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74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专业

【www.zhangdahai.com--班主任工作总结】

  【摘 要】 目的:为了提高肛裂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手术的机率及患者的治疗费用。方法:采用括约肌侧切术、并配合局部封闭、硝酸甘油等外用及中药坐浴等共74例。结果本组共治愈52例,好转22例。结论:肛门括约肌侧切术加肛舒洗剂坐浴治疗肛裂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治疗;肛裂;治疗效果
  
  肛裂是远端肛管皮肤的裂口,中医称之为“钩肠痔”、“裂痔”、或“裂口痔”。临床表现为便秘、疼痛和出血。治疗有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肛裂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青年人,发病率仅次于痔疮,占第二位,严重影响和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主要采用内治法以及西医手术方法,但复发率较高。本文就2009年1月~2010年1月来我科就诊的74例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9例,女25例,年龄13岁~58岁,平均年龄32.2岁,分期[1]:Ⅰ期12例,Ⅱ期32例,Ⅲ期40例。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排便时肛门周期性疼痛病史。
  1.2诊断方法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所有患者均有排便困难、疼痛、便血,排便后间歇性、痉挛性疼痛等症状,并反复发作。符合陈旧性肛裂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7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采用内括约肌侧位切断术手术后内服中草药“槐花茶”,用法:每日1付,开水泡代茶饮,便后外用高锰酸钾(l:5000)清洗创面后,外用黄连膏,每日1次。
  2结果
   治愈:创面愈合,肛门无疼痛和分泌物;好转:创面基本愈合,偶有疼痛和少量分泌物;无效:创面不愈合,压痛明显,仍有较多分泌物。
  3讨论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的一种肛肠性疾病,其特点是肛门周围性疼痛、出血、便秘。溃疡日久不愈,其分泌物可刺激肛缘皮肤引起肛门湿疹和肛门瘙痒,加重精神负担,甚至引起神经衰弱。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疼痛、水肿、肛门狭窄等是治疗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属钩肠痔范畴,多以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血热肠燥为主要病机。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和纤维化是肛裂的主要病因[2],止痛、解除括约肌痉挛、中断恶性循环、促进裂损愈合是肛裂的治疗原则。亚甲蓝具有较强的亲神经性,可直接阻碍神经纤维的电传导。大多认为长期的便秘或腹泻导致的肛管损伤是其基本因素。现代认为,本病的发生机理是因内括约肌高张力诱发肛后连合缺血所致,其本质是缺血性溃疡[3]。肛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一是通过纵形切开肛裂梭形溃疡并切断痉挛的内括约肌来解除内括约肌痉挛,从而降低肛管静息压;二是通过横缝来扩大肛管直径。本文病例多以制止疼痛、解除括约肌痉挛、中断恶性循环、促进裂损愈合立法,切中病机。因此,术中首先切断痉挛的内括约肌,再加以指法扩肛,能充分伸展和撕裂部分栉膜带,使痉挛紧缩的内括约肌得到缓解。
  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临床上以肛裂内括约肌侧位切断术和后正中切扩术两种手术方式较为常用,这俩种手术方法解除了内括约肌痉挛。硝酸甘油药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在临床上普遍使用。近年来人们在研究肛裂发病机理中发现,一氧化氮(NO)可使痉挛的内括约肌呈松弛反应。而硝酸甘油是一种有机硝酸盐,可提供一氧化氮。本组病例均采用局麻,其优点是缩短了手术时间,能够充分暴露术野,易于探查和处理肛窦、肛乳头肥大,准确判定内外括约肌位置,且并发症少。至于切口部位,我们采用侧位9点内括约切断。肛门括约肌侧切术具有切口小、痛苦轻、治疗彻底的优点,且肛裂侧切术中只要勾出切口下部珠白色的平滑肌纤维,肛门即可有放松和松弛感,可容纳并排的二指至三指,机械性地扩大了肛门,从而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肛裂的治疗原则,应当是以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以及改善肛门括约肌的排便功能为目的。区别不同病变合理施治。一般认为对早期肛裂应采用保守治疗,比较可靠的方法有保持大便稀软、局部用药、扩肛及注射等。我院制定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陈旧性肛裂,既能彻底消除创面不健康的组织(哨兵痔、肛门乳头肥大、肛裂瘘),又能预防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4]。该肛裂外洗方以清热凉血止血、活血化瘀通络为治则。改善内括约肌的血液循环、消溶内括约肌纤维化的作用。便前坐浴可使肛门括约肌松驰,减轻粪便对肛裂溃疡的刺激;便后坐浴可洗净肛裂溃疡内的粪便残渣,减少异物对创面的刺激。中医认为[5],本病由于过食辛辣,内生实热,热结肠腑或久病体虚,阴津亏耗,津血不足,肠失濡润,大便秘结,粪便粗硬,排便努挣,导致肛门皮肤裂伤,继而复染邪毒,长久不愈合而成慢性肛裂。中药坐浴,即中医之“涤法”,以中药煎汤熏洗会阴部,通过热和药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且能减少感染的机会,达到肿痛消减、加快愈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54.
  [2]张东铭,主编.盆底与肛门病学[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0.415, 417, 422, 423.
  [3]梁君林,陈利生,高枫.肛裂治疗进展[J].结直肠外科,2007,13(4):70-73.
  [4]盛传亮,任毅.肛门直肠病[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22.
  [5]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4.
  

推荐访问:中西医结合 临床 治疗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banzhurengongzuozongjie/2019/0328/4177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