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下例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www.zhangdahai.com--素材及写作指导】

  [摘要] 目的:通过68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分析,总结慢性咳嗽患儿发病原因,及年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2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3例,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14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8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例,支气管异物2例,结核感染1例。8~12个月5例,13~24个月10例,25个月~3岁20例,4~6岁27例,7~14岁6例。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多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胃食管反流性综合征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年龄特点为多见于2~6岁。不同病因有不同的年龄分布特点。
  [关键词] 儿童;慢性咳嗽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8)12(a)-025-02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上引起咳嗽的原因复杂,尤其是儿童的慢性咳嗽,其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久治不愈则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甚至有不少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并给家长和社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为呼吸系统的唯一或主要症状,咳嗽持续时间4周以上[1],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咳嗽时产生胸内压和腹内压增加,可以影响心血管、神经、胃肠道、泌尿生殖、肌肉骨骼和呼吸系统等,导致多种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感觉不适、疲惫无力、夜间失眠、肌肉酸痛、声音沙哑和尿失禁等。由于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患儿常常被误诊误治,病程长达数年,导致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病症,病因复杂且诊断标准不一。笔者回顾分析本院门诊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无肺部基础疾病的慢性咳嗽患儿68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8例患儿,男35例,女33例;年龄8个月~14岁,其中8~12个月5例,13~24个月10例,25个月~3岁20例,4~6岁27例,7~14岁6例;咳嗽持续时间4周至1年不等。入选标准:咳嗽症状持续4周以上,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
  1.2方法
  1.2.1详细询问病史,喂养史,既往疾病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过敏史、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近期有关的检查和治疗情况等。
  1.2.2进行全面体检。
  1.2.3据病史、体检提示的诊断线索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无明确诊断线索者首选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测定、过敏原检测及耳鼻喉科体检,PPD试验,必要时进行胃食管反流及支气管镜检查或诊断性治疗,逐步评估。各种疾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参照《儿科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1]。
  
  2结果
  
  2.1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
  见表1。常见病因的临床特点:①咳嗽变异性哮喘。本组27例,其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教材[2],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为主。秋季和春季多见。本组病例中有湿疹史20例、过敏性鼻炎病史10例,有过敏性家族史7例,IgE增高15例。②肺炎支原体感染。本组13例。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大环内酯类有效,并根据痰涂片或咽拭子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或ELISA测支原体抗体阳性及病史特点等确诊6例。以5~8岁儿童多见。秋冬季发病多见。③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根据诊断标准[1],并排除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等。本组确诊14例。以1~3岁儿童多见。④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8例。是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导致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超过8周以上,胸部X线摄片正常。其中4例年龄在1岁以下,有溢乳史,或食奶呛咳史。⑤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过去称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3]。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或咽喉部、或反流入声门及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儿科引起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常见疾病为慢性鼻炎(过敏性和非过敏性)、慢性鼻窦炎及腺样体炎。本组3例。年龄为3~14岁。⑥支气管异物2例,其中1例误吸入一无色透明中空的塑料笔帽,普通X线检查未能发现,经支气管镜检查取出。⑦结核感染1例,为外来打工人员子女,无卡介苗接种史。
  2.2患儿年龄分布特点
  见表1。1岁以内少见,1~6岁呈随着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多集中在2~6岁,6岁以后逐渐减少。1岁及以内多见胃食管反流综合征,13~24个月以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为主,4~6岁多见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多见于4岁及以上。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形式,此类患儿咳嗽病程中无喘息,常被临床忽略而误诊。病初大多按呼吸道感染治疗,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本组27例经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后,咳嗽渐减轻至停止。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慢性咳嗽原因之一,其炎性分泌物经鼻后滴流,刺激咽后壁引起咳嗽。诊断必须重视请耳鼻咽喉科会诊行鼻部检查、摄华氏片等。治疗包括控制感染,局部皮质激素吸入治疗[3]。本组3例经耳鼻喉科协助治疗,咳嗽症状减轻至消失。支原体感染近年来逐渐增多,咳嗽可以是支原体肺炎的突出症状,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黏稠痰液,偶带血丝,少数病例可类似百日咳样阵咳,可持续1~4周,肺部体征不明显,甚至全无[2]。临床表现不一,咳嗽形式多样,诊断应根据临床诊断、MP-IgM、冷凝集试验等综合判断。本组13例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均治愈。
  小儿免疫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健全,尤其是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故小儿易患病毒性、细菌性等反复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且每次感染均需消耗免疫物质,常致继发性免疫低下,秋冬及冬春之交气候骤变、疲劳可使患儿免疫功能更加低下。治疗除抗感染外,使用免疫增强剂是治疗的关键,同时应进行健康宣教。本组14例患儿经抗感染,给予胸腺肽,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免疫支持综合治疗后咳嗽逐渐减轻,直至停止。
  胃食道反流时由于反流的酸性食物刺激食管中下段黏膜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痉挛;或者食管内容物微量吸入喉或气管、支气管直接剌激气道受体触发迷走反射,使气道收缩,引起咳嗽[5]。因此,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慢性咳嗽患儿要考虑到此病的可能,及时行钡餐检查、24 h食管pH测定等检查确诊,并进行相应治疗。本组8例经改进哺乳方式并给予抗酸抗反流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本组患儿1岁以下5例,有经常溢乳和食奶呛咳史。与患儿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有关。婴儿胃呈水平位,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因自主神经调节差,易引起幽门痉挛而出现呕吐。另外婴儿吮奶时吞咽空气过多,易发生溢乳[2]。
  小儿处于动态发育之中,不同年龄阶段慢性咳嗽的病因也有明显差异,这就增加了诊治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1岁以下患儿慢性咳嗽发病率低,与其体内尚存从母体携带的各种抗体,不易被感染有关,1岁以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感染几率随之增加,发病率增加。6岁以后,患儿抵抗力逐渐提高,适应外界能力增强,患病率相应降低。由于儿童活泼爱动,喜欢将小的物品含在口腔内,极易造成误吸。一些中空的物品不易造成气道梗阻和呼吸困难,因为可透X线,普通X线检查不易发现,造成误诊。病程迁延者,应及时作支气管镜检查。
  总之,慢性咳嗽病因复杂,临床医生必须重视询问病史和详细检查,根据病史特点,选择相关的检查,如有典型病史可先行病因诊断性治疗。但应避免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和镇咳治疗。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标准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吸入。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年长儿童,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疗效差者,要查支原体抗体,并改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时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排除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免延误治疗。经过相应治疗后,咳嗽症状完全缓解,才能确定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结核近年发病率有所回升,长期的慢性咳嗽,要常规行PPD检查,特别是对有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者,更应全面检查,及时诊断。近年来学生学习压力增大,心因性咳嗽较前增多,诊断须排除器质性病变,心理治疗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科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7,318.
  [3]李丽,王宁宁,葛晓辉.鼻后滴漏综合征[J].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分册,2005,29(3):164-166.
  [4]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5]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2):96.
  [6]郑福建.慢性咳嗽1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7):64-65.
  (收稿日期:2008-11-13)

推荐访问:咳嗽 临床 儿童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sucaijixiezuozhidao/2019/0414/7435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