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批判】批判读书没有用的800字作文

【www.zhangdahai.com--承诺书】

  A篇:读书的态度       我认为,对于读书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勤于读书,乐于读书,安于读书,善于读书。我对读书就是这种看待的。       勤于读书:校长也是读书人,他本身应是一个读书人,并且应是读书的象征
  
   说到勤于读书,我先引入一个背景。我做过26年的大学管理工作,从1982年到2000年一直在湖南师大做行政管理工作,2001年去涉外做校长,一直到2009年。后来我就做名誉校长。我一直做行政工作,而且在1982年以前,我是师大数学系的系主任,实际上从1979年开始,我基本上都伴随着行政工作,我的读书教书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去做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没有停止读书,也没有停止教书,而且我教书不仅仅是带博士生,指导博士生,我要讲课,我一直在讲台上。我认为,校长也是读书人,他本身应是一个读书人,并且应是读书的象征。
   我做党委书记、校长的时候,还有其他兼职,我的社会兼职有20多项。即便这样,我每天都要抽空读书,白天很忙,晚上也要抽空读一个小时。我一直坚持读书,读书是不宜中断的。心理学上有种心理品质叫注意力品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专注,这是最基本的;另一个就是转移,就是从这一事情的注意转移到另一事情的注意上面。在做这一事情的时候,你很专注,但你要善于转移。所谓善于转移,就是你到了第二件事情上面的时候,你同样是专注的。这就是心理品质。我确实形成了这种心理品质。
   我有很多爱好。我爱唱歌,爱音乐,爱打乒乓球,爱聊天,爱扯谈,还爱下棋。但是我都有控制。比方说打乒乓球,我就不会下午三点半去打乒乓球,一定是五点半,五点半打到七点,这时我爱人把饭做好了,回去就吃饭。这似乎是一个善于把握时间的问题。
  
   乐于读书:与柏拉图为友,其乐无穷;与亚里士多德为友,其乐无穷;与书为友,其乐无穷
  
   所谓乐于读书,可以分为两端来讲。一个是读书前你愿意、乐意去读,然后就是你读完以后从中获得快乐,这也是乐。或者你从预期中知道读书可以获得快乐,这也就是说,快乐是伴随着你的读书的。
   乐于读书与别的事情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一些人乐于打麻将,这个基本上就不要训练,不是很难。真正乐于读书,还是有一点困难的。要做到乐于读书,这还有一个过程。
   我们有一种斗争哲学,叫做“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是一种在斗争中寻找快乐的哲学。我把它改一改――我们是从读书中寻找快乐――故我把它改成:与柏拉图为友,其乐无穷;与亚里士多德为友,其乐无穷;与书为友,其乐无穷。唯有此三者,其乐无穷。
   我看到国外一所很顶尖的大学,他们的标语上写着“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近代德国哲学家、思想家黑格尔认为,如果人类有精神上的导师的话,只有两位,这两位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事实上,这是整个欧洲、整个西方普遍的观点。湖南师大图书馆有几座塑像,是我们中国的学人,屈原、老子、孔子、祖冲之,我当时说如果再做四座外国人塑像,必然会包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另外两个就可能是牛顿和爱因斯坦――两个自然科学家。虽然我们知道牛顿的贡献在力学,爱因斯坦的贡献在相对论,实际上他们在西方学者眼中都是哲学,牛顿就把他的经典力学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的学说叫做哲学。其实,在古希腊的时候,伦理学属于哲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也属于哲学。物理学什么时候从哲学的母体里面分离出来的呢?是从17世纪以后。心理学呢?那是到19世纪末了。这是一位德国的实验心理学家,他通过他所建立的实验心理学,摆脱了纯思辨的色彩,这样的话,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里也分离出来了。所以,这些学科的发展是从17世纪以后,开始有了各个学科的划分。实际上它都与希腊有关,所以在西方他们都十分尊崇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我觉得像这种哲学是很美妙的。我想现在的中国已经开始看重这种哲学。但这样的过程可能还是漫长的。真正能够做到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书为友吗?其实在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看作两个导师时,我不认为那只是西方的观点,而应该是世界的、人类的观点。我一直不赞成有什么东、西这种说法。因为就哲学而言,就价值观而言,没什么东西方之分。有些东西与一个国家的国情,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系。但是,走到哲学那个地步,它没有什么东西方之分。
  
   安于读书:读书是个学问,尤其要甘于寂寞,甘于孤独
  
   所谓安于读书,就是说只有一顾,没有他顾,没有旁顾――一无旁顾了;就是一心一意读书,安心去读书。这与专一有所不同,专一是就某一块而言的,安于读书讲的是整体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读书肯定需要精,有安才有精!不精,也就很难安;而安,又需要精。我们讲读书之前是快乐的,读书之中是快乐的,读书之后是快乐的。实际不然。读书也是痛苦的,读书也是辛苦的,读书也是艰苦的。真正读好书,很不容易。
   读书是蛮辛苦的,我深有体会。读书的时候最容易打瞌睡,我有时读书打瞌睡,打瞌睡我就站起来,站会再坐下。因为我读书、写书,伏案比较多,患了比较严重的颈椎病。有一段时间特别严重,颈椎病发作以后,整个臂膀都是痛的。这都是脖子弯久了导致的。后来,我把书桌用一撂厚厚的书垫起来,这样颈椎就弯得少一点了。有时垫得太高了,手又抬不起来,怎么办呢?我就把凳子的脚锯掉一截,让它变矮。到现在为止,我都没再犯颈椎病。所以你要坚持读书,得受苦,这是身体的苦,不只是脑子的疲劳。
   我很讲究在单位时间里读书、写书的效率,讲究时间的组合、时间的安排、时间的统筹,这要善于组合。实际上我有我的生物钟,我明白我的生物钟,我脑子的效率最高的时候是在下午和晚上。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体力还是下降了,晚上做的事情就减少了。我把最费脑思考的内容放在下午,把最难读懂的书放在下午,而比较容易读的书、比较容易写的文章,放在上午。
   安于读书,古人也有体会。比如说读书要十年寒窗,要坐冷板凳,这背后反映出什么呢?就是读书是很辛苦的,是寒窗,是冷清。德国古典哲学里面有四个关键词,自由、科学、修养和寂寞。其中寂寞这个词特别有意思,其实这个寂寞和我们中国所讲的寒窗、冷板凳,是一个意思。读书是个学问,尤其要甘于寂寞,甘于孤独。不怕孤独,不怕寂寞。这就是我讲的安于读书的含义。
  
   善于读书:我们要站在书上面读书。你可以欣赏它,喜欢它,也可以讨厌它,批判它。你站在书之上,你是自主的
  
   有人说,我们要站在书上面读书。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站在它上面的话,你可以欣赏它,可以喜欢它;你也可以讨厌它,批判它。也就是说你站在书之上,你是自主的,不是被书压着的。即使书中讲得比较好的,你依然站在它的上面:我们可不可以说得比它更好?这就是站在上面的。它说得已经很深入了,我能不能说得更深入些?它已经说得很多了,我能不能说得再多一些?这就是“站在上面”。
   这就是说,读书的时候,你得把握住是自己在读书,你才有可能读好,而且将书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转换成了自己的东西就不会为书所左右了。有一种说法:我们是怀着自己的心去走进那个门的,我们是作为主人走进来的,这也是读书的一种心境吧。
   我自己也非常愿意了解别人。同时,我非常不愿意学别人。这是不是矛盾呢?了解不就是学吗?我这个“了解”跟那个“学”是相区别的。就是说,我读书是了解别人,但是我不会去学别人,我一定会想得更多、更好、更深、更不同。哪怕你做得再好,我也不学你。
   我做湖南师范大学校长时也是这样的。当时有三个人帮我做情报工作,了解各个大学的情况,到处去调查。然后我就决定,我要比哪些学校办得更好。有些学校特别好,如北大,说要赶上北大,超过北大,这只能是理论上讲。我不会讲这种大话。但我讲,即使北大做得再好,我也要做得跟你不一样。而像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我们就可以较劲了,我不仅可以和你不一样,我还可以比你做得好。当时我们湖南师范大学在全国排名很靠后,但是我们注重人才的吸纳。那时北京师范大学在师范院校里院士是最多的,其次就是我们,第三多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我说,这只是一个指标,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要跟你较劲。这样的较劲不是跟别人过不去,更不是意味着对别人不尊重,而是说,看吧,看谁把学校办得更好,看谁把学问做得更好。
   这就是我非常愿意了解它的原因,我要超过它,我就要去了解它;我去了解它,但是我绝不会去学它――即使你再好,我也不愿意学你,我要做得与你不一样。也许我不一定真能超过你,但这是我自己的,是我们湖南师范大学自己的东西。
  
  B篇:批判性读书
  
   对不对,够不够,好不好,这是问题三部曲,每个问题都循着三部曲去询问,这样学问就可以做深了。读书要带有批判的眼光。批判不是要作对,不是要你死我活,批判在学术领域里面是非常先进、非常正面的东西。
  
   读书是学学问的,写书是做学问的,教书是教别人学问的,我们就是跟学问打交道。学问这个词非常妙。作为一个完整的词,它相当于知识,相当于见识,而它又可以作为一个句子:学问。“学”做一个动词,“问”作一个宾语,学问学问,学着去问;在问中学,在学中问,从而获得学问。这是我对学问的一种解释。我发表过好几篇文章,论学问。我还有一篇文章叫《学问与“学问”》,前边一个学问与第二个学问是不一样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汉语的表达式如此美妙。学问,是对学着问的解读,凡是问过的,就可能学到了一些东西。
   我辨别一个学生的水平,是观察学生的提问。问得很少的学生可能学得不怎么样,问得很多的学生一般是比较好的学生,问得很古怪,而且难倒我的,那是最好的学生。我碰到过问得很多的学生,至今还没碰到过难倒我的学生。但是我们教书的人却是希望有能出来问倒我们的人,没有出来并不是等于永远出不来了,这是我的一种目标。
   但是也有的学生沉默寡言,虽然有东西,他并不表露出来。这时候,你就要想办法,合理利用课堂,或在另一个场合跟他交流啊,让他能把问题“滑”出来。“滑”出来才能够探讨。这是我教书中一个很重要的体会。我是怎样上课的呢?我一定带着一荷包问题到课堂上来,我的课是一直问到底,展开讨论之后,再收尾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就是做学问,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做学问。我讲课内容是问题式的,也是那种研究式课程。实际上,我认为问题式课程最好。
   我曾经告诉学生,有一个基本的问题格式――就是基本三个问:碰到一个问题,你首先问对不对?对的话,你再问够不够?讲够了吗?第二问。讲也讲够了,再问:可不可以换成另外的话,可不可以讲得更好。第三个问就是:好不好?对不对,够不够,好不好,这是问题三部曲,每个问题都循着三部曲去询问,这样学问就可以做深了。
   对不对――是批判性地问。如果你看到的问题,太多的认可,太多的习以为常,太多的当然,这个学问就很难做下去。我的想法就是说,你要把习以为常去掉。
   比方说教育。有人说教育要面向这个,面向那个,但我认为教育第一位就是要面向人,面向人自己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哪有经济发展?哪有社会发展?哪有文化发展?哪有科技发展?一切的社会发展都要建立在人的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教育,关心的正是这个最基础的东西――人的发展。它做到这个之后,由此贡献给经济,贡献给社会,贡献给文化……这就是教育做的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写的那篇文章,《教育就是教育》,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很多杂志转载。为什么这篇文章很震撼呢?我们中国一直把教育解说为别的东西,教育是生产力啦,教育是生产关系啦,是上层建筑啦,就这么解释,教育是为别人服务的啦。我就讲,教育就是教育!它唯一可问的是谁的教育呢?人的教育!
   我在读书时,一定要问书上说的对不对,够不够,好不好。这种读书带有批判的眼光。批判不是要作对,并不是要你死我活,批判在学术领域里面是非常先进、非常正面的东西。只是在我们中国这个政治环境之下,批判这个词用走样了,所以大家都很害怕批判。其实,做学问要喜欢批判。因为它不是批判人啊,它是观点之间的较量。这个与人没关系,与人格没关系的。
   有些书要精读,有些书是泛读的,有些书要逐字逐句地读,有些书可以一目十行地读,有些书要反复研究,有些书可以浏览,有些书是要伴随终生的,有些书读过以后就不会再读了,对你没用了,但有些书是终生有用的。读书的时候还有另一种穿插――自己状态的穿插,有时候读起来比较吃力,有时候读起来比较轻松;理论性很强的,和艺术性很强的,可以穿插起来读,理论性的较艰苦,艺术性的较轻松一些;专业方面的书和非专业方面的书可以穿插着读,自然科学和文学也可以穿插着读,这也是我读书的一种体会吧。我就有这样的综合,穿插。只有这样穿插,你才有更高的效率,不可能每本书都读得那样精,那样细,有些只需一目十行地浏览。
   钱钟书是个大学问家,读的书很多,有着旷世风采。而他读书时所记的笔记,可以装几麻袋。我这里介绍读书的一个技术性的事情,就是做读书笔记――但不是每本书都要做读书笔记的。我很会做读书笔记,凡我要读的书特别是要重点读的书,我就购买,购买以后我在书上做记号,然后我再读的时候那个记号可以再次呈现,读那本书连同我原来做的批注,一起成为我的“新书”,再去读它。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
   有时候看书评,看一本书的“前言”“后语”,都蛮好。好在什么地方呢?具有导读的性质,可以引导你。有时候你在犹豫这本书读不读,就可以先看看有关书评,看看书的“前言”“后语”是怎么讲的,然后目录也翻一翻,有的目录是很好的,透过目录可以看出一些眉目来,这样的话就是你自己去导读自己。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做更明智的选择了。
   作为一个教师,我建议一个起码的标准就是每年精读12本书,粗读、泛读50本。读书不仅是研究,更重要的是习得别人的东西,然后你很快自己研究,研究得再进一步就是自己写书了。英语中study有学习的含义,也有研究的含义,从词源来理解的话,他们对学习本身的理解,就包含着研究。
   这里,我要传达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读书要“求甚解”――不可能每一本书都“求甚解”,但我所说的每年读12本,要“求甚解”。尤其是精读的要“求甚解”,特别是经典的东西要“求甚解”。切忌一知半解,切忌浅尝辄止。必定有一部分书是要“求甚解”的。我觉得,只有“求甚解”以后,只有读精、读通、读深了以后,才能为写书创造前提条件。这样的话你就可能产生论文,论文一多就可能产生著作,书就出来了。
   最后,我跟大家讲一个很技术的问题,就是身边放一些什么书。我是说我自己,对大家只是一个参考。我的书很多,但是我有十一种书是很重要的。第一是现代汉语词典。我曾经测量过,自己认识的字只有五千多,遇到不认识的字我就经常翻。然后是辞海。除此,我还有教育学大辞典、心理学大辞典、社会学大辞典、体育学大辞典、管理学大辞典、数学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如果说书籍是我们整个心灵世界的话,那么这些书,可以说是我们通向世界的桥梁。所以这些书,我建议大家都要备一备,好多我都是经常去翻,而我把这些工具书就放在离我的书桌最近的地方,随时可以查。
  
   张楚廷:当代著名教育家。数学教授,教育学教授,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原书记、校长、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原校长。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其学术著作百余部,其中独著63部,发表论文800篇,涉及到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

推荐访问:批判 读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chengnuoshu/2019/0319/2312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