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带状疱疹中医辨证论治

【www.zhangdahai.com--读后感】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配合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比较2组在疗程结束后的近期疗效及疼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医西药治疗。
  关键词:辨证论治;带状疱疹;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0021-02
  
  带状疱疹,中医又名“缠腰火丹”“蛇丹”,是皮肤科较常见的多发病,临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十分棘手,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常规西医西药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2004年5月-2008年5月收治60例带状疱疹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其中男33例,女27例;轻度疼痛18例,中度疼痛22例,重度疼痛20例;受侵犯神经:三叉神经12例,颈、臂丛神经17例,肋间神经15例,腰骶神经21例,没有同时侵犯2种神经的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所选病例在治疗例数、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受累神经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病例:病程超过1周以上始来诊者,不规律自行服用抗病毒药物及其他中成药者,对阿昔洛韦过敏者,严重心、肝、肾疾患或全身衰竭者,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阿昔洛韦0.5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天1次;维生素BJ片20mg,口服,Tid;甲钴胺片500mg,口服,Tid;芬必得,0.3g口服,Bid;喷昔洛韦乳膏10g外用。4周后统计疗效。
  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论治。4周后统计疗效。
  2.2.1肝胆湿热型症见起红赤疱疹,疱壁紧张,红灼痛如针刺,后结干痂,可伴有口苦咽干,渴喜热饮,烦躁易怒,大便瘀结,舌尖红,苔黄或燥,脉弦数。治宜清肝泄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炒柴胡15g,黄芩15g,车前子30g,川木通12g,炒栀子12g,生蒲黄15g,五灵脂15g,蜈蚣2条。
  2.2.2气虚血瘀型症见年老体衰,疱疹消退后,仍剧痛不止,可伴有全身乏力,局部刺痛,舌质淡,或瘀点,苔薄白,脉缓。治宜益气活血,散瘀通络止痛,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g,当归lOg,桃仁15g,红花6g,赤芍30g,川芎15g,全蝎10g,蜈蚣2条。
  2.2.3脾虚湿盛型症见起黄白水疱或大疱,疱壁松驰易于穿破,渗水糜烂或见化脓,重者坏死结黑痂,可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苔黄腻,脉濡缓。治宜健脾利湿清热,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5g,厚朴15g,杏仁15g,生薏苡仁30g,白蔻仁15g,法夏15g,川木通12g,滑石18g,淡竹叶10g,泽泻15g,蜈蚣2条。
  2.2.4引经药根据所患部位不同加引经药,皮损发于头面、眼角者,加白芷、石决明等;发于颈部者加牛蒡子、野菊花;皮损发于上肢者加桑枝、姜黄等;皮损发于胸腹者加川楝子、香附等;皮损发于下肢者常加黄柏、牛膝等。
  
  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针对皮损恢复情况及疼痛进行综合观察。治疗结束后对疼痛的近期疗效和预后2个指标进行评价。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全部消退,水泡完全结痂或脱落;显著改善:皮疹消退50%-80%,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改善:疼痛改善,皮疹消退30%-50%;无效:疼痛无改变,皮疹消退30%以下。在4周以内疼痛消退为痊愈,4周后仍有明显疼痛者为好转。预后判断以是否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判断标准,以4个月为限,4个月以上仍有局部持续性疼痛者为有后遗神经痛,否则为无后遗神经痛。
  4.2治疗结果
  4.2.12组后遗神经痛比较观察组30例中有后遗神经痛者6例,占20%;对照组30例中有后遗神经痛者16例,占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5、讨 论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气虚血瘀,脾虚湿盛有关,故临床分型论治。肝经湿热型以疏肝清热、止痛为大法,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为君,专泻肝经实火;黄芩、山栀清热燥湿、导热下行;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经小便而解;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柴胡疏肝引经;全方有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之效,用之得当,疗效确切。更妙在蜈蚣,能通经入络。又祛风镇静止痛,使肝火清,热毒解,疼痛止,带状疱疹故能速愈,并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病久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则宜益气活血,年老体弱患者遗留顽固的神经痛症状,病程持久,疼痛剧烈,甚则彻夜难眠。其缘于正气虚弱,正不胜邪,又因经络阻塞,“不通则痛”,病程迁延所致。多施以益气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之品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疼痛得止。常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以生黄芪为君药,用量60g,取其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益气而能托毒外出,能推动血运,配合当归、川芎、桃仁、赤芍等活血化瘀,酌加全蝎、蜈蚣,能通经入络,又祛风镇静止痛。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湿化热,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治宜利湿清热,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方中:藿香、厚朴解表化湿和中、散结除满;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生薏苡仁渗利湿热而健脾;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川木通、滑石、淡竹叶甘寒淡渗、增强清热利湿之功,诸药合用,清热除湿、止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年龄越大疼痛越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已成为本病最大难题。抑制病毒繁殖及提高细胞免疫是治疗本病的关键。阿昔洛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西药,它能选择性地抑制和灭活DNA多聚酶,阻断DNA合成,有较强的抗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作用,分子镑小,在组织内分布广泛,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已被证明有较好疗效,但对神经痛的改善效果不甚理想,需综合应用其它药物。文献记载,益气养阴、活赢化瘀类中药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之作用,有助于受病神经的修复,防治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发生。辅以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进一步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笔者近几年临床观察表明,应用传统医学辨证论治配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确疗效显著,且在缩短病程、减轻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16-1217
  [2]胡克强,刘复兴,刘复兴治疗带状疱疹经验举要[J]_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1):23
  [3]张思平,赵政龙,刘金丽,等,阿昔洛韦联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3):233
  [4]章毓秀,米德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66例,江苏中医药,2002,23(10):36
  [5]王启才,杨骏,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23-224

推荐访问:辨证论治 带状疱疹 西药 疗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duhougan/2019/0424/9307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