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8例临床分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www.zhangdahai.com--销售个人工作总结】

  [摘要] 目的:探讨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初诊收治的128例病人临床转归规律。方法:分析128例病人的病史、体征、CT及MRI的表现。结果:全部病例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平均年龄≥58岁,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CT有35例显示大脑半球腔隙梗死,5例脑干梗死,行MRI检查者中23例示脑干梗死,67%在24 h内缓解,97%在72 h缓解。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病急,经扩血管等治疗缓解快,发作持续1 h以上者常伴脑干梗死。
  [关键词] 眩晕;脑干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中图分类号] R743.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8)12(a)-102-0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神经科常见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其发病突然、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头昏、眩晕伴恶心呕吐,每次发作在10~30 min,经治疗能较快好转,可反复发作,部分病人伴有复视、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较少有肢体运动障碍,本组128例病人基本符合以上表现,分析其临床特点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128例,男72例,女56例,年龄42~75岁,平均58.6岁。60岁以下43例占33.6%,60岁以上85例占66.4%。有高血压病史86例,发病时血压升高者72例,血压偏低者5例(100~90/60~50 mmHg),有颈椎病史55例,糖尿病史42例,冠心病史45例。
  1.2 临床表现
  发作性头昏、眩晕128例,伴恶心呕吐者102例,每天发作1次者57例,发作2~3次者52例,发作4~5次19例。每次发作10~30 min者89例,发作1次超过1 h者39例,发作后不愿睁眼、头昏欲睡,出现一过性复视者21例,一过性行走不稳45例,23例发作时一侧上下肢无力,部分病人伴耳鸣出汗、视野缺损。入院查体时绝大部分病人症状减轻,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128例均行颅脑CT检查,有35例发现大脑半球有腔隙性梗死占27.3%,脑干梗死5例约占4.0%,对病情重或反复发作者71例行头颅MRI检查有23例发现有脑干梗死约占18.0%。EKG72例示心肌供血不足,12例有偶发室性早搏。血脂升高81例,血糖升高32例。
  
  2结果
  
  所有病人入院后给予扩容、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凝集、调节血压、抗眩晕、止吐等治疗,67%的病例在24 h内缓解,24%的病例在24~48 h缓解,6%的病例在48~72 h缓解,未遗留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较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很多眩晕特别是老年和老年前期眩晕与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关系密切[1],其主要病因多数由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微栓子形成及一过性低血压或心律失常有关[2],可伴有全身其他因素,如高血压、颈椎病、低血压、糖尿病、劳累、失眠等,故对老年人及部分40岁以上伴有上述诱发因素的病人,当具有眩晕、恶心呕吐、站立不稳等症状时应考虑本病。从事某些职业的病人,如微机操作员、绘图员、司机、会计员、教师等易患本病。本组病人的主要诱因是血压突然升高,占66.4%,低血压者占3.9%,伴颈椎病者占40.6%。因发作突然,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入院时症状大部分病例已减轻,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入院时行CT检查发现责任病灶者3.9%,但对多次发作或每次持续时间≥1 h者查颅脑MRI显示,17.2%的病人有腔隙性脑干梗死,提示MRI优于CT对幕下脑部病变的检出,特别是缺血性坏死灶。有作者认为如果眩晕每日反复发作≥5次或每次持续≥1 h者,要高度怀疑脑干梗死的形成,有条件应极早行头颅MRI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3],未经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1/3发展成脑梗死,1/3可反复发作,另1/3可自行缓解[4]。治疗主要采取抗凝治疗、扩血管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特别对于反复发作者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研究认为,在各种缺血卒中高危患者中,抗血小板治疗均能够降低严重血管事件的风险[5,6]。钙离子拮抗剂可缓解症状和用于预防发作,本组经治疗67%的病例在24 h内发作完全缓解,97%的病例在72 h内完全缓解。说明该病经早期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李学佩,谢汝萍.老年和老年前期眩晕[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0,22(3)∶215.
  [2]LEWIS,PR.MERRITT’S.神经病学[M].第10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217.
  [3]武剑,陈书阁,丁岩.单纯性发作性眩晕性脑干梗死30例临床和MRI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9(2)∶116.
  [4]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
  [5]刘春风.缺血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J].中华脑血管病论坛,2005,3(3)∶243.
  [6]陈吉香,丁原森,韩安芹.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159.
  (收稿日期:2008-11-17)

推荐访问:基底 动脉 临床 供血不足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xiaoshougerengongzuozongjie/2019/0415/7761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