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图_关元\足三里的文献研究

【www.zhangdahai.com--学校工作计划】

  【关键词】:关元;足三里;穴名释义;作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R2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015-3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确切的疗效、独特的治疗方式至今仍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临床中,作为针灸的最小治疗单位――穴位,其正确的选取与应用是针灸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之一。针灸的这种以辨证论治为基础,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进而对机体整体进行调节的优势正在逐步被认同,但对针灸机理的阐释仍停留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在现代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对针灸防病治病的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仍是必要的。
  关元、足三里两穴位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穴位,并且在渊源、穴名释义、经络联系、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如何从古文献中总结出作用特点及差异,并对穴位进行现代科学的认识,并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进行多途径、多水平、多层次的研究,乃至对其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下的整体调控途径进行研究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对于科学认识针灸以及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关元
  
  关元穴在腹下部,脐下三等分寸,即脐与曲骨穴连线的五分之上三与下二之交点处(曲骨上二寸),即《灵枢经・寒热病》所谓的“脐下三寸”。关元穴,为小肠募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别名“下纪”(《素问・气穴论》)、“三结交”(《灵枢・寒热病》)、“次门”(《甲乙经》)、“丹田”、“大中极”(《针灸资生经》)等。现从穴名释义、归经与穴性、主治病症、针灸方法及医家经验的角度来阐述关元穴的功能。
  1.1穴名释义
  关元穴,在《内经》中有“下纪”、“三结交”之称,并且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中就有“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下纪者,关元也”;《会元针灸学》中,“关元者,膀胱下口之关窍,关乎元气。《内经》曰:‘卫气出于下焦’而行于表,元阴元阳之交关,故名关元”;《医经理解》认为关元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经穴释义汇解》进一步发展,并认为是“元阴元阳交关之处,穴属元气之关隘,故名关元”。由以上诸家对关元的穴名解可以看出,关元穴与元气关系最为密切。元气为温煦五脏六腑,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而关元穴为真元之根、元气之关隘。此外,黑龙江省名老中医高式国有独到的见解,他在《针灸穴名解》中称此穴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为养生家聚气凝神之所,亦即老子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此处为下玄关,古时‘玄’与‘元’通,颠倒读之,即关玄。古人多于此等穴位守秘,故意颠倒其词,隐玄关而称关元……按元字之义,本也,原也,端也,至大也,至使也。《易经》曰乾元,指乾之全体;坤元,指坤之全体。关者,门也,又出入之孔道也。唐容川谓关元为元阴、元交关之所,即先天之气海也”。《老子》讲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高老据此联系到人体养生的部位认为这就是关元穴了,人体的元气赖由此处而出。
  1.2归经与穴性
  关元穴在脐下三寸,为小肠募穴,足三阴、任脉之会,与众经脉关系密切。《甲乙经》记载关元穴是“足三阴经、任脉之会”;《类经图翼》载此穴为“足三阴、阳明、任脉之会”;任脉、冲脉和督脉,“一源而三歧也”;《类经》九卷注:“按此自少腹直上者,皆任脉之道,而本节列为督脉;《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记载到:“小肠之募,募结通阴之募,因此泻心火能利水,小肠与心表里相通,肾与心包络相交,小肠名赤肠,属阳所化之阴而结关元,使心肾相交也,足三阴任脉之会。”因此,关元穴与任脉、足三阴经(肝、脾、肾三经)、足阳明胃经、冲脉以及督脉等联系密切,可谓一穴集聚多经之功能,穴属阴中之阳,为生命之所系,一身元气之所在,功能培肾固本,补益精血,调理冲任,是古今保健强壮的要穴,为历代针灸医家所推崇。《难经集注》杨玄操注:“齐下肾间动气者,丹田也。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
  1.3主治病症
  关元为三焦之气所生处,为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之要穴。为临床常用之穴。在《内经》中,关元穴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病症,如《灵枢・寒热病》:“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怠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下三结交”;对关元穴的主治病症有详尽论述的当属《针灸甲乙经》,谓其能治疗:“奔豚寒气入小腹,时欲呕,伤中溺血,小便数,背脐痛引阴,腹中窘急欲凑,后泄不止”等症。《千金方》中用于“主断续产道冷、石淋、脐下三十六疾、不得小便、久痢、贲豚、霍乱、癫病等”;《扁鹊心书・住世之法》认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宋以后对其主治病症有所发展,治疗病种范围有所扩大,但都没有超出《甲乙经》、《外台》所主之旨意。如《太平圣惠方》中新增:“尿色如血;脐下结血,状如覆杯;妇人带下,因产恶露不止;卒疝,小腹痛;积冷虚乏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新增:“瘕聚,月脉断绝,下经冷”;《针方六集》中新增:“夜梦鬼交,妇人结血,经事不来,赤白带下,崩漏不止”;《循经考穴编》中新增:“伤寒阴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新增:“诸虚肾积,老人泄泻”;《针灸大成》中新增脉漏下血。到清代,《景岳全书》对关元穴的治疗作用有非常完整的概括:“主治积冷,诸虚百损,脐下绞痛渐入阴中,冷气入腹,少腹奔豚,夜梦遗精,白浊,五淋,七疝,溲血,小便赤涩,遗沥,转胞不得溺,妇人带下瘕聚,或血冷,月经断绝,一云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孕妇不可针,针之落胎……治阴证伤寒及小便多,妇人赤白带下,俱当灸此。”清代以后,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以及中西医科学结合的发展,关元穴的治疗作用进一步被发掘,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病名,其中大部分以现代医学疾病名称为主。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关元穴可调整肝脾肾三条阴经,有健脾补虚、养肝疏泄、补肾益精固本、调气回阳的作用,并以调经通下焦为先,主治泌尿、生殖、消化、肝胆、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此外,由于关元穴为真元之根,有培补元气之功。元气又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具有良好的延年保健作用,《金针王乐亭》中所记载的《保卫老年健康歌》:“年过七十保健康,穴取关元功最强;夏秋交时灸五百,不但无病寿能长。”就说明了这一点。
  1.4作用特点
  关元穴在脐下三等分寸,居丹田,内应胞宫精室,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关元穴为小肠募穴,足三阴经(肝、脾、肾三经)、足阳明胃经、冲脉以及督脉等联系密切,可谓一穴集聚多经之功能,穴属阴中之阳,为生命之所系,一身元气之所在,功能培肾固本,补益精血,调理冲任,是古今保健强壮的要穴,为历代针灸医家所推崇。
  关元穴的治疗特点有:
  ①关元穴居丹田,为人生先天之根本,凡属元气不足所致者,均可以关元穴进行治疗。
  ②凡病属中风,中暑脱证等危重之、根据“局部取穴”的原则,可用于小肠病变、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
  ③根据“局部取穴”的原则,可用于小肠病变、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
  ④关元穴位于任脉,为阴中之阳,能补益一身先天之本,继而培肾固本,补益精血,调理冲任,故在临床中可作为保健要穴。
  
  2足三里
  
  足三里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在其中被称为“下陵”、“三里”,在《圣济总录》始名足三里。足三里的别名还有鬼邪(《备急千金要方》)、下三里(《针灸学》)。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为足阳明脉气所入,合(土)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作为一个传统的保健要穴,足三里穴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现从穴名释义、归经与穴性、主治病症、针灸方法及医家经验的角度来阐述足三里穴的功能。
  2.1穴名释义
  足三里原名“下陵三里”,意指“人膝如陵,陵下三寸,一寸为一里”。《灵枢九针十二原》:“阳有阴疾者,取之下陵三里”。犹言陵下三里处也。《太素》注:杨上善谓:‘一寸一里也,’以此地位而论,言其体也。《针灸穴名解》中认为本穴名解有二。《内经》:‘天枢以上,天气主之;天枢以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本穴统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诸症,是以谓之‘三里’。《内经海论篇》:‘胃者水谷之海,其输在气街,下至三里。’以此类推之,气街以下,至于三里,统为胃之俞穴。华元化谓:三里主治五痨、羸瘦、亡阳、虚乏、胸瘀血、乳痈等症。秦承祖谓:诸症皆治,但以治胃为主。观此显示本穴功能,不及形于腹部,而兼治全身上中下也。可与手三里互参。《会元针灸学》认为“三里者,逐邪于四末,出三里之外,因其经从头至胸一变,至脐又一变,至三里而转下与太阴少阳邻里相通,所以针阳陵泉,而运胆汁入胃,补三里而能健脾,泻三里而能平肝,降逆通畅,穴在膝盖边际下三寸,故名三里”。
  2.2归经与穴性
  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行骨外大筋内筋骨之间陷者宛宛中,属于足阳明胃经,为足阳明脉气所入,为合穴。足阳明经根于历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灵枢根结》)
  2.3主治病症
  足三里穴始载于《内经》,仅在《灵枢经》中有关其主治运用的记载即达15处之多。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其功效逐渐丰富,历代对其主治记载日广,因为足三里为三焦之气所生处,为补益元气、调和气血,补虚强壮之要穴,《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认为“此穴治病万端,有白术之强,有桂附之热,有参茸之功,有硝黄之力”。根据实际应用分析,除具有上述之功外,尚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镇静醒神、强精健脑、温中升阳、理气止痛之效。足三里能够防治很多疾病,可以说,从头顶到足底都属足三里穴的主治范围。在《内经》中,从治疗作用看,足三里穴的治疗作用不外“扶助中阳”和“健胃和中”两大方面,包括:回阳救逆、宜痹胜湿、化湿消肿和降逆止呕、升清降浊、调理气机、调和营卫、平调阴阳等;名医华佗说它能治疗五劳赢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等病症;《针灸甲乙经》记载它能治喉痹不能言、五脏六腑之胀、水肿等病症;《席弘赋》记载它能治疗耳鸣、腰酸、脚痛、膝肿等;南北朝时的刘宋医家秦承祖则认为足三里“诸病皆治”!此外,古代的许多针灸歌诀也很好的说明了足三里穴的广泛作用。如《四总穴歌》用“肚腹三里留”高度地概括了其调理脾胃、宽肠消滞、清热化湿、降逆利气、善治脘腹疾病的作用,故称人身四大要穴之一;同时其作为“回阳九针穴”之一,常用于晕厥、阳虚欲脱、中风口噤等临床危急病症的救治。金代著名针灸家马丹阳,在其《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对足三里的部位及功用作了精辟的概括:“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胫酸。伤寒羸瘦损,气蛊疾诸般”。
  现代足三里穴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此外也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疾病的治疗(《针灸学简编》)。除此之外,灸足三里还可扶正培元,使元气长延不衰,常常作为保健要穴用于未病先防。
  2.4作用特点
  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为足阳明脉气所入,为合穴,《会元针灸学》认为“三里者,逐邪于四末,出三里之外,因其经从头至胸一变,至脐又一变,至三里而转下与太阴少阳邻里相通,所以针阳陵泉,而运胆汁入胃,补三里而能健脾,泻三里而能平肝,降逆通畅,穴在膝盖边际下三寸,故名三里”。足三里穴治病万端,有白术之强,有桂附之热,有参茸之功,有硝黄之力。此穴除具有上述之功外,尚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镇静醒神、强精健脑、温中升阳、理气止痛之效。足三里能够防治很多疾病,可以说,从头顶到足底都属足三里穴的主治范围。
  足三里穴位的治疗特点有:
  ①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五腧穴的合穴,为胃的下合穴,“合治内腑”,故为治疗的常用穴为之一,凡腹部消化系统疾患均可在足三里穴行治疗。此外,脾胃为后天之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病、虚劳赢瘦、诸虚不足等,凡属后天之本不足者,皆以本穴为主穴之一。
  ②足三里穴还是治疗四肢疾病的重要穴位。《内经》说:“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明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故“治痿独取阳明”。
  ③如有脾胃气虚,运化失权,痰湿内停,后天之本不足所致诸多神志疾病;或由先天失于后天濡养,致肾精亏虚所致生殖、泌尿系统病症皆可选用本穴以治其本。临床当可急选本穴用重灸之法以回阳救逆。
  ④足三里穴为胃经合穴,土中之土也,且为三焦之气所生处,故为强壮要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即指常灸该穴有保健作用,其保健作用是通过对后天之本的补养作用所实现。

推荐访问:三里 文献 研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xuexiaogongzuojihua/2019/0331/4781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