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www.zhangdahai.com--理工论文】

  文章编号:1005-619X(2007)07-0411-02      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对55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运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其疗效满意。现将我们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6年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85例,男45例,女40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6岁,平均年龄58岁,对适合溶栓(发病6小时以内,年龄小于70岁,近期未有手术史,无消化道出血倾向,出凝血时间正常)的55例患者在经典治疗的同时运用尿激酶溶栓治疗。
  
  2 方法
  
  0.9%NS 100ml+尿激酶100万u~160万u用7号输液器30min内滴完,以后肝素75mg皮下注射,肝素连用7天。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1]。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促进和加速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为内科重症,多突然发病,急诊入院,患者疼痛剧烈,心理压力大,焦虑紧张,烦燥不安,这可增加心脏的负担,加大心肌的梗死面积,此时应向患者讲清病情,做好安慰解释工作,避免一切精神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通过与其多方面的接触,了解其个性特征,以热情的服务态度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同时可向病人宣讲一些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用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观察溶栓后的病情变化[2] 。急性心肌梗死多为老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而尿激酶溶栓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以脑出血为最重,且此种出血死亡率极高,此时应注意观察溶栓前后的病情变化,如瞳孔的大小,颈部是否抵抗,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肢体活动是否受限等,以便早期发现出血或出血倾向,及时治疗。同时严密观察皮肤黏膜是否有瘀斑瘀点,黏膜出血在溶栓后最常见。溶栓后常规送尿检,并查大便潜血,出、凝血时间,了解是否有其它脏器出血及溶栓对凝血系统的影响,随时做好处置出血的准备工作。
  3.3 心电图变化的观察[3]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应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和S-T段压低、抬高及出现Q波的具体临床意义,在溶栓前和溶栓后每隔2小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了解溶栓的效果及病情是否变化。溶栓后若胸痛缓解,抬高的ST段下降,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心肌酶谱下降均是溶栓成功的标志,在溶栓后第3天,应每天做一次心电图,二周后每周至少做2次心电图。
  3.4 生命体征的观察[3]。
  3.4.1 体温。体温在发病初期一般正常、少数偏低,这是因为老年患者反应较差,某些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心源性休克所致。若发病后一周可出现低热(37.5℃~38.5℃),这是由于坏死心肌所致,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要与感染发热相区别,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导尿亦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所以要观察患者是否咳嗽、咳痰(黄痰提示感染),是否有尿急、尿痛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前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
  3.4.2 脉搏。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脉搏一般细而无力,出现休克时脉搏甚至摸不到,此时可通过听心率了解心脏的功能,多数患者脉搏和心率一致。但对于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脉搏多慢于心率,所以要以心率为准。对某些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多较慢,这对于定位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3.4.3 呼吸。观察呼吸节律和频率的改变,昏迷患者要及时通畅呼吸道,急诊入院一般给予中流量(2~4L/min)吸氧。病情缓解、休克及心衰症状改善后给予低流量(1~2L/min)持续吸氧,后可改为间断吸氧,停止吸氧前要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及患者口唇、甲床是否有紫绀现象等。
  3.4.4 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源性休克又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因此观察血压变化极其重要,对于某些原来血压极高的患者,入院后尽管血压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临床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末梢湿冷,口唇紫绀,出冷汗等症状时,一定要适当提升血压,以利于心肌供血,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
  
  4 一般护理[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安置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病室光线要柔和,温度、湿度适宜,专人护理,谢绝探视,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佳,开始应给每日总热量的半量,一周后可给柔软易消化食物,适当限制钠盐摄入,少食多餐、不宜过饱,恢复期多食绿色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对排便困难者给无刺激的缓泻剂或开塞露,必要时低压灌肠,记录出入量。对急性期患者应尽量避免搬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但要预防褥疮的发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活动均由护士协助完成,第二周可在床上小范围活动肢体,一月后在床上适当活动,切忌过早下床,以免引起病情反复。
  
  5 出院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不摄入过高热量的食物,尤其是动物脂肪或含大量胆固醇的食物,适当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既可防止肥胖,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防止病情复发。同时切忌暴饮暴食,忌烟酒,定期监测血压,预防感染,避免精神刺激,消除发病诱因。出院后要坚持定时、定量服药,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速效救心丸、消心痛、丹参滴丸等),如出现胸部疼痛、头晕、乏力等症状,要立即停止活动,迅速服药,症状缓解后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刘在治,于锡香.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康复.现代康复,1998,2:548
  2王丽娟.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初期情绪反应及治疗.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143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328
  4李淑荣,何振山,郑玲.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1周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67
  (收稿日期:2007-01-08)

推荐访问:心肌梗死 临床 护理 体会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ligonglunwen/2019/0323/3112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