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锁牙合伴内倾型深覆牙合的正畸治疗] 内倾型深覆牙合 手术

【www.zhangdahai.com--会计个人工作总结】

  [摘要] 目的 探讨后牙锁伴内倾型深覆牙合有效、快速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后牙锁伴内倾型深覆的患者进行模型分析,间隙开辟,根据锁的形成机制相应地设计支抗,利用小平导加垂直交互牵引进行治疗。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26例患者的锁及深覆均得到矫正。解除锁平均时间为3~6个月,前牙咬打开时间为3~5个月。 结论 根据错牙合形成机制,注意颌内支抗,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平导结合固定矫治器能使锁解除、前牙压低及后牙升高、建牙合同步进行而缩短疗程。
  [关键词] 锁;内倾型深覆;颌间交互牵引;平导
  [中图分类号] R783.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0-44-02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Buccal Crossbite with Angle Ⅱ2 Malocclusion
  ZHANG Yanrong LIU Hu ZHANG Dahua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Yanzhou Oral Hospital,ShandongProvince,Yanzhou 272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way of buccal crossbite with Angle Ⅱ2 malocclusion. Methods 26 patients with buccal crossbite were treated by bite-plate and inter-arch mutual elastic after analyzing models and creating space.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es were measured and anasysis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ll buccal crossbites and deepbites were corrected.Treatment time of unlocking buccal crossbites was 3-6 months on average;Treatment time of bite-opening means 3-5months. Conclusion Bite-plate with fixed appliance can intrude anterior teeth,raise posterior teeth,and create bite simultaneously. The period of treatment can be reduced.
  [Key words] Crossbite;Angle Ⅱ2 malocclusion;Inter-arch mutual elastic;Bite-plate
  
  后牙锁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其中正锁在临床上较多见。锁对患者下颌的功能运动和咀嚼运动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后牙无接触,多伴有前牙深覆,为了寻找一种能同时解决这两方面的错方法。本文利用导板结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对其错机制、矫治时机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后牙锁伴内倾型深覆患者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1~6岁,单侧锁18例,双侧锁8例。
  1.2研究方法
  常规装置直丝弓矫治器,先唇向开展上前牙,根据错的形成机制,可将锁分三类:第一类下颌基本正常,上后牙颊侧错位;第二类上颌基本正常,下后牙舌向错位;第三类两种异常兼而有之。根据错形成机制,选择相应的颌内支抗。平导以邻间钩固位,基托可延伸至腭侧。若锁的上后牙位置较正,基托可紧贴错牙舌侧;若颊侧错位,腭侧要缓冲基托。平导的高度可根据错牙覆的深度,可一次加至能解除锁牙齿高度;覆深度太大的需要逐次增加。嘱患者全天戴用(尤其是进食时戴用),仅在清洁时取下。如上后牙颊向错位,下后牙舌向错位,可采取上下锁牙直接交互牵引;如果上或下后牙正常,要注意颌内支抗。锁关系解除后,注意分次调磨面无磨耗的过高牙尖[1]。
  2结果
  锁解除平均为2.8个月,最长5.6个月,最短2.0个月;前牙咬打开平均4.1个月。前牙闭锁矫正,上下前牙明显唇向倾斜,覆正常,磨牙关系中性,Ⅱ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疗程平均为16个月。锁伴前牙深覆病例情况及治疗结果见表1,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见表2。
  3典型病例
  患者,女,12岁。恒牙牙合。 中性牙合,上前牙舌向倾斜,Ⅲ度深覆牙合。正锁牙合。面部外形显示:面下1/3短,颏唇沟较明显。诊断:①安氏Ⅱ2错牙合;②正锁牙合。矫治经过:常规装置直丝弓矫治器,先唇向开展上前牙,使上前牙唇倾至足够粘贴下颌托槽。上颌戴平面导板,解除锁牙合关系,舌侧粘托槽,行垂直交互牵引。注意增加上后牙支抗,全上颌牙列连续稳固的结扎为一整体,上颌用0.018×0.025英寸方丝,2.4个月后锁牙合纠正,调磨未曾有过生理磨耗的锁牙合牙的过高牙尖。3.3个月后咬牙合打开,去平导。治疗结束后,覆牙合覆盖正常,侧面形改善。
  4讨论
  4.1安氏Ⅱ2错牙合病因分析
  内倾型深覆牙合垂直向上前牙牙槽生长过度,上下中切牙角过大,上下前牙,特别是上切牙舌倾,使上下切牙间缺乏有效的轴向压力,造成上下切牙,特别是上切牙过分萌长形成深覆牙合。矢状向上舌倾的上前牙限制了下牙槽的向前生长,下颌的长度比正常略短。患者下颌颏部向前生长的潜力可能推动上前齿槽向前突的方向继续发展,加重畸形的发展[2]。
  4.2闭锁性深覆牙合对颞颌关节和牙周系统的危害
  深覆牙合与TMD的关系已经为多数学者所认同。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是可造成下颌功能运动障碍的错牙合畸形之一[3]。闭锁性深覆牙合多出现绞链型牙合,这种牙合型对前牙形成较大的水平向分力,对其支持组织有创伤作用,通过神经反馈调节,改变肌肉活动类型。颞肌后束收缩增强,下颌后移以避让前牙创伤性接触,髁突后退增加了关节的负荷;牙合创伤导致上切牙舌侧及过分舌倾的下切牙唇侧的龈退缩,如合并菌斑感染则可引起牙周炎,而牙合因素可能会加重牙周病在菌斑作用下的破坏作用。牙列不齐时移位切牙缺少咀嚼的有效刺激,时间久了易导致牙槽骨的吸收,牙周膜面积减少。后牙锁牙合影响侧方运动和咀嚼功能;有报道,锁牙合牙还能引起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如果是单侧多数后牙的锁牙合,有时还会引起下颌的偏斜。
  4.3矫治时机的选择
  由于内倾型深覆牙合在早期即会抑制下颌骨的矢状方向的发育,干扰下颌的功能运动,引发前方及侧方牙合障碍而影响咀嚼功能以及导致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故应及时治疗。早期矫正能使患者在正常牙合力作用下正常发育;且可防止下颌偏斜。早期矫正也易成功,因口颌系统软组织及牙弓内收肌张力更易适应早期改正了的牙弓形态。咬牙合的打开使下颌根尖基骨及下前牙向前发育得到解放[4]。上颌平面导板的运用,下前牙咬在平面导板上时,使后牙分离增高了颌间距离将咀嚼肌收缩的力集中于下前牙区,抑制下前牙萌出、促进了上下后牙区齿槽骨的生长。有利于上下后牙槽高度的生长以及下颌的正常发育,从而改善了颌面部的垂直高度和矢状关系。平导结合固定矫治器在打开锁牙合的同时,也压低了前牙,使锁牙合、深覆牙合的纠正、建牙合同步进行,缩短了疗程。
  4.4戴用上颌小平导的注意事项
  ①该方法对高角型病例慎用或避免使用;②为避免下前牙唇倾,应使小平导平面与下切牙垂直,并使小平导与下切牙切缘均匀接触;③为达到快速打开咬牙合的目的,应嘱患者24h戴用,直至咬牙合打开;④每次加高导板厚度,最好控制在0.5~l.0mm,以避免加高导板过度影响咀嚼功能及预防颢颌关节紊乱;⑤小平导去除后,仍应在下颌用反摇椅弓巩固效果;⑥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清理上颌小导板,防止根颈部龋病的发生。
  4.5锁牙合的主要治疗目标
  提供协调的牙弓、平衡的咬牙合和颞下颌关节功能。须根据错牙合形成机制相应地设计特殊支抗,才能使错牙合侧得到矫正,而不引起正常侧的变化,合理的支抗设计非常重要。Bjork认为:上下切牙角每增加5°,覆牙合增加2mm;Bannett认为:上下切牙角达125°才能维持矫治后的稳定[5]。研究发现,上/下后牙升高lmm,前牙的覆牙合可减小1.5~2.5mm。
  4.6临床矫治时的主意事项
  临床矫治时应注意上切牙牙根转矩的控制,避免过度唇向开展,否则A点会前移,加重Ⅱ类面骨型,不利于治疗效果。下颌B点也发生了一定的后移和升高,其原因是由于下切牙的顺时针旋转导致根尖点的升高和后移,由此引起根尖基骨的后移。B点这种变化是不利于Ⅱ类骨面型的。所以,矫治过程中,也应对下颌前牙进行转矩控制,使牙根唇向移动,防止下前牙过度的唇倾而B点发生后移。根据锁矫治时的不同类型在不同的牙位上将托槽或颊管进行反向应用,进行上、下颌间牙齿的交互牵引,交互牵引和直丝弓技术联合矫治后牙正锁有其优越性。由于托槽产生的转距力较大,则所需橡皮圈牵引力较小,可使用半径较大的橡皮圈,这样患者的开口度较大,患者不适感减轻。
  
  [参考文献]
  [1] 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7.
  [2] 林久祥. 前牙深覆牙合的因子分析及其意义[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1,26:73.
  [3] 范春香,吴丽萍.安氏Ⅱ类2分类上切牙内倾的相关因素研究[J]. 口腔医学,2008,4:208-209.
  [4] 饶晓俊. 安氏Ⅱ2错牙合的早期矫治[J]. 口腔医学研究,2003,5:429.
  [5] 曾金玲. 前牙深覆牙合的形成机制及其临床意义[J]. 口腔正畸学,1998,3:135-136.
  (收稿日期:2011-04-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内倾 后牙 治疗 正畸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huijigerengongzuozongjie/2019/0423/9029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