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剥脱性皮炎临床诊治分析|剥脱性皮炎

【www.zhangdahai.com--销售个人工作总结】

  【摘要】 目的 探讨药源性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此类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5例患者平均住院28 d。其中73例痊愈,2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术中及术后并发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6例,高血糖4例,高血压5例,加剧癫痫发作3例,精神症状5例,低血钾3例,肺感染3例,肝肾功能加重2例,顽固性呃逆2例。激素减量或停药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结论 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早期足量使用皮质激素能够尽快控制病情发展,缩短炎症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剥脱性皮炎继发败血症;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用药。
  【关键词】 药源性剥脱性皮炎;诊治
  
  剥脱性皮炎(Exfoliative dermatitis,ED)又称红皮病,是一种严重变态反应性药疹,表现为严重而广泛的全身或局部皮肤剥脱,可伴有支气管炎、中毒性肝炎、白细胞显著升高或降低,如不及时治疗可因继发感染或全身衰竭而危及生命。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此类患者75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我科收治的药源性剥脱性皮炎患者75例。其中男35例,女40例。年龄12~74岁;用药至出现药源性剥脱性皮炎时间最快的为10 min,最慢的是用药后第3个月出现。给药途径:口服42例;静脉滴注18例;肌肉注射10例;外用给药(包括外涂、外敷、阴道给药等)5例。
  1.2 药物种类 卡马西平21例、苯巴比妥15例、阿莫西林8例、利福平6例、氯氮平5例、青霉素5例、异烟肼3例、环丙沙星2例、氨苄青霉素2例、盐酸氯丙嗪3例、复方磺胺甲嗯唑3例、头孢唑啉2例。
  1.3 临床表现 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主要累及皮肤皱褶部位,累及颜面、唇周、颈部、躯干、腹股沟及会阴等处皮肤,伴有白色粟粒样水疱疹或红色丘疹,疱疹破溃、渗出, 2~6 d皮疹融合成片,皮下渗液,形成大水庖,皮肤黏膜交界处表皮糜烂、出血、结痂。病变可波及口周,鼻周,口腔,耳廓,外阴,及肛周,伴有发热、搔痒,败血症,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1.4 治疗 立即停用过敏药物及避免接触易过敏物质;给予大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静脉滴注,一般视体温正常,皮肤红肿消退,局部出现干脱屑,实验室指标如肝功能等有好转为病情控制,开始糖皮质激素减量。一般在初次用量的1周左右减少1/5~1/4量可有效减少病情反跳,以后每周可减少前次的1/3量,大约一个半月后可减量至停。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给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2 结果
  本组75例患者平均住院28 d。其中73例痊愈,2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术中及术后并发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6例,高血糖4例,高血压5例,加剧癫痫发作3例,精神症状5例,低血钾3例,肺感染3例,肝肾功能加重2例,顽固性呃逆2例。激素减量或停药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3 讨论
  3.1 诊断 药源性剥脱性皮炎为严重的药物性皮炎,起初可呈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并迅速传播全身,颜面有水肿,可发生水疱,糜烂和结痂,口腔黏膜往往发红糜烂,自觉有瘙痒,患者常发热,肝肾等功能受损,预后不良,严重的可以导致用药患者的伤残或死亡。诊断时要注意:患者有用药史,尤其是正在使用抗感染类、中枢神经系统类和抗痛风类等易致剥脱性皮炎的药物;剥脱性皮炎通常要经连续用药7~20 d后才发病,但重复用药者(第2次用药)常在1 d内(不超过2 d)发病;皮疹起初多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继而迅速融合成片,全身皮肤呈弥散性潮红肿胀,颜色为鲜红色到棕红色,以后大量脱屑,且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全身浅表淋巴结常肿大,活组织检查显示为良性淋巴结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39℃。
  3.2 发病机制 迟发型超敏反应:药物进入机体后,首先使淋巴细胞致敏;当再次接触相同药物时,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如巨噬细胞趋化因子、转移因子、淋巴毒素等,引起巨噬细胞激活、溶酶体酶释放,使靶细胞破坏、淋巴细胞增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产生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性炎性反应;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可与某些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再次给药时,抗原与体内相应的抗体发生反应,多发生在连续用药后;类过敏反应药物在敏感机体内可使组胺等炎性介质从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内外移,或使血小板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直接诱发红斑和风团的形成及炎性渗出,进而演变成剥脱性皮炎。类过敏反应并无免疫系统的参与,即使首次应用的药物也可发生临床反应。
  3.3 治疗及预防 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早期足量使用皮质激素能够尽快控制病情发展,缩短炎症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剥脱性皮炎继发败血症;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用药。详细询问过敏史,注意同类和具有相似结构药物之间的交叉过敏反应;使用易致剥脱性皮炎的药物前,做好患者用药教育,如用药期间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需及时与医师联系,必要时停止用药;注射药物给药期间,定期查看,发现皮疹等反应,及时停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应要求患者定期复诊。
  参 考 文 献
  [1] 曹兴梅.药源性剥脱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1(4): 67.
  [2] 张志清.药源性剥脱性皮炎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7):418.
  [3] 胡继荣.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致敏药物及影响疗程的关键因素.华夏医学,2001,14(2):209.
  [4] 骆肖群,翁孟武.79例重症药疹病例临床回顾.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6(2)146
  [5] 王侠生.重症药疹104例临床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1993,22(1)187.

推荐访问:诊治 临床 性皮炎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xiaoshougerengongzuozongjie/2019/0410/6639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