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含脂肪囊型肝包虫病1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王白冰,陈梦,童明辉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童功能检查科,甘肃 兰州 730030)

病例男,55岁,因外院体检发现肝左叶占位8 d 入院。患者自诉无流行病区生活史,自发病以来无特殊症状,近期体质量较前无变化。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 扫描:肝左叶巨大囊性低密度肿物影,大小约10.2 cm×8.8 cm,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内多发球形脂肪密度影(图1~3),CT 值为-65 HU,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图3),考虑良性病变。经会诊后决定手术治疗,术中探及肝左叶巨大类圆形肿物,局部呈白色,触之柔软,遂行肝左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肝左叶)纤维囊壁未见内衬上皮,囊壁纤维组织增生伴透明变性,局部见少量肝组织,局部胆管扩张,另见部分层状角化物,其内大量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病理诊断为肝包虫病,内含脂肪成分可能(图4)。

讨论囊型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我国西北牧区的好发病及流行病,肝脏是该病最常累及的实体器官[1]。包虫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2],疫区生活史及血清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只能作为参考,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包虫病的重要方法。根据相关文献报道[3-4],囊型肝包虫病在影像学上分为单纯囊肿型、多子囊型、破裂型、实变钙化型、混合型。其中破裂型又可分为内在性、直接性和交通性破裂3 种类型。其常见类型及主要CT 表现:①单纯囊肿型,无子囊,囊内密度较均匀,囊壁弧形或蛋壳样钙化。②多子囊型,母囊内多个大小不等低密度子囊,呈“花瓣状”或“车轮状”排列。③内在破裂型,包虫囊肿破裂后囊液进入内、外囊之间,囊壁塌陷并漂浮于囊液中,表现为“飘带征”、“水蛇征”。④实变钙化型,为密度不均的团块状实变钙化影。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部分患者影像学征象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含有脂肪成分的囊型肝包虫病较为罕见,文献也仅以个案形式报道,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最早Montero等[5]研究了3 例含脂肪囊型包虫病病例,发现其中2 例病灶内出现“脂肪/液平”影是由于包虫囊腔与胆道相通所致,另外1 例虽未发现囊腔与胆道相通的明确证据,但其内含有脂肪球,作者将这种现象归因于细小的非肉眼可见的囊腔-胆道交通。因此认为包虫囊肿内的脂肪成分与胆瘘有关。然而,Beric等[6]提出包虫囊肿中的“脂肪/液平”影和脂肪球与包虫囊肿的退变、老化有关,因为组织病理学和生化证据表明,脂质在包虫囊肿的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近年有文献报道[7-9]认为胆瘘和囊肿退化均是肝包虫囊肿内脂质存在的原因,且脂肪球的出现并不一定表明囊肿与胆道连通,因其还可以用包虫囊肿的退化来解释。本例患者影像学上并未发现胆瘘及肝包虫囊肿常见的钙化等征象,仅术后病理发现部分胆管扩张,结合上述文献报道,分析其内脂肪球的存在可能与细小非肉眼可见的囊肿-胆道交通或包虫囊肿的退变、老化有关,但此种推测仍需大量临床研究来证实。鉴于此类病例较为罕见,通过对本例患者的介绍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旨在加深影像科医生对于含脂肪囊型肝包虫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

猜你喜欢 包虫病胆道囊肿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4期)2020-11-16胆道癌如何早发现康颐(2020年1期)2020-09-10肝囊肿与癌“不沾亲”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8年12期)2018-01-15肝囊肿要不要治中老年健康(2017年9期)2017-12-13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养生大世界(2017年2期)2017-02-11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民生周刊(2016年19期)2016-10-25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年12期)2016-06-01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35例体会辽宁医学杂志(2011年1期)2011-12-08

推荐访问:脂肪 罕见 虫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8/60889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