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例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www.zhangdahai.com--方案模板格式】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25―0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发生在结、直肠部位的炎性疾病,其病程迁延,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31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男28例,女34例;年龄16~76岁,平均51岁;病程1月~20年。乙状结肠镜见肠粘膜充血水肿13例,血管纹理模糊不清11例,黏膜糜烂4例,点状出血10例,炎性增生2例。其中伴有贫血8例,低蛋白血症5例,关节炎6例,眼损害2例,肾脏病变1例。将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
  
  1.2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0年在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会议制定的本病的最新诊断标准确诊,结肠镜见:肠粘膜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糜烂溃疡。慢性病变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黏膜等。钡剂灌肠检查:黏膜粗乱及(或)颗粒样改变;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1)口服中药:白术10g,白芍15g,陈皮6g,防风10g,柴胡10g,薏苡仁30g,金银花12g、焦山楂10g,黄连15g,桃仁10g,炒麦芽30g,甘草6g,赤石脂15g,水煎服。若湿重加苍术、茯苓、泽泻;里急后重加木香、槟榔;气滞血瘀加丹皮、丹参;久泻不止加乌梅、石榴皮。每日2次,每日1剂,连服14天为1个疗程。(2)灌肠:药用白头翁20g,青黛6g,白及15g,吴茱萸15g,丹参20g,黄柏20g,五倍子10g,水煎至400mL,过滤后每次120mL,最多不超过150mL,重症患者加锡类散保留灌肠,药液在肠内存留6h以上,每日2次。14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同时口服美沙拉秦3~4g/天,3次/天。重症静滴甲强龙40mg/天,7天后改为口服氢化可的松5mg,3次/天。
  
  2.2对照组 单纯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4~6g/天,口服,4次/天。
  2组同时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纠正贫血、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支持疗法。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17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完全缓解11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4%。
  
  4、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其症状轻重不一,容易反复发作、经久难愈。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以轻、中度患者多见。关于本病的发病机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以遗传因素,感染和环境因素通过启动肠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统,使肠粘膜对抗原呈高敏反应。免疫调节功能紊乱,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最终导致肠粘膜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
  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并无“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病名,由于其临床表现不一,而对本病病名存在多种提法,如“泄泻、腹泻、便血、肠风、痢疾、休息痢、滞下、脏毒、肠游”等,在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病名定义中,本病的中医病名是“大瘕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指出本病关键是脾胃功能障碍,脾虚湿盛是本病的重要因素。其病因病机包括感受外邪、劳倦内伤或饮食不慎、情志失调、脾肾阳虚等方面。本病发生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感受外邪等导致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气滞血瘀,肠膜及脉络受损,湿热内蕴,与气血搏结,化为脓血。痰浊内生则便中夹带粘液,久病则气损及阳、脾。肾阳虚、寒热错杂,反复发作。发病早期与脾胃、肠有关,后期涉及肾。因此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虚,以湿热蕴结、瘀血阻滞、痰湿停滞为标实的本虚标实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重庆会议上将本病分为大肠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和血瘀肠络证。笔者认为本病初起以湿热证为主,而中期多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候,病久则多为正虚。另外,临床可根据结肠镜下粘膜情况,并结合症状分型,即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如结肠镜下见肠粘膜红肿、糜烂,辨证多为湿热内蕴型;如镜下见粘膜苍白水肿,多为脾胃虚弱型。笔者根据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寒热兼治的原则,口服药以痛泻要方为主药,按照患者具体情况或疾病的不同阶段随症加减,灵活应用,通过机体内部的整体调节而治疗全身病变或局部溃疡;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可避免上消化道酸碱度和酶对药物的影响,保持药物性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促进溃疡愈合。另外配合西药标本兼治,本疗法中西医结合,起效快,副作用少,特别是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比单用一种方法治疗疗程明显缩短。拓展了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进一步手术治疗的风险。

推荐访问:溃疡性 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fanganmobangeshi/2019/0423/9079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