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例亚健康人群的中医症状与成因分析述评】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方法

【www.zhangdahai.com--学生作文作业】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体检中的亚健康的中医症候特点和成因, 以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对症的方药提供依据。方法 :992人均来自禹城市中医院,制订中医症候调查问卷, 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中医症候分布规律。结果:亚健康病位主要涉及心、肝、脾、肾, 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脾虚湿蕴、肝肾两虚、湿热蕴脾、心肾不交。结论:亚健康是多因素形成的结果,中医药调治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健康体检; 亚健康; 中医症候特征;成因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143-02
  
  亚健康状态通常表现为: 疲乏无力、头晕、心情烦躁、忧郁焦虑、胸闷心悸, 失眠健忘, 精神不振,腰背酸痛等。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也早在《内经》中就已提出,症状是中医防病治病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拟从体检中的亚健康人群研究中医症状的特征和辩证分析,使之系统化、标准化,对亚健康状态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所有病例均为2007 年3月~2009 年6 月在禹城市中医院体检的人员。
  1.2 方法:参照相关文献中亚健康状态中医症候特征调查问卷, 结合健康体检客人、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广泛咨询中医专家, 自行制订中医症候标准。由中医师完成访谈调查, 包括中医四诊、症候诊断及健康状态诊断等内容。
  1.3 亚健康纳入及排除标准[1] 纳入标准:符合亚健康状态诊断参考标准;年龄35~55 岁,愿接受调查。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患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等;患非重大疾病但需用药维持者;不愿合作者。亚健康状态诊断参考标准:持续三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但能维持正常工作;无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尽管有明确的具有非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诊断, 但无需用药维持,且与目前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的减退无因果联系。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11.0 for windows 建立数据库, 将原始资料输入数据库并核查后, 对亚健康的症状、体征分布频次采用频数分布分析, 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中医症候分布规律。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共调查998 体检客人, 完成992 份有效问卷, 有效问卷占99.4%, 有效问卷中符合亚健康标准的有645份问卷, 占65.5%。其中男性284人,占44.0 %; 女性361人, 占56.0%。
  2.2 不同症状发生频数见表1。
  
  2.3 中医症候分布情况: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进行聚类分析, 选用系统聚类中的R 型聚类分析法, 进行类间距离用Ward 离差平方和法。可归纳为6 个症候群。见表2。
  
  3 讨论
  
  3.1 病因病机
  3.1.1 情志失调: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极或持久作用,致使脏腑气血功能失常,称为七情内伤。《内经》对于伤及所应之脏又有具体的论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临床尤以心、肝、脾三脏失调多见。目前社会充满着竞争, 每天承受超负荷的工作量透支着体力、精力、情感, 由此产生过度的情绪变化, 如抑郁、恐惧、焦虑、悲伤、愤怒等而异常的情志活动,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症。郁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出现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等证。因为七情内伤发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的形成多为肝气疏泄不及,失于条达所致,而出现目涩、心烦易怒等亚健康症状。所以情志活动与肝气关系很密切,肝气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林佩琴《类证治裁》谓:“凡上升之气,皆从肝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肝失条达易肝气郁结。何梦瑶《医碥》亦言:“诸郁源于肝”。
  3.1.2 思虑过度: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遇事紧张,无事自烦之人,易劳伤心脾,脾气亏虚而体倦、食少;心血暗耗,心失血养;或饮食不节以致耗伤心血,脾气受损所致。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引起疲倦、失眠等亚健康症状。
  3.1.3 饮食劳逸:现代人喜静少动, 超负荷工作, 膳食结构不合理, 饮食劳逸失度等均可直接损伤机体, 影响机体功能。饮食以适量为宜, 过饥则摄食不足, 化源缺乏, 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而衰少; 过饱则超过了人体脾胃的受纳运化能力, 则可导致饮食阴滞, 脾胃损伤; 饮食偏嗜则会造成人体内某些营养成分的过剩或不足, 导致阴阳失调; 饮酒过度则伤脾胃, 湿热内生:都可引发疲倦、头晕等亚建康症状。过逸则气血运行不畅, 全身虚弱; 过劳则损耗机体之气,气血失调。正如《素问•宣明五气论》云: “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脾胃论》云: “饮食不节则胃病, 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脾胃之气既伤……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3.1.4 肝肾不足:为七情内伤,劳伤精血,或房室过度耗损肝肾之阴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藏五脏之精,寓真阴真阳,为气之根;肝主藏血,精血同源。肝肾两虚常出现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疲乏无力,精神烦躁,精力下降等等亚建康症状。正如《类经》云:“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当益壮,皆本于精。”
  3.1.5 体质因素:中医体质学认为,不同体质类型的人,体内阴阳气血盛衰不同,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及发病的可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刺激后,是否形成亚健康状态,形成后能否发病,或是能够自行向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质类型。体质的差异是人体内在脏腑阴阳气血偏颇和机能代谢活动各异的反映。《医门棒喝》曰: “人秉质有偏胜强弱之殊。”而体质的差异决定机体抗邪的正气的强弱, 不利的环境和致病因素破坏人体生理平衡, 造成机体损害和功能障碍的邪气, 邪正相争, 导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 失调未至病证阶段即为亚健康状态。
  3.1.6 四时六气:四时指人类生存的外环境、气象等因素。正常的气候能促进人体的生命活动, 并使人体的生理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形成各种与之相应的生理节律, 健康的人必须“人与天地相应”。人体顺应四时即可安然无恙。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谓之六气, 若出现太过或不及, 非其时而有其气即成六淫。在季节交替之际, 人们会觉得不适应, 异常的气候变化则会引起人体阴阳、气血、脏腑、津液盛衰的变化而出现亚健康状态的症状。《内经》说: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为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者, 万物之始终也, 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
  3.2 本次研究仅是关于亚健康状态征候因素及特征的尝试。结合聚类分析及频数分析,我们认为亚健康病位主要涉及肝、心、脾、肾, 主要证型有心脾两虚、肝郁脾虚、湿热蕴脾、脾虚湿蕴、肝肾阴虚、肝郁化火。症候特征分析目前文献所见[2], 不同学者基于自身对亚健康状态的不同认识, 制订了各自的辨证调治体系,本研究 与有关文献研究的结果相似[3]。
  本研究采用病证结合, 遵守中医临床观察特点,设计症状、体征调查表, 收集亚健康人员四诊资料, 建立信息数据库,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其中医症候特点, 为该病中医症候的分类、病机的探讨和论治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中医药在调治亚健康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大样本的干预治疗, 筛选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或方药, 使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调治系统化,规范化, 疗效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保延, 何丽云, 谢雁鸣, 等. 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症候特征调查问卷的研制[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 10( 9) :23- 28.
  [2] 于嘉,谢雁鸣,等亚健康状态辨证初探[J]. 山东中医杂志,2006,7(7):438-440
  [3] 庞军, 唐宏亮, 杨扬, 等.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型相关文献统计
  
  作者单位:251200 山东省禹城市中医院

推荐访问:述评 亚健康 成因 症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xueshengzuowenzuoye/2019/0311/959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