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例晕厥的临床分析_咳嗽性晕厥能治断根吗

【www.zhangdahai.com--员工思想】

  [摘要] 目的 探讨晕厥患者的病因、转归与预后。方法 分析218例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因主要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及神经源性晕厥。结论 血管迷走性晕厥及心源性晕厥是晕厥患者最常见的病因,器质性心脏病常预示病情严重,有高危因素者预后不良,需及时有效干预。
  [关键词] 晕厥; 病因; 转归; 预后
  [中图分类号] R4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3-115-02
  
  晕厥[1]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伴肌张力突然丧失而倒地,随即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出汗、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发作之后可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我院于2005年3月~2008年3月共收治晕厥患者218例,现对其病因、转归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晕厥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并为晕厥患者提供合理的防治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8例,其中男89例,女129例;年龄14~83岁,平均48.5岁;首次发作156例,反复发作者62例;有诱因者158例(劳累、体位改变、情绪激动、饮酒、排尿、咳嗽等),无明显诱因者60例;有前驱症状者137例(头晕、胸闷、心悸、出汗、脸色苍白等),无明显自觉症状者81例。
  1.2 辅助检查
  218例患者均查血常规、血糖及心电图。根据病情分别进一步检查如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电生理、TCD、头CT等。其中105例行直立倾斜试验(阳性93例),14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阳性10例),18例行冠脉造影(阳性15例),23例行TCD和/或头CT检查(阳性20例)。
  
  2 结果
  
  2.1 病因及构成
  见表1。
  
  2.2 转归及预后
  见表2 。
  
  
  3 讨论
  
  晕厥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据文献报道,晕厥就诊占急诊的3%,占总住院的6%,正常人群中至少有23%的人一生中发生过一次晕厥[2]。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对急诊医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对晕厥的急诊评估与处理[3]。评估的目的首先是死亡风险,其次是判断晕厥的原因。
  血管抑制性晕厥是血管迷走反射导致心脏抑制和全身血管扩张,是心输出量降低引起的,以年轻体弱女性多见。常见诱发因素为情感因素,如紧张、恐惧、悲伤等,以及躯体疼痛和其他如疲劳、闷热、拥挤、饥饿、酒后等。本组比例为51%考虑与福永的人口构成相关。本地区大多为工业区,绝大部分为年龄在18~45岁的员工,而又以女工居多。故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病与人口年龄相关。直立倾斜实验对血管抑制性晕厥有特异性诊断价值。本病预后良好,部分多次发作。
  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输出量突然降低引起神经缺血而诱发的晕厥。常见病因本组为冠心病、肺心病及风心病等。以中老年人多见。发病时大多有前驱症状及发作后症状。其发病原因为:①心律失常:心脏起搏或传导障碍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心动过缓(150~180次/min)、无效收缩增加均可使心搏出量降低而导致晕厥发作;②血流排出受阻:由于瓣膜病变而导致心脏瓣膜扩张受限或心腔内占位性病变,使心排血发生急性机械性梗阻时,心输出量明显降低,引起晕厥发作;③心肌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变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降低,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故其引起的晕厥预示病情危重。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临床检查如心肌酶学、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食道或心内电生理、心血管造影等大多可明确诊断。本组病例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常预后较差,有猝死风险。经治疗多数病情缓解,其中约1/4因本院条件限制转上级医院行介入治疗/安置起搏器。约9%的患者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因此,对晕厥患者急诊应进行评估,筛选出高危患者,及时住院观察、监护,才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神经源性晕厥的主要病因是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患者大多数年龄较大,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是患者存在比较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自身调节能力下降,当血压突然降低或体位改变时,动脉的血流显著下降,而侧支循环又不能完全、及时的代偿,造成两侧大脑广泛的供血不足,导致晕厥的发生。临床上对合并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或有脑血管病史者要考虑到神经源性,可行相关检查如头CT、MRI、颅内外血管检查等明确诊断。本病大多预后良好。
  晕厥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非心源性晕厥患者大多预后良好,心源性晕厥的患者,1年死亡率18%~33%,比无心脏病原因的患者高6%~12%”[4]。器质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引起的晕厥常预示病情危重,其中高龄、有心力衰竭病史、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传导障碍及心肌缺血)等都是心源性晕厥不良预后和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组有5例发生猝死,均为严重器质性心脏病,须高度引起重视。急诊医生在处理这类患者时应把重点从诊断转移到对患者的危险分层方面,若患者高龄或有合并症、有心脏病基础、有心力衰竭病史或表现、有心电图异常,应作为高危人群作进一步监护、检查与评估。
  
  [参考文献]
  [1] 龚洪涛,单凯,杜风和. AHA/ACCF 2006晕厥评估[J]. 中国卒中杂志,2007,2(10):856.
  [2] Kapoor WN. Work-up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yncope[J]. Med Clin north Am,1995,79(5):1153-1154.
  [3] 陈力,宋康兴. 美国急救医师学会发布晕厥治疗新指南[J].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5(4):107-108.
  [4] Braunwald E. 晕厥和低血压[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785-796.
  (收稿日期:2009-07-24)

推荐访问:晕厥 临床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yuangongsixiang/2019/0422/8816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