:观察大黄、芒硝黄酒调敷腹部伤口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8例腹部手术随机分组,观察组34例术后第2天给予大黄、芒硝黄酒调敷促进切口愈合,对照组34例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腹部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腹部伤口无脂肪液化及感染,全部早期愈合。对照组有5例发生脂肪液化,经挤压、排液处理,延期1~4d拆线。结论:大黄、芒硝能促进伤口愈合。
  [关键词]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大黄;芒硝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14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妇科手术后腹部肥胖患者,术中测量皮下脂肪厚度为4~10cm,平均(6.8±1.7)cm,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次腹部手术,正中切口,长约8~14cm,术前排除糖尿病、肾病、重度贫血、高血压等内科并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术后常规予以头孢类抗生素及灭滴灵5天。所行手术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27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18例,卵巢囊肿剥除术7例,输卵管切除术5例,附件切除术11例。观察组年龄28~68岁,平均(46.3±5.4)岁,对照组年龄30~70岁,平均(45.8±5.2)岁,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年龄以及疾病种类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观察组用大黄粉100g、芒硝400g搅拌均匀,加入少量黄酒(丹阳封缸酒)调成糊状,于术后第2天盖在切口无菌敷料上固定好,每日1次,切口敷料与对照组均为2~3d更换。
  
  2 结果
  
  观察组34例未发现切口愈合不良,对照组有5例于术后5~6d发现创口有淡黄色渗液,不拆切口缝线,用两手鱼际肌于切口两侧自排液区向液化区挤压,每天2~3次,挤出液化组织,换药,2例延期1天,3例延期4天拆线,伤口愈合。
  
  3 讨论
  
  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①在术后5~7d伤口水肿缓解后形成;②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主诉,但体温和局部皮温正常;③切口外观无炎症反应,皮下触诊有游离感,中晚期到积液时有波动感;④穿刺或撑开切口可见淡黄色清亮含脂肪滴渗液;⑤切口边缘和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但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⑥实验室检查血相正常,渗出液镜检见大量脂肪滴,连续培养了3天无细菌生长[1]。脂肪液化以肥胖患者多见,肥厚脂肪层本身血运差,切口处脂肪血运破坏且长时间暴露,牵拉和挤压使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反应,易引起非细菌抗炎症而发生脂肪液化。另外,机械刺激(如电刀等)及缝合技能也可致脂肪液化。芒硝的有效成分为硫酸钠,有清热、消肿、止痛、收敛之功效[2],对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其增生现象与吞噬功能增强,起到抗炎作用。而中药大黄的有效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其性苦寒,具有攻积、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功效[3]。大黄、芒硝黄酒调外敷切口能使二者作用相互促进,使毛细血管、淋巴管开放,局部血流增多,以改善微循环,使药物吸收致消炎、止痛、消肿,从而加快切口愈合。
  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根据脂肪液化的时间在术后5~7d发生,对妇科肥胖患者手术后第2天尚未发现伤口脂肪液化时进行外敷大黄、芒硝,取得良好效果。对照组中有5例出现脂肪液化,尽管用挤压、排液处理,最终切口能愈合,但时间长,而且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并增加了经济负担,进而医患矛盾会更加紧张。
  因此,大黄、芒硝黄酒调敷能预防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便宜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推荐访问:芒硝 切口 大黄 腹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huiji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11/867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