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心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www.zhangdahai.com--开题报告】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8-2767-01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的直肠和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已知的病因有免疫、感染、遗传及精神因素。笔者自2004年开始研究UC的治疗,经临床观察约80%的UC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临床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都具有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易怒、对外界刺激情绪反应强烈而难以平复的个性特点[3],该病早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经典的心身疾病。近4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心理干预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住院病人。按照诊断标准[1] :(1)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和黏液血便、腹痛,伴或不伴不同程度全身症状者。(2)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肠炎及Crohn病、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3)肠镜检查发现UC特征性病变:①黏膜上有多发性浅表溃疡,其大小及形态不一,散在分布,亦可融合,附有脓血性分泌物,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②黏膜粗糙呈顺粒状,黏膜血管模糊、质地脆易出血,可附有脓性分泌物、假息肉形成。(4)黏膜活检:炎性反应可有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具备以上(1)、(2)、(4)及(3)条中至少一项即可诊断为UC。临床表现63例病人依据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匹配的原则,分别选入药物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38±6.9)岁;平均病程6.8年。心理干预合药物治疗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39±7.8)岁;平均病程6.2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变程度上无显著差异(P>0.5)。两组性格特征:焦虑、敏感、固执、紧张、严谨负性生活事件或突发事件后发病或复发者。
  1.2 方法:本组63例均进行了两年随访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2例,其中男16例,女16例,治疗组31例,其中男16例,女15例。对照组治疗方法:充分休息,用无刺激饮食,急性期口服泼尼松60 mg/d,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口服柳氮磺吡啶,服用方法:4 g/d,分4次口服,用药4周后,改为维持量2 g/d,维持1~2年、平均为1.4年。治疗组除给予对照组同样的治疗外+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1)建立心理干预基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病人热忱、诚挚、关心、体贴,除了解病情外,同时了解病人家庭,亲友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2)认知干预:以相关医学知识为基础及良好的病例为样本,讲授UC的知识,认真解答病人对本病提出的疑问,消除对UC难愈的恐惧和忧虑,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3)情绪干预:以心身医学的观点给病人讲解情绪与该病的关系,使病人了解不良的情绪在该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在临床症状改善的实际效果中,让病人体会到满足和快乐,使病人以愉快的情绪、松弛的心境、良好的感觉来伴随自己。(4)行为干预:向病人说明不良生活习惯对该病的显著负性作用。尤其是饮食的调适对该病的影响,重度急性活动期病人禁食高脂肪、高纤维素饮食,UC病人常年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根据病情好转逐渐增添饮食。防寒保暖,鼓励参加一些娱乐活动。(5)家庭、社会网络干预:家庭亲属及有关朋友的参与对该病的治疗十分重要,让他们对该病与心理治疗的方法有所了解,协助参与认知、情绪、行为干预治疗过程和治疗监控,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
  1.3 疗效判定随访观察2年,2年后病人无任何症状及体征,大便常规正常,肠镜检查肠黏膜恢复正常者为痊愈;2年之后患者腹痛、腹泻明显好转,大便常规红细胞较发病时明显减少,肠镜检查肠黏膜明显好转、恢复者为有效;症状、体症、大便常规未见好转,肠镜检查与初检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者为无效。
  
  2 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对照组有效率(70.97%)明显低于治疗组有效率(84.37%),均P

推荐访问:溃疡性 心理治疗 疗效 结肠炎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kaitibaogao/2019/0302/95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